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建超的“小客户”情结

 
李建超的“小客户”情结
2016-12-30 10:51:17 /故事大全

做企业的一般都“嫌贫爱富”,喜欢大客户,不重视小客户。河北的李建超却对“小客户”情有独钟,他坚持把客户做小,把公司做轻,把业务做大。

放弃“金饭碗”

早在上大学的时候,李建超就喜欢做生意,爱“折腾”事。大学毕业,李建超供职于当地一家新闻媒体,从事采编工作。工作之余,李建超经常倒腾点小买卖。有一次,他做了一笔渔具生意,竟然两个月就赚了三万多元。

不过,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李建超也有过失手的经历。一次,他通过朋友关系,从南方弄来一批汽车节油产品,原想赚一笔,没想到砸到手里,一个也没有卖出去。

2004年,李建超调到报社经济部,负责财经新闻。这一来,他跟财经界、企业界的人士接触就多了,渐渐对企业的经营和管理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不知道哪一天,他忽然萌生了自己下海创业的念头。这个想法立即遭到了家人的强烈反对,一时让他难以抉择。

2008年农历大年一过,李建超毅然给领导递上了辞呈。走出单位大门的那一刻,他内心异常冷静,没有再回头看一眼那座14层的办公大楼。他在这里干了10多年,这里留下了他太多的梦想和记忆,而现在他就要离开了,心里不会没有一点留恋。但他知道既然自己做出了选择,就绝不能回头。

因为在传媒业浸淫了8年之久,对媒体比较熟悉,加之需要投入的资金较少,李建超就选择了广告行业,成立了一家广告公司,虽然他的梦想还是做实业。不过,只有做好现在,才有未来。他对未来充满了信心。

发现商机

公司初创阶段,因为知名度不高,规模也很小,所以几乎接不到什么大单,业务很不稳定,常常是饥一顿饱一顿,不温不火。

到了2008年奥运前后,公司业务有了转机,连续接了好几个大型活动策划的单子,生存总算有了着落。不过,这时李建超仍看不到公司的前景,他一边经营一边思考着。设计制作类的广告公司竞争太激烈,要想突出重围,必须特色经营,打造出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可是他的小公司一缺人才,二缺经验,要想在短时间内有所突破,并非易事。

当年11月,公司接到了一单为某服装公司设计商标、标牌及包装的业务。这家服装公司是一家专业从事行业制服生产与销售的企业,规模很大,效益也非常好。在为这家公司服务的过程中,李建超了解了该公司的运营模式,对其市场也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他意识到,职业装市场是一个巨大的市场,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

如果第一个扣子系错了,下面的扣子就全系错了。为了印证自己的判断,李建超用了整整4个多月的时间,到北京、唐山、宁波、上海等地做了大量的市场调研。他还到各地的劳保店、布料行去察看和询问。

调研之后,李建超得出了三个结论:一,中国职业装(工装)行业没有真正知名的品牌,也就是说竞争虽然激烈,但鱼龙混杂,没有“大鱼”;二,工装产品的质量参差不齐,款式型号单一,与时装差距很大,不能满足客户的多样化需求;三,中国是世界上工人最多的国家,是世界的加工制造中心,工装市场的潜力十分惊人。

有了这三个调研结论,李建超一下看到了商机,也看到了自己的方向。

风雨中转身

2009年4月,36岁的李建超东挪西凑了20万元,再次转身,注册成立了沧州泊尚职业服装有限公司,名字取意“淡泊名利,尚成大器”。

由于资金不足,在公司启动初期,李建超决定先从单点突破,只经营厂矿工服,而且全部采用生产外包,自己只做OEM贴牌,只负责品牌管理和市场运作。

知易行难。服装生产不仅环节复杂,而且涉及到艺术设计和面料等诸多方面。公司的第一单就出了问题。那是一家上市公司,订600件全棉工装。生产厂家在工期、产品缝制质量上都还可以,但产品按时交付后,却出现了面料严重褪色的问题。经过多次协商,生产厂家只赔了1000元,客户却少给泊尚公司结算了5000元。这样一算,不仅不赚,反倒赔了。

