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的新三板显然充满了想象和预期,但换个角度看,新三板目前真正的重点是要做到监管和政策红利的匹配。
新三板在“发高烧”。2014年底,新三板挂牌公司总数为1572家,然而不到半年,在2015年的6月,这个数字便超过了2500家。而严格意义的A股即主板、中小板和创业板等3个“板”总共不到3000家的上市公司。更有市场人士预计,到2015年末,新三板的挂牌公司总数将超过4000家。
一直以来,新三板都是一个神奇的存在。它是中国资本市场之中,制度设计、参与者结构和美股等发达市场最为接近的市场。但颇为讽刺的是,无论从交易活跃程度,还是融资总量来看,这个“制度先进”的市场长期扮演着融资者和投资者眼中的“鸡肋”角色。直到如今,它才得以咸鱼翻生。
那么,从备受冷落到火爆到“发烧”,这种反差是中国资本市场即将到来的剧变使然,还是它应有价值的适时释放?在火爆之下,新三板流动性不足、信息披露制度不完备等缺陷又将如何解决?
制度“超前”
新三板的种种先进制度,几乎让人以为这是一个遗落中国的纳斯达克。
新三板并不是A股常说的“板”,而只是一个股权交易的平台,学名为“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以下简称股转系统)。和主板、中小板和创业板不同,新三板并不在沪深两家证券交易所进行“场内交易”,而只能在股转系统进行“场外交易”。企业登陆该平台,并不是真正的公开上市,而是被称为“挂牌”,挂牌公司只能在这里等待向买家转让待交易的股权。
这里之所以被认为制度“先进”,因为它早已实现了“注册制”。企业挂牌的程序是,先找一家主办挂牌业务的券商,由券商辅导并向股转系统推荐。股东人数低于200人的公司在经过券商推荐后,只需向股转系统提交挂牌申请材料,待其审核通过即可登记和挂牌。
股东人数超过200人的公司则多了一道“前置审核”门槛,在向股转系统提交挂牌申请之前,需要由中国证监会公众公司部审核,待其审核通过,才能进入股转系统的审核环节。
实际上,从目前的实际操作来看,不论是股转系统还是证监会公众公司部的审核,其主要都是形式审查,即审核提交材料是否齐全和属实,而不是证监会发审委式的实质性审查。一般来说,只要有信誉较好的券商进行辅导,并予以推荐,通过都不是大问题。因此,新三板也被看作是真正实行了“注册制”。
什么样的公司有资格挂牌?目前,新三版挂牌要求可以简化为三个主要方面,一是必须是非上市股份公司,二是存续期必须满两年,三是主营业务突出。可以看出,这些要求其实根本就谈不上是真正的“要求”,要么很容易达到,要么根本无法具体化和量化考察。而最为企业所忌惮的盈利要求,并不在此列。
一直以来,企业要在A股上市,最严格的门槛莫过于盈利。以对盈利要求最低的创业板为例,其要求公司要么最近两年连续盈利且净利累计超过1000万元,要么最近一年盈利且年营收超过5000万。在这种情况下,以财务造假的方式,虚增盈利和营收的行为成为了一些创业板公司的常态。
可以看出,挂牌采取了“注册制”,监管对盈利无要求,审核侧重于形式审查,这些特征让新三板的供应一面显得颇为市场化。而在需求一方,新三板同样显得极为“超前”,和纳斯达克等发达市场有着极为相似的投资者结构。
目前,A股相对于成熟市场最大的不同之一在于散户为主,机构为辅。A股到底有多少散户?按照中国证监会网站日前披露的最新数据,截至今年4月底,A股股票有效账户数为1.6329亿户。通过估算,差不多超过1/10的国民都在炒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