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女子
初见陈粒,好像不食人间烟火的女子。但聊天中发现,她很野–野得像她的歌声一样粗犷。“茫茫草原,只要她一嗓子,就能震住所有人。”
1990年,陈粒出生于贵州,从小跟外公一起长大。外公是警校的老师,要求她站如松,坐如钟,吃饭时不能出声,但尊重她的个性。后来她才明白,这是外公有意在培养她的独立态度。读小学时,她基本可以充当照顾同学的角色。
她从小就有“男人”的野性。课间,她基本混在男同学的队伍里,而且还是指挥的角色。参与打架是陈粒在学校里最大的“恶习”,以至于初中分班时,一男同学得知和她坐一排时,当场吓得大哭。
直到读大学后,她才意识到需要换种方式。于是,就有了今天看起来“不食人间烟火”的文静。“跟人沟通不能总打架,要学着好好说话。”陈粒说。
但好好说话不是她的长项,陈粒总是很难用精准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情绪。采访的大多数时候,她需要反复否定之前的回答,以便显得更深刻。看起来,她还是写《我只去过东南亚》时小清新的样子,但这或许是她最不愿意向人展示的一面。
在她还没那么火的时候,《中国好歌曲》找到她,希望合作。她觉得这是一个机会,便应允。节目组给她定了一首她自己早前写的歌《我只去过东南亚》,告诉她,上节目时要穿长裙,不能露文身,为了效果,最好还要戴个草帽。
陈粒没法接受那个小清新的形象匆匆地代表她。尽管不愿意,但还是忍着脾气去排了两次。节目组看出了她的别扭,她像一个问题学员,被拉去谈话。“相比之下我还是更愿意舒舒服服地做自己,小清新那一部分的我不该被放得那么大,完全可以有比我更适合去唱这种风格的女孩儿去唱。”陈粒说。
“哪首歌可以代表你?”我问她。
她说了三首不同的歌,最终决定用《历历万乡》。这仅仅只是她的一面,就像她在微博里写的:其实我下意识里也固守着未开垦也不愿分享的另外一个人格,是个人选择在善解人意和自私自利之中扮演哪一个,当大家都自以为付出许多,想要感情回馈莫衷一是的惊蛰,又发现所有道德绑架幻想反映了自己自说自话的寂寞。
双方谈了一夜,最终决定好聚好散。此后,有不少歌唱类的节目组找,她一概拒绝。为了免受沟通的打扰,她在豆瓣个人主页上写着:“不签经纪约,不签唱片约,不参加选秀节目,谢谢各位大侠前辈老师。”
在这样一个混圈子的时代,陈粒这样的宣言,无疑把自己独立在了主流的边缘。有些前辈甚至说她狂妄。“我不是反对选秀节目,依然认为它是一个个人成名非常好的渠道,只是觉得我已经有了自己的道,何必再去占别人的。”陈粒说。
她总是试图不让歌迷把她标签化。歌迷喜欢她的“孤傲不羁、任性自由”,她觉得害怕。她怕就那样被人固定成了街上随处可见的一尊雕塑。所以,每每有标签贴到她身上时,她就试图打破,但发现,不管她如何努力,人们对她的标签认知依然不变。
如果一定要用一个标签,她选择了“庸俗的人”。她发行的第一张专辑里,一首《如也》的歌这样写道:“残缺的虚伪的好的坏的,不分场合在装着深刻……旁人不请自来审视我……旁人不请自来太偏颇……”
文 徐丽宪 陆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