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见 “怪老头儿”(3)

 
再见 “怪老头儿”(3)
2015-09-29 15:26:34 /故事大全

孙幼军1933年出生在哈尔滨,就是他在《冰小鸭的春天》里说的那个“冰城”。记忆中的童年并不是金色,而总是笼罩着阴霾与寒意。当时日本人已经占据东三省,在孙幼军6岁那年,知识分子出身的父亲曾两次被日本人以“进行反满抗日活动”为由抓走,遭受酷刑,差点没命。而真正的原因是父亲不愿招出参加地下党的三弟的去向。“保释就医”时,父亲是从监狱里被抬出来的,他的心脏病发作,奄奄一息。

然而父亲却奇迹般地活了下来,带着全家逃亡关内。在孙幼军心中,父亲就是他的不周山,那是古代神话里的一根擎天柱,没有它支撑着,天会塌下来。作为家中长子,孙幼军得到父亲更多的期望,每流浪到一处,父亲第一件事就是把他送进学校。颠沛流离的童年里,孙幼军先后读过9所小学,直到1947年才从长春市中山区国小毕业,考入长春市第一中学。

在父亲的拼命护佑下,孙幼军得以茁壮成长。按照父亲的理想,孙幼军应该成为一个“谁来了都不会饿肚子的”工程师。但孙幼军偏偏喜欢文学,总想当个作家,每天花费大量的时间写日记,读“新文艺”甚至武侠小说。虽然对孙幼军的倾向不以为然,但父亲从不干预,仅仅流露出一种无可奈何的情绪而已。

从还只能听故事开始,年幼的孙幼军就有“土”“洋”两条输送渠道。一条来自呼兰农村的姥姥。常常犯喘息病的母亲无法招架接踵而至的娃娃,就让姥姥来帮忙照顾。那时的孙幼军出奇的淘气,姥姥能让他安静下来的唯一办法就是讲故事。在孙幼军的记忆中,这个胖老太太是真正的“故事篓子”,可以讲上三天不重样儿,“不知道她肚子里怎么会有那样多新鲜玩意儿”。直到上初中时,孙幼军偶然在书店里看到一本搜集整理的东北民间故事,翻开一看,里面的很多故事和姥姥讲给他的简直一模一样!年幼的他甚至断定,那位搜集者找的讲述人正是他那不识字的姥姥。

另一条来自懂得三种外文的父亲。父亲不知从哪里弄到了当时极为罕见的日文和俄文“幼儿读物”,常常指着图画讲给孙幼军听。上小学后,孙幼军读的“洋”童话就更多了,《格林童话》、《天方夜谭》、《安徒生童话》、《木偶奇遇记》、《闵希豪生奇游记》……“土”的童话便用武侠小说和《西游记》、《济公传》之类代替了,这在当时统统被称为“闲书”,其他同学由于家长限制,是没有福分读的。

当时孙幼军全家正流浪到北平,住在北锣鼓巷,出了胡同口就是鼓楼大街的热闹中心,其中也包括几家旧书摊。春节时孩子们衣袋里有了些钱,便涌来这里买炮仗和小吃,孙幼军的眼睛却始终紧紧盯住旧书摊上的书,那目光和别的孩子同样贪婪。寒假里他也不怕冻手冻脚,站在书摊前废寝忘食地阅读,直到书摊老板不耐烦地驱赶,这才理直气壮地掏出钱来。买的书往往不是拿在手中正在看的,看的书也不是真正打算买的,因为他的口袋里并没有那么多钱。父亲亲手钉了一个小书架,孙幼军把买回来的这些旧书摆在上面,便有了自己的小小书屋。

孙幼军还有一个妹妹三个弟弟,父母生活负担沉重,哄弟妹的任务就落在孙幼军身上。“论起淘气的招数,他们四个人加在一起也比不上我,但是我领着他们干‘讨人嫌的事’,结果往往不美妙,一旦闯祸,受责罚的总是我。”终于有一天,孙幼军想起姥姥应付自己的办法——讲故事。那时候的孙幼军正在读小学三年级,是弟妹当中“文化层次”最高的,已经开始囫囵吞枣地读《西游记》了。孙幼军像模像样地把自己听得滚瓜烂熟的故事讲给弟妹听,几个吵吵闹闹的小家伙立马就安静下来。有时候讲着讲着,孙幼军忘了下文,为了不折损大哥的威信,他便不动声色地编造一些情节,把故事连缀起来。孙幼军后来常常开玩笑说,这就是他最早的“童话创作”。

1948年10月,年仅39岁的父亲撇下妻子和五个孩子,永远地离开了这个世界。其实从少年时代开始,父亲就知道自己的一生会比他的同伴们短促得多。他的那颗心脏,用他自嘲的话说,是“该通的地方不通,不该通的地方通”。但父亲始终乐观地对待生活,不放弃生命本应给予他的一切权利。他骑自行车、溜冰、游泳、登山,喜欢音乐、摄影,还爱唱京戏、拉京胡。即使在最艰难的日子里,家里也总有父亲的琴声和谈笑声。

所属专题:
如果您觉得本文或图片不错,请把它分享给您的朋友吧!

 
搜索
 
 
广告
 
 
广告
 
故事大全
 
版权所有- © 2012-2015 · 故事大全 SITEMAP站点地图-Foton Auman手机看故事 站点地图-Foton Aum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