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面上看来,猫眼电影和《心花路放》片方的合作,最主要的手段也不过是借助互联网实行预售,这并不是首创,然而在制片人王易冰看来至关重要。“我们是尝试着把一些营销的手段结合起来。《心花路放》提前了两周做正式上映的预售,比一般的片子都要早。严格说以发行为目的的预售,这是第一个。之前《变形金刚》也做了预售,只是提前两三天,它并不是通过预售来影响排片,而是电商通过热门电影来吸引用户。”王易冰当时与徐梧的团队讨论,预售的目的就是为了“尽可能多地占有物理空间”:“电影的放映就是个数学题,全国的电影院就这么多,每个厅的座位和场次也基本上是固定的,所以这决定了每天的收入空间是固定的,一个电影的收入好不好,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你在这个物理空间的占有率,排片、排座、上座。有了预售,影院就对卖多少票有估计,自然也会排厅。”猫眼动用了美团非常强的地推团队,一家家去跟影城协商排片。配合预售,《心花路放》在9月30日上映前做了三场点映,希望借此收集数据以便调整后期的宣发策略。
9月16日的第一轮点映之前,王易冰和徐梧的团队有过争执。“我坚持在网络上的售价不能低于40块钱,猫眼方面则很担心价格卖得这么高,观众会不会不买。当时那个阶段,电商在累积客户的时候补贴得很厉害。但是我认为点映最好要制造出一票难求的现象,而不是便宜卖,不应该用低价的方式去吸引人群。低价的方式目标是把那些一年可能都不进电影院一次的低频观众吸引进来,但这些在电影上映之前就来看的人,本身就一定是关注你的人。”一方面坚持不走低价策略,一方面王易冰的心里还是有些打鼓,毕竟如果点映的上座率不理想,对于预售和影院的信心显然会不利。“我当时想过如果上座率不行的话,是不是要买一些票送观众。但到15日的时候,点映的预售票反馈过来,上座率超过50%,因为现场还会卖些票,按照传统估计,大概不会低于70%,我觉得就可以了。我们没必要去‘制造’超高的上座率,毕竟我们希望通过真实的数据来调整接下来的策略。我们会结合之前地区的推广情况、地方媒体的报道有多少、我们的演员以往的作品在这个地区卖得如何,这些统统找出来之后,针对问题再对区域进行下一轮宣传,紧接着就在9月23日的第二轮点映验证它的效果。”
点映和预售增强了王易冰团队的信心,以前只有在片子上映之后才能得到的反馈现在可以更加及时地用于修正和优化传播的策略。在9月27日的最后一轮点映,他们做出了一个“比较创新”的决定,向全国的影院统一开放密钥4小时,没有排片量的提前计划,完全交由影院根据市场自主决定,希望能够最大化地释放影响。“最后到了上映前,通过猫眼预售的票房就超过了1亿元。国庆结束后这个片子的票房就已经达到我们最初预计的七八亿元了。”最终《心花路放》以11亿多元的票房成为2014年国产电影的票房榜首。
一路飙升的电影票房数据,目前看来,还没有让投身电影商业的互联网电商平台失手过。“之前我们总结过,一个影片要成功的四大要素:第一个是有笑点,是喜剧,中国人非常缺笑;第二是全年龄、合家欢;第三要有新生代偶像;最后就是本身制作品质要好。满足这四点,这个片子肯定能过10亿元。”徐梧说。通过互联网购票的用户向他们展现的特征越来越明显的有两个:第一,“90”后是观影的主力军;第二,三、四线城市是潜力无限的蓝海。依托5亿观影人次留下的海量数据,猫眼在今年的1月和暑期分别发布了两次大数据报告,在报告中提到了这两点。此外还特别提到互联网助力了这种需求及其实现。今年3月,线上出票占比已经超过了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