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东北现象”预警中国经济

 
“新东北现象”预警中国经济
2015-06-17 06:05:41 /故事大全

作为中国的能源、重工业和农业基地,东北经济可以看作是中国实体经济的缩影,“新东北现象”如何破解,将攸关中国的再工业化进程。

上世纪90年代,中国老工业基地东北三省在体制转轨和市场化过程中出现了严重的不适症状,国有企业亏损、破产,形成了庞大的下岗产业工人群体,时称“东北现象”。

现在,“新东北现象”再一次引发关注,GDP增速位列全国后五位,经济骤然低迷,成为全国四大板块中经济总体指标最低的区域。今年一季度,三省的多项经济指标继续走低,GDP增速仍处于全国后五位,其中辽宁以1.9%全国倒数第一。

4月10日的东北三省经济形势座谈会上,曾主政辽宁的李克强总理直言:“我在东北工作过,算是半个东北人,讲话也就不客气了,你们的数据的确让我感到‘揪心’。”在鼓励东北重拾“闯关东”精神后,他也“不客气”地提出:“今年年底,要回过头‘算总账’。”

中国经济“新常态”下,多个省份GDP增速下调,但是东北经济告急具有更加标志性的意义。作为中国的能源、重工业和农业基地,东北经济可以看作是中国实体经济的缩影,“新东北现象”如何破解,将攸关中国的再工业化进程。资源型产业的危机

根据国家统计局3月份公布的数字,2015年1~2月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8%,有12个省份的工业增加值低于全国增速,东北三省均列其中,吉林为5.1%,黑龙江仅为0.8%,辽宁更是以-4.5%位列末席。

拐点自2013年就已经出现。曾经在上一轮振兴战略10年中以两位数增长的东三省陷入经济低迷,靠投资驱动的增长方式显出乏力的态势。以传统产业为支柱的东北在多个领域都呈现出产能过剩的局面。

东北地区最大的煤炭企业龙煤集团2014年亏损额约50亿元,更加依赖地方政府“输血”度日。吉林省煤业集团和沈阳煤业集团的经营情况也不乐观。大庆油田从今年开始每年减产150万吨原油。2013年,东三省生产水泥1.2亿吨,其中约半数是过剩产能,2014年冬季,为化解产能过剩和恶性竞争,东三省103条水泥生产线在政府的要求下停产4个月,涉及约4000万吨的产能。

所属专题:
如果您觉得本文或图片不错,请把它分享给您的朋友吧!

 
搜索
 
 
广告
 
 
广告
 
故事大全
 
版权所有- © 2012-2015 · 故事大全 SITEMAP站点地图-Foton Auman手机看故事 站点地图-Foton Aum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