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迪威与他的家族:对中国的情谊(5)

 
史迪威与他的家族:对中国的情谊(5)
2015-09-29 16:24:09 /故事大全

实际上,从奖学金委员会早期的报告可以看到,在奖学金项目的早期,以史文思和史文森为首的委员会成员,想尽各种方法来筹措所需的资金——放映和中国有关的电影、举办餐会、出售各种自制艺术品、拍卖早年的中国收藏,姐妹俩甚至还自己组织旅行团访问中国并轮流担任导游。直到1995年,史文思去世之前向委员会捐赠了一笔数目不小的财产,基金会的资金来源才终于稳定下来。约翰·伊斯特布鲁克回顾说:“很长时间里,为奖学金筹资都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艰苦而充满爱的事业。”这些筹款活动,本身也将蒙特雷当地对中国和中国文化有感情的人士聚集起来,促进了中美之间的友谊——尽管微小,但却真实的友谊,而这正是设立奖学金的主旨。黄开蒙回忆说:“史文思女士组织了一个团体,叫‘中国之友’,专门宣传和帮助人们了解中国文化。她与张大千也相识,老太太会带着我去张大千在加州的故居看他的画。还有孙立人家族的后人,当年这些上过中缅战场的老兵和他们的后人,还有许多中国的朋友都会来看她。以蒙特雷为中心,周围有一圈与‘二战’、与中国有关的人,在这个团体里,史迪威和史迪威后人都有很高的威望。”早年的奖学金获得者,有许多也一直继续关心着委员会的工作,像是形成了一个特别大,而又十分亲密的“大家庭”。

章东磐回忆说:“我听约翰说过,史迪威将军的夫人早年在中国的时候,就了解到中国贫困地区的女孩子是没办法受到教育的,那时候她就特别希望帮助她们,但一直没有机会。而后来史迪威的女儿们便建立了这个奖学金。”建立这一奖学金,当然是对史迪威家在中国那段经历的一种纪念和传承。史文思曾经对黄开蒙说过,当年参加重庆的史迪威博物馆开幕仪式的时候,她在三峡的船上遇到一个七八岁的小孩子,她问小孩子知不知道史迪威,孩子说知道,这令她欣喜万分。“她觉得,如果下一代的人还能知道史迪威,知道史迪威为中国做过的事情,这就很有意义。”

因此,史迪威奖学金“就像播种一样,把对中美友好的未来的希望传给下一代”,奖学金的明确主旨是要帮助真正有需要的中国学生,帮助他们改变命运,并希望他们在今后的生活继续带入自己的感恩之情——不是对史迪威家,而是“继承史迪威的精神,发挥中美之间桥梁的作用”。史文思去世以后,当时担任蒙特雷国际关系学院中国学生会主席的黄开蒙与其他中国同学一起,在学院图书馆对面给史文思和史文森姐妹俩各立了一块石刻纪念碑,纪念她们对中国学生的帮助和她们与中国人民的情谊。黄开蒙后来成为奖学金评审委员会的一员。“我们在评选的时候,在成绩相近的情况下,主要看申请者留学的目标是不是明确。比如有一个来自中国农村的学生,来美国学环境管理,并且想以后回国帮助治理环境污染。我们看重他有这样超越个人的目标,也看重他想回到中国尽自己的力量。我们希望获奖者能够愿意参与促进中美交流的事业。”

“史迪威将军与中国的友谊是一种传承,我们正在联系愿意参与这一传承,促进中美交往的机构与个人,希望扩大史迪威奖学金项目。”身为史迪威家的第三代、奖学金项目多年的核心人物,约翰·伊斯特布鲁克说。史迪威家族特别期望的是,这一项目不仅持续下去,而且能够发扬光大——“史迪威将军对中国有着深挚的感情……这已经传承了三代人,还要传给下一代,我们因史迪威将军和他的后人们所做的一切而深感自豪,我们也要尽己所能,促进中美人民的相互理解。”

(感谢实习记者王天艺对本文的帮助。本文参考资料:约瑟夫·史迪威《史迪威日记》、芭芭拉·塔奇曼《逆风沙:史迪威与美国在华经验》、丁涤勋等《中国驻印军印缅抗战》)

所属专题:
如果您觉得本文或图片不错,请把它分享给您的朋友吧!

 
搜索
 
 
广告
 
 
广告
 
故事大全
 
版权所有- © 2012-2015 · 故事大全 SITEMAP站点地图-Foton Auman手机看故事 站点地图-Foton Aum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