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民国时期,上海及其周边因近代工商业的发达,出现了一批收藏家族和收藏鉴定家群体,其中就南浔一地而言,就有张氏家族的古籍善本收藏、古钱币收藏、历代书画名迹收藏,庞氏的书画名迹收藏。在上海的收藏家鉴定家群体有吴湖帆、徐邦达、谭敬、曹大铁、王己千、狄平子等,其中,在收藏鉴定两个领域,新中国成立前后两个时期俱有相当影响者,当推张珩先生。
张珩(1915~1963)原籍浙江省吴兴县南浔镇,1915年2月10日生于上海。字葱玉,号希逸,室名韫辉斋、木雁行斋。张珩的祖父张钧衡,字石铭,于浔溪支流鹧鸪溪畔置地建园,与嘉业堂刘氏之小莲庄相毗邻,取汉张季鹰适志的典故,称之为适园,自号适园主人。园中六宜阁为张石铭藏书处,曾自编《适园藏书志》,继由缪荃孙代笔完成《适园藏书志》16卷。张石铭长子乃熊专注藏书,仅“黄跋”本就藏有82部,编有《芹圃善本书目》。七子乃骥,字叔驯,古泉收藏家,为上海古泉社及古泉学会创始人之一,藏有珍品“大齐通宝”,故榜其居为“齐斋”。四子乃骅即张葱玉的父亲,在他4岁时英年早逝。之后张葱玉即随祖父生活,欣赏古书名画,5岁开蒙读书,家塾中以书画幛壁。张葱玉虽年少,却喜欢生活在老人圈子中,故与之相往来者多为收藏大家或书画名家。
1928年,张石铭逝世,三年后分析家产,四房一支为独子张葱玉所得,顷刻之间,18岁的少年,已有身家200万,这在当时是一笔不可想象的财产。而在彼时,物价很是便宜,张葱玉的女儿张贻文听祖母说,当时“家里上上下下包括众多佣人,一天的菜钱只需两元钱,吃的却是鸡鸭鱼肉”。张葱玉成为上海滩有名的阔少,过着花天酒地的生活。张葱玉生活时代的上海,“冒险家乐园”的粗野、诡谲的色彩已淡淡地褪去,披上了“东方巴黎”的文明面纱,成为跻居世界第五位的国际大都市,一方面充满国际传奇,另一方面又守着中国传统文化的充满魅力的世界。
这在张葱玉的日记中皆活灵活现地展示出来:花园洋房、霓虹灯、弹子房、回力球馆、影星和舞女、香水、美容厅、法兰绒套服、巴黎夏装、瑞士表、银质烟缸、私家网球场、私家雪铁龙汽车、外国电影、咖啡馆,老钱庄变成银行。这本来是小说家一写再写的“上海的摩登”,对张葱玉来说,却是真实的生活世界。收藏家王季迁曾说:“不幸的是张葱玉有一个坏的嗜好,他爱赌。出名的一件事是一个晚上把上海闻名的大世界输掉了。他的地产有些是赌掉了,有些是银行买卖不得意,他得赔钱。他闻名的书画收藏也抵押给了谭敬。”
张葱玉收藏的书画,除了承袭适园旧藏外,自己掌眼,广泛搜集,也尤为精绝,其收藏的历代名迹最负盛名的当数唐代张萱的《唐后行从图》和唐代周昉的《戏婴图》,均为国宝级艺术珍品,还有唐代颜真卿的《竹山堂联句》,宋代易元吉的《獐猴图》,元代钱选的《梨花鸠鸟图》、倪瓒的《虞山林壑图》、王蒙的《惠麓小隐图》、李珩的《墨竹图》等大量名画。张葱玉之名不只闻名上海,而且声动京华。在他的日记中可以看出,他的足迹遍申城,不是藏友来看他的收藏,就是他去看藏友的藏品,终日奔波,席不暇暖,以此为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