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什么是德国性和犹太性
在俾斯麦的意图真正实现之前,他就已经以反自由主义的面目闻名。1862年,他宣称:“当代的重大问题不是通过演说与多数人的决议所能解决的——这正是1848和1849年的错误——而是要用铁和血来解决。”1871年,他在击退法军后在巴黎的凡尔赛宫庆祝胜利并宣告普鲁士皇帝威廉一世成为德意志皇帝。在此之前,德国四分五裂,各地有自己的文化和宗教理念,“德国人”这一说法根本不存在,只存在普鲁士人、巴伐利亚人、符腾堡人、撒克逊人、奥地利人等等,而俾斯麦和威廉一世建立的国家,是最大程度上带有普鲁士气质的。梅尼克晚年在谈论这种气质的时候说,在普鲁士的特性中总是存在两种倾向,一种向文明发展,另一种则相反。前者是人道主义和个人主义,这是由新教徒的道德所派生的;而后者就是残忍和集体主义,是长期的军国主义传统的产物。俾斯麦的新国家里洋溢着军事化的特征,注重权威和效率,军事思想渗透进生活的各个层面。当时流传的一句俗话说:“一个男子汉首先得是一个中尉。”军官的社会地位几乎与中世纪的教士相仿,成为大众偶像。
对于启蒙思想来说,这种新的社会风气无疑是倒行逆施。不过此时的德国知识分子大多都已经厌倦了这个来自法国的舶来品,混杂着强烈爱国情绪的浪漫主义思潮十分流行。浪漫主义是一种古老的、真正起源于德国的思潮,在路德维希·蒂克、艾欣多夫、诺瓦利斯等早期浪漫主义者那里,它还是一种回顾往事的哀伤,一种守夜人的沉思,但他们的后来人并不满足于在文本里当一个白日做梦者,他们想改变生活自身,改变整个民族。在抗击拿破仑获得胜利的年代,浪漫主义的思想与国家联合在了一起,他们相信,在德国古代的文化中必定有一些东西可以成为今天民族自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