郊区先涨

 
郊区先涨
2015-07-26 08:19:18 /故事大全

一直偏安北京之东,因大运河而拥有水陆交通之利的通州,一直渴望借京津冀一体化重塑版图,成为北京的“通利福尼亚”。如今,曾经炒过一轮的北京副中心,又迎来了愈演愈烈的北京市政府东迁传闻。由深圳关外开始的本轮房地产升温,再在北京六环路外点燃。一线城市的房价郊区化趋势,进入了郊区引导中心城区的新阶段。

市政府东迁传闻最初由潮白河边17个村庄的棚户区改造通知引发。这17个村位于通州城区东部,六环路外,刚刚通车的地铁6号线沿线。如今的北京城郊的农村,经过了几轮乡村建设,农民们都盖好了宽敞坚固的砖房,早见不到低矮破旧的老房子。所谓棚户区改造,一望而知是拆迁的幌子。这片土地正是十余年来通州区一直力邀市政府的保留区域。2011年北京市调整规划,将通州正式定为副中心,通州的规划亦将此区域定位为承接中心城功能转移区域。所谓的“棚户区改造”,一下子激起楼市的热情。该区域虽没有典型意义的商品房楼盘,但六环路内多个临近社区的房价望风而涨,房价从2万元/平方米起涨,一下子跳涨了5000元。

纵观全国各地的房价走势,历次房价上涨多由中心城区引领。中心城区人口汇聚,功能齐全,就业方便,历来是刚性需求和投资需求的首选。中国行政制度的权力分配也决定了城市规划的“向心力”,中心权力至高无上,资源集中。而当行政令向外传播,物资、信息向外流动时,则遵循着物理学的基本规律,信号的强度以比距离衰减更快的速度加速衰减。每当货币政策回暖,总是中心城最早感知到,最先企稳,而供给几乎无限的远郊区县则总是在政策的尾声陷入地产投资的高潮,昙花一现。这一规律在通州上一轮北京副中心的炒作中颇具典型性,至今当地相当多业主还被“套”在3万元/平方米的天价,等待着迟迟不见雏形的副中心建设。

上一轮政策的强力刺激作用留给地方政府和企业沉重的债务包袱,但轨道交通建设的成就却有目共睹。对于普通刚需,中心城房价根本无力负担,通勤方便的郊区楼盘成为刚需的置业聚集区域。这点颇为类似香港“蚊型屋”近年来的走势,当房价高不可及,普通市民无力负担时,他们只好退而求其次,只求一块立锥之地。内地城市的房价还未如此可怖,但城区住宅已经是非富即贵者的象征,普通居民只好在外围想办法。正因为此,今年上半年北京市远郊区县的昌平房价上涨了近三成,为所有区县之首。当然,自从政府认识到土地财政这个聚宝盆,远郊区县的土地拍卖也“挤牙膏”,楼面价节节高升。而每次房价的触底回暖,肯定非投资人群引领,而是那些对住房有着非常强烈需求的刚需人群实现。今年房地产市场的郊区先行,也就顺理成章了。

当中心城区无力承载巨大体量的功能性建设,城市功能的外化也带来了郊区炒作的契机。深圳这次涨价,关外偏远的龙华片区楼价短短几年由不足万元到“破4”,主要还是缘于市政规划。等到广深港高铁在2017年全面开通后,此处的深圳北站将具有口岸功能。而大城市病最严重的北京,京津冀一体化决定了未来的城市布局将改变一地独大局面,分散布局城市功能,使市民的居住与工作场所有机融合。这意味着城郊区域将获得比中心城区更多的发展机会。而每一次规划出台,都会成为点燃城郊楼市的导火索。5月份,通州全区房地产销售面积是去年同期的1.9倍。到了6月,炒作继续升温。成交量上涨使得通州的楼市库存降至6年低点,一举摆脱了多年来“第一库存大区”的称号。

6月27日,旨在为股市“托底”的降准降息,无疑为楼市“火上浇油”,郊区的楼市将愈发火热,由点及面,蔓延开来。

所属专题:
如果您觉得本文或图片不错,请把它分享给您的朋友吧!

 
搜索
 
 
广告
 
最近发表
 
广告
 
故事大全
 
版权所有- © 2012-2015 · 故事大全 SITEMAP站点地图-Foton Auman手机看故事 站点地图-Foton Aum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