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国界艺术(2)

 
无国界艺术(2)
2015-11-01 23:00:25 /故事大全

尼泊尔的早期马拉王朝(Malla period,1200~1769)出现了一个持续而稳定的转变,即摆脱尼波罗国风格。马拉王朝是尼泊尔艺术、文化发展蓬勃的黄金时代。这时,不但语言被统一了,连加德满都谷地和较偏远的小镇,到处都洋溢着文艺复苏的生机。而今天在尼泊尔所见到的许多伟大建筑物和雕刻,大部分都是这个时代的产物。1200至1482年间,对神佛的描绘仍然保留了尼波罗国时期简单的人形形态。这尊佛像便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坐姿自然,面部圆润,表情柔和。同尼波罗国风格造像的面部特征非常不同,如弯曲的嘴唇和鹰钩鼻等。

这尊铜鎏金佛像是经典的尼波罗国风格向后来的马拉朝造像重视装饰和夸张比例之间的过渡,可以说这尊佛像是美国古董商威廉·沃尔夫(William H.Wolff)收藏中的一尊16世纪菩萨像的前身(见施罗德《印藏青铜器》)。沃尔夫在纽约麦迪逊大道开设画廊,经营亚洲艺术品超过30年,出售亚洲青铜器、陶瓷和雕塑,1959年退休。许多著名的收藏家及博物馆都是他的客人,如约翰·洛克菲勒、阿瑟赛克勒、诺顿·西蒙、艾弗里·布伦戴奇(Avery Brundage)、克里斯坦·赫曼斯(Christian Humans),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克利夫兰艺术博物馆、旧金山亚洲艺术博物馆、英国维多利亚和阿尔伯特博物馆、大英博物馆等。两尊造像都有类似的头身比例和面型,沃尔夫收藏的菩萨像有更多的纹饰和更具特色的底座。安德鲁和爱狄塔收藏的这尊佛像,不论是珠宝还是五佛宝冠,都让人联想到加德满都谷地的尼瓦尔工艺,尼瓦尔传统以及铜绿色的包浆都使这尊佛像更具尼泊尔式的优雅。

斯波尔夫妇在喜马拉雅山(摄于1973 年)

安德鲁和爱狄塔钟爱旅行。每年夏天,夫妇二人和他们的女儿会花整整六周,将自己完全沉浸在某一个文明之中。斯波尔一家每到一个地方就寻找当地的歌剧、芭蕾舞、画廊和博物馆,一家人渴望经历新奇和充满活力的文化,并组成一个国际性的小社交团体。在安德鲁和爱狄塔的收藏中,有一尊西藏16世纪四臂大慈大悲观世音像,是夫妻俩20世纪70年代在伦敦旅行时购藏的。这尊佛像是佛教六字真言(妙哉莲花生)的具象体现。这六个音节分别表示:唵为白色,代表天道;嘛为绿色,代表阿修罗境界;呢为黄色,代表着人间道;叭是蓝色,代表畜生道;咪是红色,代表了饿鬼道;吽是黑色,代表着地狱道。观世音为六道指点迷津,普度众生。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这尊佛像的整体形态,如宽阔的肩膀和胸部,仿佛充满了普拉纳——神圣的气息,体现出菩萨像正处于冥想之中。这尊菩萨像是16世纪西藏中部地区使用华美银器的一个极好的例子。这种形态的菩萨像灵感来自于印度东北部,尼瓦尔工匠使用各种金属材料试图还原出印度早期波罗朝的造像艺术。约翰·洛克菲勒三世收藏的一尊17世纪的白度母与斯波尔夫妇收藏的这尊观音像,面部特点都是高挺的鼻梁、圆润的鼻孔,以及皱眉。两尊像的体态也非常类似,四肢简单而细长,脖子和腰部有肉感。头发卷曲并有编织。上臂、手腕和脚踝上挂有同样的珠宝。披肩上都有非常复杂的纹饰,令人印象深刻。

斯波尔夫妇的收藏及品位不断提高。二人购买的造像一般都极有个人意义,主要在纽约购买。安德鲁会跑到阿尔伯特·鲁道夫的公寓去寻找喜马拉雅造像。鲁道夫昵称鲁迪,是一位精神导师,是鲁迪东方艺术博物馆的创始人。鲁迪一般不会展示自己的藏品,但会在一些特殊场合从库房中搜罗出来供安德鲁参观。然后安德鲁和鲁迪就会开始争辩和讨论。安德鲁非常喜欢同别人谈判和辩论,这是他人格的一部分。埃莉诺·奥尔森是纽瓦克博物馆亚洲艺术的第一位策展人,她常常会出席斯波尔一家的晚宴,经常与安德鲁讨论喜马拉雅青铜器文化。他们甚至时不时会争吵起来,但埃莉诺仍是斯波尔一家的好友,在她1974年题为“密宗佛教艺术”的展览中,她展出了斯波尔夫妇收藏的多件造像。

今年夫妇二人的收藏在纽约佳士得拍卖。安德鲁和爱狄塔的女儿回忆说,一次收购成功,一家人高兴地在阳台上吃冰淇淋庆祝。她记得她的父亲花好几个小时盯着一尊造像,欣赏它的复杂性,并思索其在喜马拉雅艺术中的地位。这些珍品现在仍然是斯波尔一家生活的重心,并常年在家中展出。

所属专题:
如果您觉得本文或图片不错,请把它分享给您的朋友吧!

 
搜索
 
 
广告
 
 
广告
 
故事大全
 
版权所有- © 2012-2025 · 故事大全 SITEMAP站点地图-Foton Auman手机看故事 站点地图-Foton Aum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