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30年间置身于快速经济发展中,人人像是一颗颗爆米花,急不可待地爆出膨大的体积,不把头发累得掉光,不把腰椎间盘累到突出,不把小腹累到凸起,不把腱鞘累到发炎,就不好意思说自己是一个成功的人。
一个人在社会属性中有千百个身份:父亲、母亲、儿子、女儿、下属、上司、甲方、乙方、男朋友、女朋友、丈夫、妻子、前夫、前妻……勤奋的中国人会努力成就自己的社会角色,但就是不会怎样平静的和“我”相处,不知道如何成就一个健康的“我”。
三联生活周刊:当前人们的生活是否到了可以去承受将生活与工作做一次彻头彻尾改变的时机?
马寅:社会的转型、时代的变迁和人们观念与生活方式的改变,让一些人意识到,过去一直去忙些别的事情,从未真正的生活过。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去思考“美好人生何以可能”。
我们的愿景和构想要成为现实,既不会是明天,但也不会太遥远,它需要一个过程。现在动车从北京到北戴河2个小时。一年半以后,高铁开通,时间缩短到50分钟。京津冀一体化让秦皇岛开始“去工业化”,北戴河将更快地向服务业转型,北京人实现“离城不离京”生活方式的时机刚刚好。
更关键的是,我们这群人走到了一起,大家都越来越确定,也会有越来越多的认同者如我们一样确定:欢乐和安静就在眼前和身边,就在日常和当下,就在亲密关系当中,就在心灵和精神深处。
三联生活周刊:你的业主、社区共建者、同道中人——有着怎样的共同点,你怎么描述他们?
马寅:他们事业小有成就,财富小有积累,经过反省,生命已经重新觉醒,开始回归家庭和追求自我实现,决心去过一种与过去和当下主流价值观有所不同,更加注重内心生活和精神追求,真正有品质的生活。
从年龄来说,35至45岁;从收入来说,典型的中产阶层,是北京意义上的中产;从身份来说,属于专业人士,德鲁克所描述的“知识经济中的知识工作者”;从精神属性来说,他们的共同点是自由精神,不受体制的约束,工作的形态更少受到时间和空间的制约,有相对的自由。
对他们来讲,生活和工作已经不是问题,如何更好地生活和创造性地工作才是问题。也正是因为他们,让我确信,人生可以更美。
三联生活周刊:这个社区未来会怎样?
马寅:现在的很多结果,我们几年前也没有想到,比如最开始没有想到做个足球场,也没有想到大家会这么群策群力。同样,我也无法去设想5年以后这里会怎样,所以我一直提醒自己,要保持开放性,为未来的可能性留白。
可以肯定的是,我们要做一个面向未来的新型社区,生态、友好、自在、放松、不装、充满了人情味,是彻彻底底的第一居所。在这里生活的人,不仅能够在自己的空间独善其身,而且有公共空间和邻里环境能够兼济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