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宾森向BBC记者莎拉·蒙塔古(Sarah Montague)回忆他自己的读书经历。他出生在利物浦一个普通工人家庭,家里有6个孩子,父亲工伤瘫痪,他4岁因患小儿麻痹症,双腿终身瘸跛,5岁时进附近的特殊需要儿童学校。这里的孩子们全都发育不全,身体这儿那儿的多点少点,教室里坐着的一溜就像《星球大战》里面的外星人一样,所以谁也没觉得自己和别人有什么不一样,不觉得奇怪。他非常喜欢他的小学,老师们很关心照顾他们,不过对这些残疾孩子大概期望不大。但是有几个老师例外。米勒老师教他们很多知识,要求也高,叫他们做这做那。有一天米勒老师课堂上校长陪同来了一位先生,静静观察了一会儿,注意到最后一排的罗宾森,问了他的名字情况。过了几天罗宾森被叫到校长办公室,那位先生也在,原来是地区的督导斯瑞夫先生。他们问了罗宾森几句话,然后罗宾森被换到全校最优秀的约克女老师的班上,由约克老师专门辅导他准备11岁升初中的考试,做了好多试题。罗宾森是该校历史上第一个考入正常国立中学的孩子,通知书发到那天,全校都高兴得不得了,为他庆祝。罗宾森2015年重访小学母校仍然对当时的老师怀念至深。“这个学校改变了我的命运,它发现了我身上的我自己意识不到的某些特质。”
他被录取到利物浦科里基特中学(Liverpool Collegiate School),这是利物浦最优秀的国立文法学校,有100多年的历史,宏伟的建筑和严谨的校风都保持传统学院派的特色,像那些古老的贵族公学一样。罗宾森热爱这里的分分秒秒,他学得很起劲,但因为离家太远,他被迫转到了离家近的文达迪肯文法中学(Wade Deacon Grammar School),就在这里他开始了对戏剧的爱好。
60年代的英国文法学校里,剧本作为文学课学习,就像阅读乐谱而不听音乐一样。老师和学生们不满足纸上谈兵,他们排演了两场短剧,学生们觉得很兴奋,又打算排演下一场,请教戏剧的老师做导演。这些活动都属于课外活动,教戏剧的老师说他现在没有时间,然后他望了望围在身边的学生们,眼睛落在肯罗宾森脸上,说:我觉得肯应该做导演。
肯的第一反应是不行!从来没想过当导演。但是同学们都回报以期待的笑脸,望着他。他想:导演就导演吧!为什么不干呢?
他是一个残疾儿跟周围健康的孩子在一起,十几岁的愣头青都是很在乎外表形象的,而且那是60年代的利物浦,不像今天那么宽容。但是肯几年来已经习惯了别人最初的异样目光,他认为这很正常,就像他看见别人身上多个东西也会多看几眼一样。从很小的时候肯就决定:不要因为别人多看你几眼就绕道走,不要因为腿残就胆怯,要勇敢地面对一群人走进加入他们。
从此肯爱上了戏剧。他花了大量时间阅读剧本,把剧本搬上舞台,他热爱排演的整套过程。中学毕业的时候大家以为他会走专业导演的路子,最终他选择了教育的职业生涯。1981年获戏剧和英语博士学位,在华威大学任教育学教授12年,后为终身荣休教授。他的主要职业生涯是在推广艺术和公共教育方面。
肯·罗宾森本身就是一个创造性教育的产物。驱动创造力产生的是热情,热情体现在所有方面,音乐、舞蹈、戏剧等等,而不是狭隘的语文、数学等几个方面,因为每个学生天分是不一样的。
三
创造力发现和培养需要专业熟手,需要像勘察艺术品那样的鉴赏家,也就是说,在于老师。
教学就像看医生一样,病人希望专家只针对自己的病症做出诊断和治疗。优秀的教师根据具体学生和具体阶段的情况,及时对学生需要做出反应,对学生的精力和积极程度随时做出调节、判断,抓住双方互动机会,这样的教学才有成效。罗宾森考察了很多成功例子。
如杰夫(Jefferey Wright)老师教科学课,他先采用一系列技术手法,吹大南瓜、帮学生做气垫船、用长管子发射物品,激发起孩子们的好奇心,抓住注意力,再教他们其中的科学原理。他的课学生们学得高兴,学到很多。
尼尔(Neil Johnston)刚到一所糟糕的中学教音乐课,没人听他讲什么,600个学生只有两个人学乐器弹吉他。特别是成绩最差的那些学生,一到课间休息和午休时间就拿出手机听音乐。他意识到学生们喜欢音乐,但讨厌上音乐课。于是他想了个招。上课时他放学生们午休听的几首歌,问他们喜欢不喜欢,随便聊意见。30人喜欢,剩下的不喜欢,大家都想说为什么,讨论起来。他再顺着讨论话题讲解这些歌曲。学生们产生兴趣后,他开办了课后流行音乐实习班,成员很多。然后他跟苹果公司联系,把学生们制作的音乐放到YouTube,组织英国巡回演出,他们的歌曲《You Make Me So Electric》有几十万点击率。这样把课堂和产业界联系起来学习,学生们看到成效,热情高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