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天网工程

 
宋代天网工程
2015-07-25 23:40:19 /故事大全

纵观中国古代社会,宋代算是吏治清明的时期。

宋代的官员不大敢腐败,不是因为他们的品质如何高尚,也不是因为他们怎样清心寡欲,实在是因为皇帝对腐败盯得太紧。

宋代立国之初,宋太祖赵匡胤就嘱咐儿孙,不得杀士大夫和上书言事者。然而,宋太祖对贪官却深恶痛绝,他曾经宣称:“苟有一毫侵民,朕必不赦。”当时,“受赃弃市者多矣”,仅见于记载、处以极刑者就多达20余人。像其兄一样,宋太宗的脑子里也满是反腐意识,他曾亲笔书写“尔俸尔禄,民膏民脂。下民易虐,上天难欺”,并要求各级官员将其刻在官衙门口的石头上,称为“戒石铭”。

宋朝皇帝知道,治吏如果没有制度跟进,一切都是纸上谈兵。宋朝的做法是用无所不在的监督,一层层地紧盯官员手中的权力,颇类似现今一些城市的“天网工程”——大街小巷都装上的电子监控器。

大家知道,苏轼在熙宁四年到七年做过杭州通判。通判是干什么的呢?就是监督知州及其他官员的,其地位类似于今天的地级市纪委书记。当然,通判也是人,他可能清正廉洁,也可能与知州等官员互相勾结、知法犯法。宋朝的皇帝想到了这一点,在州郡之上又设了经略安抚使、转运使、提点刑狱、提举常平,这四个级别官员在其职责上都有管监察这一条,并且互不隶属,各司其职,知州、通判买通了一个,未必能买通全部。

除了地方“天网”密布,中央还有一张更大的“天网”,这就是俗称乌台的御史台。御史台的“编制”充足得很。最高首长叫御史中丞,只排在宰相、枢密使、三司使之后,其地位相当于副相,比一般尚书威风得多。次长叫侍御史知杂事(元丰七年后去掉了“知杂事”三个字),还有殿中侍御史2人、监察御史6人,中级官员有御史台检法、御史台主簿、御史台推直等。此外,还有众多的基层办事人员。御史台的人官帽跟其他官员都不同,御史中丞的帽子叫獬豸冠(獬豸是一种性情忠直的兽),监察御史的帽子也缀有獬豸角,可见朝廷对这些监察官员的期望之高。

宋朝如此重视对官员的监督,盖源于宋太祖对腐败亡国的深深恐惧。唐代本是一个意气风发的朝代,然而,后期节度使权力太大,形成了事实上的独立王国,地方政权内部腐败盛行,最后导致灭亡。五代时期那些小朝廷更是腐败得不得了。前蜀王衍为太子时就好酒色,继位后,日日游宴,“奢纵无度”“其国公开买卖官职,刺史、县令有缺,纳贿最多者得之。”(《资治通鉴》卷270),没几年就将一个大好的江山葬送。楚衡阳王马希声继位后,日杀鸡五十只为膳。造宫室十六楼、五堂,装饰用金玉,富丽堂皇。再建一殿,以沉香刻八龙,装饰以金宝,号称“九龙殿”。“用度不足,重为赋敛。”(《资治通鉴》卷277、卷283)这个朝代不久也灭亡了。有鉴于此,宋太祖知道,想让天下太平,一方面,自己要以身作则,不奢侈浪费,珍惜民力;另一方面,必须严管官吏,使官员们不敢贪、不能贪。

有史家将赵宋视为中国古代社会发展的顶峰,这与宋代的吏治是密不可分的。

选自《特别文摘》2014.12上

所属专题:
如果您觉得本文或图片不错,请把它分享给您的朋友吧!

上一篇:最后一碗黄豆
下一篇:亲家
 
搜索
 
 
广告
 
 
广告
 
故事大全
 
版权所有- © 2012-2015 · 故事大全 SITEMAP站点地图手机看故事 站点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