中国的“比尔·盖茨”

 
中国的“比尔·盖茨”
2016-12-30 10:49:12 /故事大全

在别人眼中晦涩难懂的公式和术语,在赵柏闻的眼中却生动无比

文学界有韩寒,科学界有柏闻。只有19岁的赵柏闻,高中“肄业”就已经是深圳华大基因研究院“人类认知能力的基因组学分析”科研项目的团队带头人。

1992年,赵柏闻出生在北京,在他身上有着典型的90后孩子的特征,青春洋溢,特立独行。可能是由于生长在首都,他的骨子里还透着一股气息浓重的大城市潮范儿。

赵柏闻的家庭条件优越,父母都是知识分子,自小就为他精心营造了一个良好的学习和成长的氛围。不仅如此,母亲还为他买了一架钢琴,希望他有特长。平日里,他上课放学都和其他的同学没有什么不同。,在这样的环境中,赵柏闻快乐地成长着,不仅成绩优异,而且培养了广泛的爱好。

就这样,在按部就班地读完小学以后,赵柏闻顺利地考入人大附中,这时的他还没有意识到,一个改变他命运的契机已经悄然地来到了身边,不仅唤醒他身体中特有的潜能,而且彻底地改变了他的人生轨迹。

初二那一年,赵柏闻和父亲一起去拜访中国农科院的老朋友。大人们的谈话并没有让小柏闻感到无聊,当他听到基因测序时,更是显露出了浓厚的兴趣,听得入了神。父亲的这位朋友正是基因测序的专家,看到小柏闻发自内心地喜欢,便和他聊了起来。

两个人有问有答,聊得非常投机,后来那位专家又送给赵柏闻几本关于基因测序方面的书,说能帮他深入地了解这方面的知识。

收到书以后,赵柏闻欣喜万分,书中那些在别人眼中晦涩难懂的公式和术语,在赵柏闻的眼中却生动无比,一个个基因图谱仿佛就清晰地呈现在眼前。

从此,他开始了自学之路。

这条路对于资质平平的人来说,困难重重,但对一个天才少年来讲,却是坦途一片。很快,他就学完了基因测序方面的课程,读完了这些书,他就跃跃欲试地想去实践。

初三暑假起,赵柏闻开始在中国农科院的一家研究所实习。在两年多时间里,他在老师的指导下做了很多分子植物学实验,并有机会参与了国际黄瓜基因组测序计划,并作为作者之一在国际知名科学期刊《,自然遗传学》上发表了研究论文。

高一时,因为一个偶然的机会,赵柏闻得知华大基因在做基因测序,便请求农科院的导师介绍自己到华大基因实习。

1999年,为承担人类基因组计划的中国部分,华大基因研究中心正式成立。

在短短十几年间,华大基因研究中心先后完成了国际人类基因组计划“中国部分”(1%,承担其中绝大部分工作)、国际人类单体型图计划(10%)、水稻基因组计划、家蚕基因组计划、家鸡基因组计划、抗SARS研究、“炎黄一号”、大熊猫等多项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基因组科研工作,奠定了中国基因组科学在国际上的领先地位。同时,建立了大规模测序、生物信息、克隆、健康、农业基因组等技术平台。

从SARS病毒的破译、印度洋海啸遇难人员的DNA鉴定,到甲型HIN1流感病毒和欧洲大肠杆菌疫情,华大基因都自发地冲在第一线,为中国科学界赢得了无数的尊重和荣誉。

到2011年底,华大基因的科研成果8次入选“国内十大科技新闻”,在《科学》和《自然》等系列杂志上发表论文共计130篇,已经成为生命科学领域中国崛起的代表之一,为世界所瞩目。

同年,国家发改委同意依托华大基因研究院组建“国家基因库”,成为继美国、日本和欧洲之后的全球第四个国家级基因库。

作为一家科研机构,华大基因在中国乃至国际上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力。

事实上,深圳华大基因研究院本身就是一个很“特别”的地方。华大基因的用人原则是“英雄不问出处”,不论资排辈,不重“三唯”(即唯职称、唯学历、唯论文),而是看重研究人员的能力。

在科研人员中,有一批优秀的肄业生,其中包括本科学了半年就跑过去的,而且还有北京大学的学生。在深圳华大基因研究院看来,能力比学历更重要。

其中,华大基因科学内圈负责人李英睿就是一个典型的代表。19岁时,他在北大就读三年级,当时退学加入华大,24岁就率领800人的研究团队,迄今已在《自然》系列和《科学》上发表论文16篇。

