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面战场四大战役(4)

 
正面战场四大战役(4)
2015-08-19 05:28:20 /故事大全

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委员长蒋介石

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7月中旬至9月中旬由白崇禧代理)

第九战区司令长官陈诚

第一集团军总司令薛岳

日方

华中方面军总司令畑俊六

第11军司令官冈村宁次

第2军司令官东久迩宫稔彦王

兵力

中方

约100万名士兵(120个师)

200架战机

40艘战舰

日方

约25万名士兵(9个师团)

500架战机

120艘战舰

在上海、南京沦陷后,中国政府及民营部门、大批难民,以及各种战略物资大举西迁至西南重庆,其中大部分因运输不及仍滞留于武汉,政府机关大部和军事统帅部留在武汉,武汉实际上成为当时全国军事、政治、经济中心和战时首都。此外在粤汉铁路建成后,武汉成为中国内陆的重要交通中心,同时也是将南方港口运来的对外援助运往内陆的枢纽。

日本方面,由于1937年开始的诸次军事行动让日本感到兵源匮乏开始逐步增兵,增兵加上前线开销使得日本平时经济体系无法负荷。军费的开销迫使近卫文麿于1938年改组内阁,并于同年5月5日发布国家总动员法,日本自此正式进入战时经济体制。

战时经济体制的推行虽然减缓了日本财政破产的速度,但是长久下去并非办法,加上对苏联军事实力的顾虑,日方急欲在短期内迅速逼垮国民政府,以便聚集更多资源实施北进及南进政策。因此日本对于武汉会战倾举国之力,孤注一掷,连日本本土仅留的一个近卫师团也待命随时准备增援武汉。

另一方,在徐州失守后,国军即调整保卫武汉作战计划部署,先后调集约50个军130个师和各型飞机200余架、各型舰艇及布雷小轮40余艘,共100万余人,利用大别山、鄱阳湖和长江两岸地区有利地形,组织防御,保卫武汉。由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指挥23个军负责江北防务,第九战区司令长官陈诚指挥27个军负责江南防务。

1938年5月日军攻陷徐州后,积极准备扩大侵略战争。决定先以一部兵力攻占安庆,作为进攻武汉的前进基地,然后以主力沿淮河进攻大别山以北地区,由武胜关攻取武汉。国军在河南地区设置了前缘防线滞迟徐州当地日军的进攻,但由于中日实力悬殊使得河南防线迅速崩溃。为了争取到更多时间以加固武汉之防卫,国民政府在6月9日于郑州花园口自行炸开黄河堤坝,称为“花园口决堤事件”。虽阻延了日军对武汉的进攻,但亦导致50万至90万平民死亡。

因黄河决口,日军被迫中止沿淮河主攻武汉的计划,改以主力沿长江两岸进攻。日军华中方面军总司令畑俊六指挥第2军、第11军共约140个大队25万兵力负责对武汉的作战。以冈村宁次指挥第11军5个半师沿长江两岸主攻武汉,东久迩宫稔彦王指挥第2军4个半师沿大别山北麓助攻武汉。

6月11日,日军在海军支援下登陆攻占安庆市,这被视为武汉会战的开端。接近9月底,日军第106师团以4个团的兵力迂回至德安县以西的万家岭地区,薛岳命令第4军、第66军及第77军侧击日军,日军第27师团试图增援,但被埋伏在万家岭以西百岁街的中国第32军(军长商震)阻击。10月7日,中国军队实施最后总攻击以包围日军,激战持续了三天。10月10日,由于遭到孤立及缺乏补给,日军第106师团以及前来援救的第101师团、第27师团、第9师团遭受国军重创,仅仅约略1500名残部兵力突围逃出,中国史称“万家岭大捷”。

所属专题:
如果您觉得本文或图片不错,请把它分享给您的朋友吧!

 
故事大全
 
版权所有- © 2012-2015 · 故事大全 SITEMAP站点地图-Foton Auman手机看故事 站点地图-Foton Aum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