第二个客户是一个小工厂,要75套春秋装。这次,李建超找了另外一家加工厂家。当做好的产品发到沧州后。李建超发现有5套服装有明显的色差。他马上与厂家交涉,厂家答复出现色差是正常的。最后产品虽然交付给了客户,但客户非常不满意。

公司的第三个客户是通过招投标拿下的,是一家国有企业,很有实力,对着装非常重视。为此,李建超专门向加工厂家派去跟单员,产品质量一次性通过,但最后还是出了问题:这批服装号型不标准,普遍偏小,后经多次加做、修改,耗费了近半年的精力,但应收款到现在还没要回来。

接二连三的挫折打击让李建超痛苦不已,他一下子病倒了,在床上一躺就是一个星期,人瘦了10多斤。

李建超痛定思痛,出现这么多问题虽然都是外包厂家的原因,但自己也应该承担一定的责任。他认为服装知识的欠缺和管理的失控,才是自己问题的症结。于是,李建超一边静下心来认真学习服装知识,一边加大经营管理的力度,尤其是外包管理,严格控制产品质量和交货日期。

几经努力,泊尚的运营终于有了起色。但诸如色差、号型等问题还是不断出现,一直得不到彻底解决,这让李建超困惑不已。

一心做小

事物总是存在变与不变两个方面,唯有创新才有出路。

李建超不断总结、分析,认为国内的工装企业大多是以定制为主,而生产又是流水线作业,在产品数量上有一定,要求,而中小企业一般定制数量很少,所以工装企业很难为他们定制加工。即便硬着头皮做了,最后的产品在面料色差、号型号差等方面也很容易出现问题。而在传统的劳保服装店里,工服款式少,做工粗糙,中小企业客户也常常找不到自己需要的工装。

挑战就是机遇,需求就是市场。李建超灵机一动,决定顺势而为,就将公司定位于中小企业现货工服供应商,只对针中小企业客户服务。这些企业的员工人数—般都在200人以下,他们的需求虽小,但企业合起来,需求却大得惊人。

就这样,李建超终于给他的泊尚找准了定位,并迅速开发出40多款时尚工服,产品一套起订,全部现货供应。由于量大,生产成本就降了下来,产品定价上也渐渐取得了优势,而且全部是现货供应,质量也有保证,泊尚的产品一下子就赢得了客户的青睐。

虽然都是小客户,但订单源源不断,积少成多,使得销量反而大增。渐渐地,泊尚公司的知名度起来了,客户也不仅限于沧州的中小企业,已经遍布全国。

在与小客户的合作过程中,泊尚公司逐渐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能更准确地了解和把握小客户的需求心理,在产品的开发设计上更贴近他们的需求。比如,公司根据客户中高层领导与普通员工的着装区分,实行阶梯化定价等级,把工作服划分为金领、银领和蓝领三个等级,各阶梯的产品结构分组、定价清晰。而且由于分级品牌针对不同的客户群,也不会影响高级子品牌的市场定位。同时,泊尚还设计开发出了商务白领工装,也得到了客户的青睐。

在采访中,李建超告诉记者,“广厦万问,夜眠一床”,市场再广阔,也没有哪一家企业能够通吃,而是只能在一个领域做专做精。在如今越来越趋于细分化的市场中,越是专注于在细分领域发展,越容易做出优势来。

美国的甲壳虫汽车有一句经典的广告词:“想想小的好处”。这给李建超以启发。其实小即是大,小鱼多了,照样吃饱肚子,而且可能会吃得更香。

所属专题:
如果您觉得本文或图片不错,请把它分享给您的朋友吧!

 
搜索
 
 
广告
 
 
广告
 
故事大全
 
版权所有- © 2012-2015 · 故事大全 SITEMAP站点地图-Foton Auman手机看故事 站点地图-Foton Aum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