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列维说,这就是他的立场,如果事情发生了变化,特别是如果地区内的任何力量得到了核武器,他会重新考虑。埃特玛德提醒说,即使国王改变了主意,核武器的获得也不是朝夕之间的事情。巴列维表示接受。埃特玛德想要一个更明确的时间范围,他提出:也许10年后伊朗会需要核弹?巴列维看着他,顿了顿。“为什么不呢?”他用英文答道。
这次谈话后,埃特玛德决心加快伊朗原子能研究的速度,跨越民用核能的研究范围。第二天他召开会议,要求同事们开辟研究的一切渠道。铀浓缩试点被建立起来。1976财年,伊朗原子能机构的预算从前一年的3000多万美元直升为10亿美元。
重回现实主义
1989年,伊朗革命的政治和精神领袖霍梅尼去世。伊朗公布了一份霍梅尼事先起草给继任者哈梅内伊和宪法监督委员会的信件。在这份“遗言”中,霍梅尼强调,宗教法学家的统治责任是采取一切必要的措施来保持伊朗伊斯兰共和国存续,不惜以违背现有的宗教法律和伊斯兰教训诫为代价。
这封信件实际是对过去10年伊朗国家道路的总结。霍梅尼意识到:他的意识形态使伊朗伊斯兰政权的存续受到了巨大的挑战。
1979年,霍梅尼领导伊斯兰革命推翻了巴列维王朝,根据全民公投的结果,在伊朗建立了一个政教合一的伊斯兰共和国。虽然他和巴列维的意识形态大相径庭,但作为国家政策的制定者,他们面对同样的问题:如何定义伊朗在地区,以及世界政治格局中的位置,并以此为出发点处理伊朗与外部世界的关系?
巴列维选择世俗化和现实主义,在美国的地区秩序下寻找空间。但具有强烈反西方色彩的伊斯兰革命否认了这种选择。霍梅尼决定不承认美苏所主导的国际格局和秩序,试图用超国家意识形态挑战和改变地区格局,其具体的举措就是输出伊斯兰革命。1980年,霍梅尼表示:“我们应当尽全力向世界输出革命,我们应当抛弃不该对外输出革命的想法,因为伊斯兰并不认为各个国家有何不同,而且伊斯兰是世界上所有被压迫者的支持者。另一方面所有超级大国和大国已经起来破坏我们。如果我们仍停留在封闭环境,我们注定会面临失败。”换言之,输出革命并不只是宗教意识形态的需求,也是伊朗安全威胁的现实选择。
但8年的两伊战争证明霍梅尼的选择是错误的。海湾国家对伊朗的革命输出感到恐慌。虽然是伊拉克率先挑起战争,但沙特阿拉伯、科威特等波斯湾地区的国家迅速向伊拉克提供巨额经济援助。地区以外,1983年里根政府对伊朗实行武器禁售,同年12月,美国解除所有对伊拉克的武器禁运,并表示“伊拉克的失败不符合美国利益”,鼓励盟国向伊拉克出售武器。1984年1月13日美国以伊朗参与1983年黎巴嫩海军陆战队军营爆炸事件为由,将伊朗列入“支持恐怖主义国家”名单,禁止美国向伊朗提供各种信贷支持,阻挠伊朗在世界银行等国际金融机构取得国际信贷。与之对应,美国在1983年向伊拉克提供4亿美元信贷用于购买美国食品,并将伊拉克从“支持恐怖主义国家”的名单中删除,在1984年与之恢复了外交关系。从1984年春开始,美国直接向伊拉克而不是通过利雅得提供卫星和其他情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