华大基因通过实战选拔人才,一些优秀的人才便经历重大科研项目后脱颖而出。

李英睿本打算用千人基因组项目遇到的难题打发赵柏闻,不料赵柏闻一个下午就搞定了

高二的暑假,赵柏闻的愿望实现了,他被基因专家推荐去深圳华大基因研究院实习。刚来到一个陌生环境的赵柏闻满脑子都是新鲜感,希望能够结识更多的专家,期待着在工作中能有所成就。

在华大基因,用于科学研究的地方被称为“特种兵团”,这里聚集了一批“天才”和“牛人”。刚进入华大实习时,赵柏闻就向院长提出,想去更新鲜的部门看看。于是,他被分派到了“特种兵团”。而到了“特种兵团”后,他并没有受到项目负责人的特别重视。

第一天,赵柏闻和导师见面,介绍了自己的实习经历。讲完后,导师先给了他一篇关于水稻的论文,接着又给了他几本书让他学编程。很快,赵柏闻就掌握了编程,并做完了教材中的大部分题目。接着,没有事情做了,赵柏闻只好找到院长汪建,主动要活儿干。

汪建对这个还不满18岁的小男孩有所了解,不过,高中生搞研究工作,实在有点放心不下。于是,汪建想到了和赵柏闻有相似经历的李英睿,就把他介绍给李英睿认识。

李英睿是华大基因的一个“神奇人物”,这名北大生命科学院的才子,曾旷课到华大“打黑工”,不要工钱只干活,后来被华大基因录用,现在已是华大基因首席科学家。

不久,赵柏闻就见到了李英睿。他随手写了一道数学加编程的题目,让赵柏闻自己去解。赵柏闻看了题目以后,用一个下午的时间打草稿,连晚饭也没来得及吃,晚上7时开始编程,之后改了四五遍,凌晨的时候完成了全部题解。

这时,李英睿刚吃完宵夜回来工作,赵柏闻把答案递给了他。看完以后,李英睿当场震惊,这道题可是他们千人基因组项目所遇到的难题啊!

后来,赵柏闻才知道,李英睿本来想用这道题打发自己一下,甚至让他的实习期“耗”在上面,没料到赵柏闻一个下午就搞定了。

汪建院长很快就听说了这件事,感叹他惊人的天赋,并称他是中国的“比尔,盖茨”。

赵柏闻的才华,也深得李英睿的赞赏,他开始劝说赵柏闻留在华大基因。尽管家里条件不错,但赵柏闻自小就希望能够自力更生,自己赚钱,觉得花父母的钱很羞耻,而且他也早就厌倦了国内的教育模式。想到这些,赵柏闻心动了。

但这毕竟是一件大事,能不能过父母这一关,赵柏闻心里也没有底。他小心翼翼地打了电话,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了父母。

闻听儿子要退学,赵柏闻父母大惊之下,立刻结束了草原之行,连夜奔到深圳。

为了说服家人,赵柏闻早想好了一套“劝降”的说辞。他告诉父母,若自己按部就班地上学或出国,5年后将成为一名普通大学毕业生;但如果退学进入华大,5年后就会学到更多东西,积累更多经验。

赵柏闻的父母是开明的,他们知道儿子的才华和实力,但是今天放弃了学业,就等于离主流社会远了一步,将来很有可能融不到同龄人的圈子里面去。这就不仅是事业和前途方面的事情了,而是关系到心理能否健康的问题。他们一时也做不了决定,于是告诉赵柏闻要先继续学业,给他们时间考虑一下。

转眼间,赵柏闻升入了高三,周围的同学都在紧张地准备着高考,他却在想着自己的基因测序。

一天,赵柏闻又和父母谈到了退学的事情,父母见再拖下去也不是办法,于是就想到了人大附中的校长刘彭芝,希望刘校长能给一些建议。

约好见面的时间以后,赵柏闻在父母的陪同下来到了刘校长的办公室。他向刘校长详细地述说了自己对科研的兴趣,说想用别人准备高考和读大学的时间,来做一些自己真正想做的事情。

刘校长听完赵柏闻的讲述后,只问了一个问题:“你是真的想搞科研还是想出国?”

赵柏闻坚定地回答:“搞科研!”在赵柏闻眼中,研究远远重于学历。

“好,那我支持你!”刘校长看了看陪同赵柏闻来的父母,又问,“你把父母带来是什么意思?需要我说服他们吗?”

