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年前,梅丽尔·斯特里普也是在耶鲁的这些剧院里开始她的演员生涯的。在耶鲁大学的3年时间里,她演出了40部话剧,平均每年扮演12~15个角色。1976年,她从耶鲁毕业的时候才25岁,今天,她已成为美国获得奥斯卡奖最多的影后。列维雷特向我们回忆起她,自豪不已。那时他作为舞台总监,在离纽黑文很近的康涅狄格州奥尼尔(O‘Neil)中心参与一场话剧,施特里普也在其中,“那时,我根本连到耶鲁来教戏剧的梦都不曾做过”。“那是一部关于20世纪20年代舞蹈明星伊萨多拉·邓肯的剧。因为是关于剧本的工作项目,每一个人都必须随时把剧本拿在手中。梅丽尔当时扮演伊萨多拉,还同时扮演另一个角色,她是最终把剧本串起来的人。她在一天的时间里就背诵完了所有的台词,剩下的时间,她就拿着剧本,把它卷起来,当成教鞭使。那时她就是个明星了。每个人都说,如果我们仍然有20世纪30年代的那些电影工厂,她一定能成为电影明星。她很快证明了自己。”
那天看完《母鸡身上的刀叉》,从剧院出来,是个晴朗的夜晚,星空清晰而璀璨。坐在我旁边观众席上的戏剧学院学生还在草坪边热烈讨论那晚的演出。其中一个人说:“我应该把那个剧本找来先读读。”我忍不住想,在这里邂逅的这些年轻人,谁知道哪一天就会在哪部戏或电影里大放异彩呢?在戏剧学院附近的那几条街上漫步,满眼都是即将在剧院演出的剧目海报。桑顿·怀尔德和《千钧一发》(The Skin of Our Teeth)就将在耶鲁剧院上演了。写这部剧本的大作家怀尔德就是耶鲁1920届校友,而另一位耶鲁校友、戏剧学院毕业的大导演和剧作家伊利亚·卡赞,初出道时在百老汇导演这部舞台剧和其他几部剧,很快就在纽约戏剧界成了名。
在耶鲁并不算长的日子里,一有空闲,我们便去逛耶鲁大学艺术馆。艺术馆就在老校区后面的小教堂街(Chapel Street)上,紧连着艺术系的大楼。而艺术系与英语系一样,则是从老校区的围墙里生长出来的两栋楼——可见艺术系与英语系在耶鲁的传统地位。第一次去,带我们参观艺术馆的是耶鲁艺术系本科生。她在新馆的入口处让我们停下来,仔细观察天花板。
“你能看到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