曼古埃尔论好奇

 
曼古埃尔论好奇
2015-09-29 16:18:18 /故事大全

阿尔贝托·曼古埃尔的新作《好奇》一共包含他对17个大问题的思考,什么是好奇?——这将形成一连串问题,它们都需要解答。

我是谁

《经济学人》说:“阿尔贝托·曼古埃尔是一个好奇心很强、喜欢探索、迷恋于细节的人。他博览群书,35年来平均每年出一本书。他是一位阿根廷外交官的儿子,懂多门语言,在定居法国之前住过很多地方。几乎没有不向他开放的文化或历史时期。他的新作《好奇》是多本书合为一体:对人生的大问题的思考、过去的伟大著作提供的回答、向但丁的致敬,以及对好奇本身的思考。”

好奇是我们获取知识的动力,但也会给我们招致祸害。所以说“好奇”一词有双重含义。它可以是一种关注细节、热爱真理、谦虚地承认自己的无知的美德,也可能是一种学究式的小题大做、窥探和智识上的傲慢。总之,好奇是我们探求为什么、怎么办的冲动。

《好奇》一书一共17章,每一章的标题都是一个问题,如:什么是好奇?我们想知道什么?我们如何推理?我们如何提问?什么是语言?我是谁?我们在这里干什么?我们的位置在哪里?什么是动物?我们的行为的结果是什么?我们能占有什么?如何使事物井然有序?曼古埃尔提出的这些大问题引领他探讨了流亡、疾病、气候变化、宠物、文化屏障、社会认同、奥斯维辛、广岛原子弹爆炸、贪婪和死亡等主题。

阿尔贝托·曼古埃尔1948年出生于布宜诺斯艾利斯,在特拉维夫长大,因为他父亲是驻以色列大使。在学习他父母说的西班牙语之前,他就开始学习英语和德语。16岁时他回到阿根廷,刚好在一个书店里遇到了博尔赫斯。那时已经失明的博尔赫斯需要一个人读书给他听,曼古埃尔做了他4年的朗读者。

1969年,21岁的曼古埃尔离开了阿根廷,在伦敦做嬉皮士腰带,在巴黎从事出版业,把博尔赫斯的作品翻译成英语,把曼斯菲尔德的作品翻译成西班牙语。1980年,他出版了《幻境辞典》。之后他非常高产,已经出版了《阅读史》、《夜晚的书斋》等21部非虚构作品、5部小说,还编了23部文集。

在讨论“我是谁”时,曼古埃尔引用了心理学家荣格的论述:“我存在的意义是,人生向我提出了一个问题。或者相反,我自己是一个向世界提出的问题,我必须说出我的回答,不如我就依赖于世界给出的答案。”我们读文学作品,因为它们就像是镜子,能从中看出我们自己隐秘的特征。“我们的心智图书馆是由我们是谁、我们不是谁的地图组成的。弗洛伊德敬佩《浮士德》的开头,而荣格被《浮士德》的结尾吸引,博尔赫斯更喜欢康拉德而非简·奥斯丁,多丽丝·莱辛更喜欢伊斯梅尔·卡达莱而非村上春树,这些偏好表现的不是在文学理论方面的立场,而是对认同的同情问题做出的反应。”

所属专题:
如果您觉得本文或图片不错,请把它分享给您的朋友吧!

 
搜索
 
 
广告
 
 
广告
 
故事大全
 
版权所有- © 2012-2015 · 故事大全 SITEMAP站点地图-Foton Auman手机看故事 站点地图-Foton Aum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