痴迷收藏的鲁迅

 
痴迷收藏的鲁迅
2015-07-26 00:14:44 /故事大全

鲁迅先生是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同时也是一位收藏家。他的收藏不但涉猎很广,而且造诣很深。

鲁迅是个藏书家。早在日本求学时,就喜欢逛神田町旧书店和银座丸善书屋,买回了大量古旧书籍,这对他以后走上文学道路,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1911年,鲁迅任绍兴师范学校校长,搜集古旧图书的兴趣更浓了,许多书商常抱着书去找他求售。

1912年,鲁迅应蔡元培的邀请,去南京临时政府教育部工作,同年随政府迁往北京,住在宣武门外绍兴会馆的琉璃厂附近。辛亥革命的失败,使鲁迅十分苦闷彷徨,旧教育部的衙门生活,又使他感到厌倦,于是他经常到琉璃厂大量搜集古旧书籍,从事中国古籍的考证、纂辑和校勘工作。

这一时期,鲁迅在琉璃厂的活动十分频繁,几乎一天去一次,在居住北京的15年间,总共去了几百次。当时,他的月薪是200多元,除了赡养母亲之外,还要负担弟弟周作人的生活费用,但由于酷爱书籍,他每月都要用十分之一的薪金去买书。在1912年12月31日的日记中,鲁迅写道:“京师视古籍为古董,唯大力者能致之耳。今人处世不必读书,而我辈复无购书之力,尚复月掷二十余金,收拾破书数册以自怡悦。”

由于经常游逛琉璃厂,鲁迅养成了一些习惯。先到青云阁饮茗,后至升平园洗澡,然后来到宁静的琉璃厂,徜徉在旧书屋里,仔细搜集古旧书籍。每有收获,总是如获至宝,喜出望外。有一次,鲁迅无意中发现一本《太平广记》残本,急忙付款购买,一连兴奋许多天。

除了琉璃厂,鲁迅还爱上了宣武门口的小市。清朝以来,北京外城出现了拍卖桌椅、文物、旧书之类的地摊,即小市。鲁迅从琉璃厂出来以后,总是要专门绕到小市,带着浓厚的兴趣到处走走看看,翻翻找找,以求有所发现,在日记中,他时常记下“午后之小市”,“往小市,因风无一地摊,遂归”,“晚绕小市归”的词句。

如果有夜市,鲁迅也是常客;至于岁首一年一度的庙会,鲁迅也是非常珍惜的。一些古书如有破残,他便委托琉璃厂本立堂予以修缮。如修缮不好,就退回去重新装订。在他的日记中,曾记载一次收到本立堂旧书店伙计送来的委托装订的旧书多达100册。他自己还买了一把锥子,经常在夜间亲自修整。

鲁迅还是个文物爱好者和收藏者。每次路过古玩铺,都要进去赏玩一番,时常买下一些瓷器、箭镞、石章、铜像文物。在小市地摊上,他曾高兴地买到一些古钱、瓷印泥盒、笔盂。有一段时间,他专门从文斋、李竹泉等古玩铺购买古钱,并且仔细研究钱币上的文字。他还喜欢买松筠阁的俑像。为了通过俑像研究我国古代的社会生活,又特地从日本丸善书屋买来《支那偶考》一书进行参考,涉猎很深,入痴入迷。

鲁迅也喜欢收藏铜镜。他在1915年2月28日的日记中记载:“午后往厂甸买十二辰竟(镜)一枚,有铭,鼻损,价银二元。又唐端午竟(镜)一枚,一元。”同年3月1日的日记中又记载:“夜季自求来,赠鼯鼠蒲桃镜一枚,叶上有小圈,内楷书一‘马’字,言得之地摊。”1918年5月25日又记:“午后往留黎(琉璃)厂买未央东阁拓本一枚,卷一元。又买青羊竟(镜)一枚。日有熹竟(镜)一枚。合价十一元。”

因为时常收藏文物,鲁迅具备了很高的文物鉴别能力。1924年7月,鲁迅应邀到西安讲学,返回时路过郑州,游逛了几家古玩铺,他当时就判断:“所列大抵赝品。”

鲁迅在北京的时候,搜集了大量的画像拓本,甚至连清朝官僚端方珍藏的碑帖也搜集到手。有人多次恳请他割爱,鲁迅始终不肯。当时教育部不能按月发薪,鲁迅靠到大学讲课补助收入,甚至要向友人借钱度日,但也依然没有停止购买碑帖造像。

所属专题:
如果您觉得本文或图片不错,请把它分享给您的朋友吧!

 
搜索
 
 
广告
 
 
广告
 
故事大全
 
版权所有- © 2012-2015 · 故事大全 SITEMAP站点地图-Foton Auman手机看故事 站点地图-Foton Aum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