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灯里的浮世悲欢:张爱玲的香港国语片(3)

 
银灯里的浮世悲欢:张爱玲的香港国语片(3)
2015-09-29 16:20:41 /故事大全

与在上海时期只为“文华”撰写剧本、只与桑弧合作相类似,张爱玲之与香港电影界发生关联,主要是通过宋淇。按照香港电影史家罗卡的分析,张爱玲并不适应电影界急功近利、变幻无常的作风,也不喜欢与电影圈中人来往。宋淇记述的一个小故事或可资证明:大明星李丽华自组公司,希望邀请张爱玲助阵,但又听闻张爱玲性情孤僻,便委托宋淇代为安排约谈,结果张爱玲不仅姗姗来迟,而且坐了没多久便托词有事先行告退,张爱玲“患深度近视,又不肯戴眼镜,相信李丽华在她眼中不过是一片华丽的光影”。

正是在宋淇执掌“电懋”制作时期(1955~1963),张爱玲迎来了剧本创作的高峰期,她完成了大约10个剧本,可谓产量丰沛:《情场如战场》(1957)、《人财两得》(1957)、《桃花运》(1960)、《六月新娘》(1960)、《南北一家亲》(1962)、《小儿女》(1963)、《一曲难忘》(1964)、《南北喜相逢》(1964),以及未拍摄的《魂归离恨天》及《红楼梦》。关于她这一时期的剧本创作,研究者大体上持两种不同的观点:一种观点认为,她此时期的剧作多是“为稻粱谋”的匠气之作,全无昔日的神韵,根本无法与《不了情》、《太太万岁》等上海时期的作品相提并论;另一种观点则认为,她此时期的剧作更加圆熟,更能适应电影工业的要求,而很多剧作的母题与上海时期的创作一脉相承,颇有可取之处。

不可否认的是,不同于上海时期的原创剧本,张爱玲香港/美国时期的不少剧作,都改编自外国舞台剧或以此为蓝本的电影,这也成了批评家指责张爱玲原创能力下降的证据。例如,《情场如战场》改编自美国舞台剧《温柔陷阱》(The Tender Trap,作者按:最近有学者对这一说法提出质疑,并认为《情场如战场》另有所宗),《南北喜相逢》改编自《查理的姑妈》(Charlie‘s Aunt),《一曲难忘》脱胎自美国电影《魂断蓝桥》(Waterloo Bridge),而《魂归离恨天》则以《呼啸山庄》(Wuthering Heights)为蓝本完成再创作。应当看到,在彼时香港电影工业迅速崛起、影片产量不断增加的背景下,改编或翻拍外国文学名著/影片具有收效快的特点,因此是相当普遍的现象。更何况张爱玲对这些作品的改编,并非全部照搬,而是融入了不少自己的东西,例如伦理的维度。换言之,张爱玲是借好莱坞喜剧片的形式,表达她最关心的“人性”。不过,也有研究者批评她此时期的某些作品(如《一曲难忘》)虎头蛇尾、剧力薄弱、素质平平,这或许与张爱玲在经济拮据的状况下仓促完成有关。

从题材的角度说,张爱玲此时期的剧作多选取她熟悉的人物和生活,即表现中产阶级家庭的日常生活与人际关系,例如男女之间的恋爱游戏、情感博弈或婚姻危机,《情场如战场》、《六月新娘》、《小儿女》均为此类作品的代表。通过对华人社会人情世故的敏锐洞察,她以戏谑嘲讽甚或玩世不恭的笔触,刻画了背负着传统重负的主人公在现代化进程中的精神境遇,表现他们的自私、虚荣和焦虑,不时流露出苍凉彻骨的张氏风格。

从类型的角度看,张爱玲这一时期的剧作以喜剧为主,而尽量避免悲剧。这主要是因为,喜剧的故事情境及人物较为形象化,容易讨巧。因此,即便是在家庭通俗剧等类型中,张爱玲也会加入某些喜剧性的元素(例如《小儿女》开头女主角的裙角被螃蟹夹住的情节)。对于身在异国,对中国社会日渐疏远而又急需生活费的张爱玲而言,喜剧显然是个明智的选择。另外,不能忽视的是,喜剧片正是此时“电懋”的主导类型之一,借由喜剧片夸张的人物形象、强烈的戏剧动作和冲突,以及大团圆的结局,“电懋”为观众提供了大量逃避现实却又无伤大雅的娱乐电影,满足了观众对现代生活的浪漫想象。再者,张爱玲对喜剧可谓驾轻就熟,早在上海时期,她就曾被戏剧理论家洪深盛赞为“我们这个时代最优秀的High Comedy作家的一人”。一般认为,“喜剧片”是个相当宽泛的类型划分,它包含很多亚类型,例如浪漫剧(Romantic)、讽刺剧(Satire)、闹剧(Farce)、“神经剧”(Screwball comedy,也称为“诙谐剧”)等。具体到张爱玲的喜剧,便常常与“神经喜剧”联系在一起,她的名作《太太万岁》便具备这种类型的诸多要素:来自社会不同阶层的男女主人公(欢喜冤家模式),快速迸发、趣味盎然的对白,脾气古怪、神经质的人物形象(如石挥饰演的陈老太爷),复杂混乱的三角恋爱关系,以及对性克制而隐晦的描写(无性的性喜剧)。

所属专题:
如果您觉得本文或图片不错,请把它分享给您的朋友吧!

 
搜索
 
 
广告
 
 
广告
 
故事大全
 
版权所有- © 2012-2015 · 故事大全 SITEMAP站点地图-Foton Auman手机看故事 站点地图-Foton Aum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