每当回想起这一幕,赵柏闻都对刘校长充满了感激之情。父母最终同意了。从此,赵柏闻过上了与同龄人完全不同的生活。

父母和老师同意以后,赵柏闻没有了任何的压力,回到家里就匆忙收拾起回程的行李,此时此刻,他的心早已飞到了研究中心。

这一天,阳光明媚,赵柏闻的心情也和这天气一样,好到了极点。他又回到了华大基因,而这次的身份全然不同,他已经是一名科学家了。

专家和导师们都已经非常了解赵柏闻的实力,大家也都在期盼着他的归来。在几天短暂的休息后,赵柏闻便迫不及待地投入到了研究当中。

转眼间,三个多月过去了,赵柏闻凭借着自己超凡的天赋和能力,工作起来十分得心应手。2009年年中,赵柏闻与华大基因的几名同事开始着手成立一个项目组,经过一番考察,赵柏闻决定将课题定在认知学范围,确定科研项目的名称为“人类认知能力的基因组学分析”。因为科研小组是他组建的,所以赵柏闻被任命为团队的带头人。

项目小组成立后,赵柏闻和同事们全身心地投入到了研究中去,夜以继日地工作,不断有新的阶段性成果出现。由于项目的内容新颖,很快就受到了国内外新闻媒体的关注。

2010年6月28日,《华盛顿邮报》采访报道了赵柏闻和他的项目组。报道发出以后,引起了不小的反响。赵柏闻得到了国内外各界人士的支持,其中包括科学家、大学教授和研究员,分别来自数学、物理、天体以及心理学等多个领域。他们主动联系上了赵柏闻,表示对这个项目非常感兴趣,同时表达了加入他的项目组的意愿。

突如其来的状况,让赵柏闻除了倍感欣喜以外,更多的还是意外,他没有想到这个项目的影响力会有这么大。赵柏闻当然希望能有更多的专家加入,他想组建一支自己的“特种兵团”,于是团队由最初的三四个人一下子壮大到了几十个人的大集体。各专家以兼职研究员、专职研究员或达成协议的方式参与进了项目组。

从此,赵柏闻带领着数位经验丰富的科学家,开始了人类智力差异如何产生以及与基因的关联研究。就这样,年轻的赵柏闻在世界最大的基因组学研究中心挑起了大梁。按照预定的计划,这个项目将在一年后结束。

19岁的高中肄业生管着一群科学家,不仅需要过人的智商,还需要极高的情商

在新组建的团队中,团队中的很多成员都来自国外,而且占了团队的大多数。因此,赵柏闻会定期组织电话会议和网络通气会议,协调项目的推进情况。

由于文化上的差异,有些国外的研究员们并不是“一切行动听指挥”。在合作的过程中,也着实让赵柏闻头疼了几回。

有一位在德国的科学家,事先没有和赵柏闻商量,自己垫付十几万买了一台实验仪器,然后找赵柏闻报销。接到消息时,赵柏闻先是吓了一跳,因为当时由于经费紧张,他还在与大家讨论买与不买的问题。无奈之下,他也只能安慰自己,想想这样也好,省下了讨论的时间,可以多做些研究。

作为团队的带头人,赵柏闻的首要任务当然还是搞科研,他负责生物信息分析,手下光博士就有4个。在这个团队里,赵柏闻年龄最小,学历最低。论资排辈的话,不知何年何月才能轮到赵柏闻。只凭一点天赋和能力就指手画脚,有的人还是很不服气的。

赵柏闻十分清楚这些,每当遇到这种情况,他都有自己的一套办法来应对,并且都比较理想地解决了矛盾。

有一次,在接受深圳媒体的采访时,记者问到了赵柏闻这个问题:“19岁的孩子管理一个团队,能服众吗?”

赵柏闻神秘地一笑,轻快地说:“大家之所以听我的,是因为项目科研经费是我申请下来的,钱在我手里。”

“当初是什么原因让你选择放弃高考,留在华大的呢?”

