撒马尔罕是帖木儿帝国对外贸易的中心。帖木儿帝国时期,撒马尔罕城因丝绸之路中道的重要而成为东西贸易的中心。在蒙古帝国和察合台汗国时期,丝绸之路北道十分繁荣,使臣往返、东西方旅游者大多数是通过丝绸之路北道旅行。这部分是因为,帖木儿的战争破坏了丝绸之路北道上的一些重要城市导致北道衰落。在《金桃的故乡:撒马尔罕》一书中,蓝琪写道:“1388年,玉龙杰赤城被夷为平地。1395年冬,伏尔加河下游,钦察汗国财富和权力中心阿斯特拉罕和别儿哥萨莱被摧毁。以上城市被毁之后,丝绸之路北道衰落下来,中道繁荣起来,地中海与中亚之间的贸易在帖木儿帝国初期的30年间只能通过撒马尔罕城和布哈拉城的商路进行。”
“撒马尔罕城的东门名为‘中国门’,控制着天山南北的察合台系后裔把与中原地区进行贸易的东路称为‘金路’,这反映了撒马尔罕商人从与中国的贸易中获取的商业利润是十分可观的。”1402年,帖木儿在安卡拉打败了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实现了中亚与西亚的统一,确立了对丝绸之路中道西段的控制权,打开了撒马尔罕城西区的道路。帖木儿加强了这一地区道路的建设,派人建筑新桥、修理旧桥,在通道上建筑商队馆舍。诸馆舍相距皆不甚远,看守馆舍之人薪给皆由国家支付。在撒马尔罕与波斯大不里士城之间的道路沿线按一日程或半日程设置了驿站,大站之内,常备马百余匹。每年夏季6月至8月间,位于里海西南角的苏丹尼耶有大批骆驼队皆会聚于此地。
从撒马尔罕往南,到阿富汗和印度的道路也是畅通的。其中,忒耳迷的铁门是必经的咽喉要道,克拉维约对铁门有详细的记载:极为狭隘;其窄处,似乎人之两手可触到,而两边悬崖峭直,不可攀援。帖木儿政府在铁门设关征税,获取贸易利润。据称,来自印度的商人每年经此所缴纳的税款数目,在帖木儿帝国政府的财政收入中占有重要地位。克拉维约在撒马尔罕城看到:“城内囤集货物,到处充斥。其中有来自世界上最远处之货物。自幹罗思及鞑靼境内运来之货物,为皮货及亚麻。自中国境运来世界上最华美的丝织品。其中有一种为纯丝所织者,质地最佳;自和阗运来宝玉、玛瑙、珠货,以及各样珍贵首饰。和阗之琢玉镶嵌之工匠,手艺精巧,为世界任何地方所不及。印度运来撒马尔罕者,为香料。此种香料,亦为世人所宝贵者。在伊思坎大伦(即亚历山大港)市场上,万难见到此种货色。”撒马尔罕曾因商品太多,城中无存放地和大的销售商场,帖木儿遂下令建筑备有商品的街道,这些街道从城市的一端通到另一端,街道甚宽,上遮以圆盖屋顶,为了让光线进入,隔一段距离置有窗户。最初,先把划定线内之民房拆除,并辟出通道,原有之旧建筑一律清除。为完成此项任务,不惜使用一切手段。街上所有房屋,经拆过之后,两旁之建筑,立刻动工。商肆建在街道两旁,对峙而立。每座商店为两进房:一间在外,一间在内。通路上面搭有棚盖。商场附近设有公共水池及喷泉多座。如今,在列吉斯坦,我们已看不到广场前络绎不绝拖着货物到来的骆驼,也看不到集中在广场上的商铺和露天茶馆了;过去的商人,在以清真寺为核心构成的巴扎、经院和驿站交易、祈祷、学习和歇脚。这些过往的生活,都成了墙上的壁画或老照片,供人凭吊回想,抒发怀古幽思。
15世纪末期,在远离中亚的地方发生了两件事:哥伦布横跨大西洋的航行和达·伽马开辟绕过非洲通往印度的航线。大航海时代开始了。此后,直至17世纪,欧洲的船队开始出现在世界各处的海洋上,寻找新的贸易路线和贸易伙伴,以发展欧洲新生的资本主义,涌现出了许多著名的航海家:哥伦布、达·伽马、卡布拉尔、迪亚士、德莱昂、麦哲伦等。新航线的开辟,为欧洲的快速发展并超过亚洲奠定了繁荣的基础。航海时代的到来深刻影响了包括撒马尔罕城在内的中亚绿洲的命运。穿越中亚草原和沙漠的丝绸之路开始逐渐让位于穿行红海和绕过非洲南部的两条海路;丝路绿洲城市也将逐渐失去往日作为贸易中转站的重要作用。这一事实并未马上显现出来。麦哲伦的发现令欧洲兴奋不已,但他们大多数人也没有马上意识到它的意义,更不用说撒马尔罕人了。谁也不会想到,大西洋的贸易即将抢走他们的大笔收入,而在政治上失去首都的地位后,他们在国际贸易中的商业地位也即将丧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