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6月3日,盛夏的中午,位于河南省郑州市西郊化工路的某小区,一位推着三轮车、身着黑色T恤衫和蓝色牛仔裤的女孩被小区的保安拦在了门口。炎炎烈日下,女孩清秀的脸上细细密密地满是汗水,她害羞地将一块写着“高价收购旧书”的牌子翻过来。
保安有点纳闷,一个柔柔弱弱的女孩子怎么干起了这份苦差事?
“这个小区里的废品早已有人承包了。你干这一行,怎么也不先出来打听打听行规?一般小区里的废旧物品都是由专人承包的。”
“这……这还有行规啊?我……我只收购旧书,其他废品都不收。”女孩有点不甘心。保安摇摇头:“旧书不是废品吗?别让我们当保安的为难了。”
为了“被人需要”
女孩叫李灵,今年27岁。2002年,李灵从河南淮阳师范学院毕业以后,和同学一起踏上了求职之路。然而,几个月的奔波,李灵始终没能找到一个合适的教师岗位。回到老家河南省淮阳县许湾乡,李灵和父亲商量未来的出路。在乡中学教了一辈子数学的父亲沉思半晌,说道:“乡里的小学离咱们住的村子很远,村里很多父母都出去打工了,留下孩子没人接送,无法上学。与其到处碰壁,不如找一个被人
需要的位置,自己在村里办一个学校。”
李灵沉默了,经历了太多的拒绝,“被人需要”深深地触动了她的心。2003年,在父母和亲戚的帮助与支持下,在相关部门注册备案后,李灵的希望小学成立了。21岁的李灵成了30个留守儿童的校长兼老师。然而,她没想到,办一所学校竟是那么难。教师工资、房屋租
金、教育设施投入……学校的所有支出,全部都要依靠国家按每位学生每学期补助民办学校的115元。面对全部免费的学生,资金成了她无法迈过去的坎儿。
李灵已不是第一次走出乡村收购旧书。2006年,她拿不出资金为学生购买辅导教材,曾在离家不远的淮阳县城收购城里孩子用过的资
料。而这一次,她借了300元钱,想利用放夏忙假到省城收购一些旧的课外书籍,为学生办一个图书阅览室,也让村里的孩子读到经典的读物。没想到,第一天便“出师不利”,被拦在小区外,连大门也没进去。
见保安把话说到了这份儿上,李灵只得无奈地调转车头。城里人中午在家休息的这个时段,是收购废品的最宝贵时间。她不敢懈怠,推着晒得滚烫的三轮车四处寻觅。
终于,李灵顺利地进入了一个非封闭式管理的小区。车头上那块醒目的牌子很快引起了居民的注意,可大家对李灵只收购旧书不收购其他废品产生了怀疑,一时间议论纷纷。
李灵只得给大家解释说,自己是农村小学的教师,想为学生收一些旧书。
闻言,有人若有所思地说:“那你是不是要将收购的旧书再高价卖给学生啊?”一句话犹如一块投入平静水面的石子,引起了围观人群的波动,李灵解释的声音被淹没在一片愤怒的指责声中。
走在都市美丽繁华的路上,李灵泪流满面。为了建学校,自己已经欠下了8万元的外债,可梦想何时才能变成现实?
要让学生有双看过世界的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