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并非装甲兵出身,但罗科索夫斯基一向善于研修,是苏军大纵深机械化突击战略的首创者之一,擅长组织机动预备队迅速投入至攻势上的任何一个突破点,并且他以谦逊、关心部下与卓越的协调能力见长,被誉为“拥有朱可夫的一切,唯独没有后者缺点”。
瓦尔特·莫德尔(1891~1945)
弗里茨·埃里希·冯·曼施坦因(1887~1973)
完全是截然不同的两种军人,莫德尔精力充沛,意志坚定,呆板,毫无幽默感,永远佩戴着他标志性的单片眼镜。希特勒本人都曾对幕僚抱怨,说自己都不愿意成为莫德尔的部下。英国军事历史学家李德·哈特分别评价两人说,曼施坦因是德国“二战”时期最为出色的指挥官、进攻大师,莫德尔则是最优秀的防御战术家,“消防队长”总是担任防线被突破时最先被指派到一线“堵漏”,对部队能力极限的评估非常精准。
曼施坦因最为成功的筹划,即是“二战”开展初期,制定了右翼B集团军从比利时佯攻。B集团军从中央阿登山区突破,突破色当,迅速攻占马斯河的桥头堡,向东进攻,绕过马其诺防线,将法军与英国远征军主力切断在法国北部的“曼施坦因计划”。1941年2月,曼施坦因担任装甲军第56军军长。1941年6月,苏德战争爆发,曼施坦因指挥的第56军在5天内前进320公里,兵临列宁格勒城下。9月,曼施坦因成为南线德军第11集团军司令。他的集团军成功进入克里米亚,俘虏43万苏军。莫德尔在战争初期的最大功绩是于1940年9月指挥第3装甲师完成了庞大的“基辅包围圈”,俘虏了苏军第5集团军总司令波塔波夫坦克兵少将以下整个指挥部,又在11月底莫斯科城下临危受命,指挥麾下41装甲军有条不紊地撤退,并在次年2月出任第9集团军总司令时成功地挫败了苏军在勒热夫附近的庞大攻势,先后击溃了苏军第29、第33集团军,稳定了整个中央集团军群岌岌可危的防线,又在1942年秋天斯大林格勒战役同期,粉碎了朱可夫与科涅夫旨在伊祖姆突出部歼灭第9集团军,阻止中央集团军群增援斯大林格勒的“火星行动”。莫德尔的拿手战术即是在第一线仅仅保持一些加固据点以迟滞苏军进攻,然后乘苏军突破扩大后兵力分散,再以多个灵活机动的小型战术集群加以侧击歼灭。
在“堡垒”攻势结束后,两人的命运再次产生交汇。1944年初,曼施坦因为了保存南方集团军实力而采取的一系列灵活防御战略令坚持静态防御的希特勒无法容忍。4月,曼施坦因的职务被“消防队长”莫德尔代替,从此这位战术天才就赋闲家中。8月,莫德尔又临危出任西线德军总司令,虽然曾挫败了盟军“市场花园”行动等攻势,但依旧无法挽救整个西线的崩溃,1945年4月,性格倔强的莫德尔在鲁尔工业区遣散自己的B集团军群后开枪自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