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乐”之争:全民乔布斯模仿秀的终结(4)

 
“米乐”之争:全民乔布斯模仿秀的终结(4)
2015-07-07 14:12:42 /故事大全

目前,中国互联网巨头有着一线企业BAT和“1.5线”企业小米和360的说法,这五大巨头之中,唯有小米一家没有上市。除此以外,小米和其他4家更大的不同在于其他人都是服务商,而小米在所谓生态变成现实之前,实质上还是一家硬件商。

目前而言,消费电子物理属性上的创新已近极限,产品大同小异,那么市场便很难形成垄断或者独占性。相比而言,服务商在扩张上则具有更强大的张力优势。简单的例子是,谷歌可以独步全球,而苹果却始终有三星跟在后面。在中国国内,小米面对的竞争者华为、联想、酷派等攻势更猛。

除开规模的故事之外,小米对投资人讲“中国故事”的另一个重点是生态的可能性。实际上,阿里巴巴在上市之前的不断收购,也是为了向美国投资者强化这种生态可能性的印象。除了收购数字地图供应商、微博等互联网企业之外,甚至还收购了恒大足球队。因为英超豪门曼联曾在美国上市,那么投资者也可以比照着想象“中国对应物”的可能性。

生态可能性的直接好处是估值和融资额。尽管乐视指责小米的视频联盟是松散联盟,但作为一个“成员超过100家,网络视频市场份额超过85%”的联盟的“盟主”,这个地位必然会对估值贡献多多。

但可能性也不能完全脱离中国经济转型的大势。之前,小米曾“被曝”进军房地产和汽车,但最后雷军明确表示不会涉猎。显然,汽车和地产这两个产能严重过剩的行业,越来越不被外国投资者看好,因此小米果断收回了对这两个行业的“可能性”试探。

不论是美股,还是A股,相信故事和可能性的人都不少。在A股的本轮牛市高点,乐视网的市盈率一度接近200倍,而其市值更逼近千亿。折算为美元,约为5.6个新浪网或4.1个优酷土豆。

但乐视网利润能力很差。2014年,乐视网实现营业收入约68亿元,比2013年增长近2倍,但利润只有4787万元,而2013年利润为2.37亿元,利润同比下降80%。消费电子产业观察家梁振鹏对《南风窗》记者分析,销量和成功是两回事,乐视的超级电视以低价取胜,几乎不能盈利,甚至可以说卖得越多,亏得也越多。

但擅长资本运作的贾跃亭在资本市场为乐视补充了弹药。他对股权高位减持,然后将套现资金借款给乐视网,并承诺借款数量“不少于25亿”,且借款期限不低于10年且免收利息。此举,外界质疑不断,认为其因不看好公司前景才会减持。但另一种观点也不无道理:A股的市值泡沫转瞬即逝,通过减持把泡沫变成公司的债权融资,何罪之有?

乐视的战略意图相当明显,即以网络的快速扩张来实现规模和网络的效应,最终覆盖成本实现盈利。但关键问题在于,乐视的资金能否坚持到这一天?

乐视更大的风险是监管,小米也将“绕过控播平台”、电视可能随时被叫停的法律风险列为了乐视第一弱点。《南风窗》记者就控播平台的问题采访乐视网公关总监任冠军,他表示乐视已有官方回应。在官方回应中,乐视的确承认了“整改”的问题,并表示整改方案已上报监管,并已满足政策要求只待最后通过。

乐视信心满满,但世易时移,曾入股乐视网的令氏家族主要成员早已身陷囹圄,这家公司能否继续在以管制严格著称的广电领域游刃有余越来越是个未知数。小米发难,情有可原。

可以说,在进军电视这一问题上,不论小米还是乐视,都根本谈不上成功。梁振鹏认为,中国智能电视内容层面主要有两块,一是视频点播,二是大屏幕游戏市场。乐视和小米的主攻方向都是前者,而后者尽管市场极大,但对研发实力和硬件质量要求也更高,乐视和小米刚好是这方面的弱者。

某种意义上可以说,中国的乔布斯模仿者们忘记了乔布斯其实是一位“硬件主义”者,他对苹果手机的硬件质量有着强迫症式的追求。尽管善于营销,但他对华尔街充满不屑。而他的中国模仿者则更为变通,他们用好玩的应用程序和好看的影视节目将“粉丝经济”用到了极致,同时他们也更加“资本市场导向”。于是,这场模仿秀走了样,也行将结束。模仿秀终结,但其T恤加牛仔裤的着装模式却给中国企业家带来了额外的遗产:保持体型,不要大腹便便。

文∣本刊记者 谭保罗

所属专题:
如果您觉得本文或图片不错,请把它分享给您的朋友吧!

 
搜索
 
 
广告
 
 
广告
 
故事大全
 
版权所有- © 2012-2015 · 故事大全 SITEMAP站点地图-Foton Auman手机看故事 站点地图-Foton Aum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