霸凌这个词是英文“bullying”的音译,虽然说能望文生义得让人感到恶意,但是单看中文,还是有种不自然的感觉。
校园霸凌到底是什么呢?
按照2014年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的定义,霸凌是指既非亲戚也非恋人的单个或数个年轻人之间出现的不应有的过激行为,这些行为反映出可见或可感的权力失衡,通常会反复出现。
这个官方定义读上去甚是拗口,比如它特意排除了家庭成员之间的暴力行为。不过稍加思索,这不就是,一个或一群学生,欺负其他学生?这种事情,一点也不新鲜。每个上过学的人,可能自己都曾遇过到类似的事,或者曾从同学或老师的口中听说过这样的人或事。
没错,“霸凌”虽是个外来词,但霸凌本身,却不是什么外来的事件,而是一个很普遍的现象。只要是学校,就可能会发生校园霸凌,不管是中国,还是美国。
我本人第一次有意识地去了解霸凌,是因为2010年的一件被广为报道的案子。
那年9月19日,在新泽西的Rutgers大学,达伦·拉维(Dharun Ravi)得知室友泰勒·克莱门蒂(Tyler Clementi)要在宿舍里约见一名同性朋友,希望他回避后,就拉上朋友莫莉·魏(Molly Wei),偷偷打开宿舍里的电脑摄像头,将克莱门蒂和男友的亲昵场面传上网络,并在推特上发帖评论。克莱门蒂在推特上得知此事后一开始似乎并不特别在意,只是向校方要求调换宿舍。两天后,拉维又如法炮制,要对克莱门蒂进行网络直播,被克莱门蒂发现,拔掉了插头。然后,就在第二天,克莱门蒂就选择从乔治·华盛顿大桥上跃下,结束了自己的生命。不久,新泽西检方宣布,对拉维和魏的行为进行诉讼。
我在看到这则新闻时,才知道,霸凌到网络时代,已远不只是传统意义上的身体和语言上的攻击行为。霸凌的定义,其实也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地被重新定义,以适应随着社会的变化而出现的新行为。像克莱门蒂案件中出现的现象,在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的定义中,就被称为“电子欺凌”,包括所有通过电邮、聊天室、实时讯息、网站,或通过手机、网站发布的图片与视频。
这也是霸凌的另一面,它令人陌生的一面。
当然,像克莱门蒂的故事,在无数霸凌受害者中,属于比较罕见的。自杀在美国青少年中,其实并不罕见,占所有青少年总死亡数的12%。在2009年的一次调查中,有高达14%的高中生说自己曾产生过自杀的念头,有6%说曾经试图自杀。只是,遭遇霸凌,会让青少年的心理更加不稳定,自杀的冲动大大加强。最终拉维和魏也不是因为克莱门蒂自杀而被起诉,而是因为霸凌的行为。
但是,正是因为霸凌在极端情况下,会以让常人意想不到的极端形式表现出来,展现其陌生的一面,才会让民众注意到,被媒体所关注,让社会改变对霸凌的看法。
美国历史上,真正改变校园霸凌在民众中的看法的,是一件可能有不少人可能听说过的惨案,就是1999年发生在美国科罗拉多州的科伦拜校园事件。
1999年4月20日,高中生埃里克·哈里斯(Eric Harris)和迪伦·克莱伯德(Dylan Klebold)持枪和爆炸物冲入科伦拜高中,连续枪杀12名学生和一名老师,击伤20余人,最后自杀。
科伦拜校园事件是当年震惊全世界的校园枪击案。导演迈克尔·摩尔为此专门拍摄了纪录片《科伦拜校园事件》(Bowling for Columbine),声讨美国的枪支泛滥,并获得了2002年的奥斯卡最佳纪录片奖。
这和凌霸有什么关系呢?
原来,事后的调查表明,科伦拜高中的霸凌现象非常普遍,两名杀人者,都是霸凌的长期受害者。
更重要的,这不是一次偶然事件。
1996年2月,华盛顿州14岁学生巴里·劳凯提斯(Barry Loukaitis)杀死两名学生和一名老师。
1997年2月,阿拉斯加州16岁学生伊万·拉姆塞(Evan Ramsey)杀死校长和另一名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