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导演蔡明亮
2006年,蔡明亮因不满金马奖评委对《黑眼圈》的批评,宣布退出金马。显然,那一年评审团针对《黑眼圈》的说辞是激怒了蔡明亮的。“评审认为电影不宜过于沉浸在个人风格之中,而是应该要感动人,还要考虑到票房和观众的接受度。”蔡明亮说,自己从不介意事必躬亲三请五请地请观众来看电影,但是电影本身,怎么可以考虑电影之外的事情。直到2009年,侯孝贤担任了新的金马奖主席,蔡明亮才携《脸》回归,后来也有了《郊游》(2013)问鼎第50届金马奖的后话。
并没有太多导演愿意聊别人的电影,别人的艺术,蔡明亮却爽快答应,他愿意聊侯孝贤。1977年蔡明亮高中毕业后到了台湾,先在师大修中文,1978年考入台北“中国文化学院”(后改名为“中国文化大学”)戏剧系。而20世纪80年代初,台湾一批30多岁的年轻导演,掀起的一场电影运动——现实主义倾向,人文主义追求。1982年,《光阴的故事》标志着新电影的开端,紧接着《童年往事》、《恋恋风尘》、《冬冬的假期》等一批代表作品出现,侯孝贤是中坚力量之一。蔡明亮比台湾新电影迟了一小步。
90年代初,蔡明亮的电影生涯起步时,台湾地区的电影已经开始在国际上崭露头角,几乎没有交集。尤其相对于台湾新电影的原创革新性,蔡明亮在国际艺术电影圈中获得认可和重视的起因却是对高度经典化的西方艺术传统的谙熟与效仿和现代主义形式设计,无论穿插在《洞》这部影片中、戏仿50年代香港歌舞片的超现实主义舞蹈场景,还是在《你那边几点?》中出现的特吕弗《四百击》电影片段,蔡明亮从不掩饰那些电影艺术的中西方灵感
如果说侯孝贤的大部分电影都涉及台湾社会政治历史中丰富生动的细节,那么蔡明亮的作品就具有一种极简主义的样貌,使它们适用于一种寓言式的解读。象征着资本主义现代性的现代城市巨兽般的形象贯穿于蔡明亮所有电影的母题:《青少年哪吒》(1992)、《爱情万岁》(1994金马奖获奖作品)、《河流》(1997)、《洞》(1998)、《你那边几点?》(2001)。这些电影中繁华富裕的都会风景与80年代台湾新电影作品中昏暗穷困的贫民窟有天壤之别。如果说之前那些富于人文主义关怀的电影中的角色常常因为承负着传统类型的社会(特别是家庭)责任而不堪重荷,那么蔡明亮的电影中则充满了苦闷的孤立个体,和他们焦虑但徒劳无功的、对有意义的人际关系的追求。
实际意义上没有交集,蔡明亮却说自己始终尊敬侯孝贤,并且最是感激,尤其是侯孝贤为台湾电影人开的那一条路,电影没有那么孤独。
三联生活周刊:台湾新电影运动最蓬勃的时候,你已经是电影戏剧专业的学生,甚至开始创作,那是怎样的年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