赵柏闻不假思索地回答道:“主要是因为没做暑假作业,没参加假期补课,回学校‘不好交代’。”

简单的几句话,相信所有听到的人都会被这个年轻的大男孩所吸引,他不仅有着过人的智商,而且还有非常高的情商。

在赵柏闻看来,自己小小年纪就成为科研团队带头人并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万事开头难。他已经迈出了第一步,今后要做的事情还有很多。

为了能让项目成果服务社会,转化成为实用的价值,赵柏闻经常奔走在各个城市的政府部门之间,介绍项目的理论和应用前景,处理项目合同的签订工作。

工作是忙碌而艰苦的,赵柏闻似乎有着无限旺盛的精力。他的一身休闲服藏在白大褂的里面,戴着黑框眼镜,在研究室中穿梭,最大的特点就是一脸稚嫩的学生气。

华大基因给了赵柏闻工作的机会,现在他时间自由、有钱赚,过上了自己想要的生活,把骨子里的那股潮劲儿发挥得淋漓尽致。工作之余,哪里有自己喜欢的摇滚音乐会,他就立马飞到哪里去释放自己。

当然,早早地进入社会,赵柏闻也经常会感到困惑。上学时,身边的每个人都是一样的,大家享受着父母的宠爱,衣食无忧地学习玩耍。直到来到华大基因,这个地处深圳盐田北山工业区的研究院,他才发现原来更多的人早早地就走上了社会,肩负起了养家糊口的责任,在生产线上辛勤劳作。他曾经说过:“我身边没有同龄人,这太可怕了!”

赵柏闻回到深圳以后,刘校长想尽办法为他的前途铺路,希望他能走进大学校园完成学业。在半年多的时间里,刘校长多次向国内知名高校推荐,但是得到的回复都是一样的,那就是不参加高考,赵柏闻无法就读任何一所大学。因为高考体制的限制,刘校长也只得暂时放弃了。

2009年,北京大学在全国首次实行了校长推荐计划,公告一发出,刘校长喜出望外,第一个人选就想到了赵柏闻。但是,令她万万没有料到的是,赵柏闻谢绝了。

赵柏闻知道刘校长的一片苦心,他告诉自己的恩师,这么多年的成长过程中,他做得最多的就是“突破传统”,这一次,他还要做这样的选择。刘校长了解到赵柏闻的想法以后,并没有多说什么,表示将会一如继往地支持他的选择。

面对是否继续学习的问题,赵柏闻有着自己的想法,他只想选修自己喜欢的、可能有助于研究的课程。经过考察和比对以后,最终他把目光锁定在了香港中文大学上。

在多方联系后,赵柏闻和香港中文大学谈好了条件,不要文凭,只修习自己所选课程,学校同意了,而且每年都发给他奖学金。

赵柏闻已经走出了一条属于自己的道路,他的坚定和坚持,不仅感染了周围的很多朋友,还深深地打动了师长们。

2010年3月20日,刘彭芝校长第二次造访深圳华大基因研究院,看望了赵柏闻。赵柏闻向刘校长汇报自己的工作和学习的状况,展示了已经取得的一些小小的成果,并且告诉刘校长自己在权威科学杂志《自然》上发表了两篇论文。

刘校长仔细地听着,眼中透露出一种自豪的神情。听完以后,她便和赵柏闻聊了起来,问他这两年来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我的眼界开阔了,这是我最大的收获。”赵柏闻说,“走出校门进入社会,突然发现世界是多样的。”

看着日渐成熟的学生,刘校长轻轻地拍了拍他的肩膀,问起了他的下一个目标。

赵柏闻说,自己最想干什么目前还不知道,但很清楚自己不想干什么。也许有一天找到了自己的理想,就会放弃一切去实现它。

令赵柏闻庆幸的是,一路走来遇到了很多愿意帮他的师长,他的心里充满了感激之情。如果不是当初人大附中支持他在高三关键时期放弃高考,如果不是华大愿意吸纳还未高中毕业的他来做科研……现在的赵柏闻可能只是某个名校里一名普通的大学生。

在一次采访中,赵柏闻说,大多数时候自己是以“传统教育的叛逆者”形象出现在报纸的教育版面,这让他有些不满。赵柏闻告诉记者,他不否认现行的教育制度是目前而言最为公平、有效的,只是他不喜欢用这套系统来定位自己而己。

不仅如此,赵柏闻也一直在用行动证实着自己的想法和观点。赵柏闻虽然喜欢科研,但他从不参加竞赛,他不需要用那些证书来证明自己。他弹一手好钢琴,但是和别人讲起时,从来都不把这个爱好说成特长,他告诉朋友们:“弹琴是一种放松的方式。”

2012年,赵柏闻入选了“2011年生命科学十大风云人物”。在他面前的,必定是一个光明的未来。

所属专题:
如果您觉得本文或图片不错,请把它分享给您的朋友吧!

 
搜索
 
 
广告
 
 
广告
 
故事大全
 
版权所有- © 2012-2015 · 故事大全 SITEMAP站点地图-Foton Auman手机看故事 站点地图-Foton Aum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