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回到历史,回到毛笔史与书法、文化史交错的空间里,才能真正弄清楚毛笔制作技艺的演变传承,谈得到承继与创新。
笔都文港
一缕光线透过天窗打在布满苔藓的地上,在江西进贤县文港镇周坊村的一间老屋里,李小平指着屋角一只同样布满苔痕的木盆说:“这就是做毛笔用的水盆。”
在淳安堂的造笔间里,李小平的妻子和岳母各自忙碌着。这里还有四名远道而来的学徒,他们在自己的制作环节上安静地干着活。对技术痴迷的李小平,对他们要求很高,常常在半夜起来,把徒弟们做的笔挨个检查一遍,做得不好的再重新制作。
“我的性格比较慢,在缓慢的发展中,自己也不知道哪个点踩得最合适。我们以最保险的方式慢慢推动它,这样你不会出什么大问题。”李小平说。
这是一个以毛笔为业的镇子,家家户户都会做笔。作为临川文化的发源地与词人晏殊的故里,这里自古文风兴盛、笔翰传家。吃过早饭,我们在文港镇的老城中心转了一圈,发现不少人家的门前都摆放着一桶一桶的毛笔,还有一些年老的妇人坐在门口整理着笔头。另一条街上,则全是挂着古色古香牌匾的笔庄,李小平的“淳安堂”就在其中。
据《赣东史迹》记载,文港制笔的历史已有1700多年,晚清民国的四大名笔——上海周虎臣、武汉邹紫光、北京李福寿、湖州王一品中,周、邹两位分别来自文港镇周坊村和前塘村,占据当时笔业的半壁江山。
然而,这份历史的荣光,正面临着时代的冲刷。光阴流转,毛笔已从主流书写工具逐渐退居为文人雅士的案头之物。作为一个传统的门槛很低的行业,许多地方的制笔业面临着其他现代产业的冲击,愿意从事这一行当的年轻人越来越少。以最有名的湖笔为例,做毛笔头的从业人员约200人,宣笔的从业人员也只有一两百人。有“笔都”之称的文港,占全国毛笔产量近80%,从业人员有好几千人,情况似乎要好得多,可在李小平看来,只是“因为当地没有其他优势产业,文港的制笔现状,并不尽如人意,只是保留住了传统。”
文港不乏制笔大师,但论起对毛笔制作工艺及相关文化研究的痴迷,李小平恐怕得排在前面,他也因此被文港镇书记晁兴华称为“奇葩”。李小平认为,弄清毛笔的历史,才能定义今天毛笔所处的历史阶段,此外,还会促动人们对书法史的再认识,从而有可能使当代书法焕发出不同的面貌。李小平研究制作的仿唐代缠纸笔,配以古法制作的唐纸,使书法更有唐代的味道,在他看来,“现在很多搞书法的人讲究所谓‘唐法’,更多依靠技术动作,而忽视了书写工具及书写载体的关键性”。
“一桌毛笔”
与周坊村世代做笔的人相比,李小平算是一个外来户。1988年,15岁的李小平跟着父母来到这里,已读到初中三年级的他,喜欢文言文,还得过县里的语文竞赛第二名。由于家里太穷,他主动放弃学业,跟着一位师傅学做笔。此前,他对毛笔并没有太多认识,只记得一次在课堂上弄坏了描红的毛笔,山区没有卖毛笔的商店,他把头发绞下来,绑起来塞到笔杆里,做了自己人生中的第一支毛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