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义忠:银盐的温度(5)

 
阮义忠:银盐的温度(5)
2015-11-01 22:51:24 /故事大全

1992年阮义忠创办了第一期《摄影家》杂志,使中国人第一次得以和摄影界一线大师比肩,“一点儿也不输给他们”。此后又再为吕楠推出了个人专刊《在路上》。阮义忠所选的封面照片,后来当选英国《The Photobook》摄影史500张名作,吕楠是唯一入选的华人摄影家。

杂志只有第一年有广告,从第二年开始,器材商们不再愿意为这本没有丝毫推荐器材的杂志投钱了。阮义忠与太太袁瑶瑶决定干脆自己成立摄影器材贸易公司,开始用器材生意,养这本纯艺术杂志。阮义忠赶上了纸媒体的黄金时代。“每一本杂志都可以出成一本书,甚至放在几十年以后看这品位也不脸红,这是纸媒体才有的尊严。”这本中英文对照的杂志,用最好的纸,最好的印刷条件,供稿者全部是一流摄影大师,杂志印量不过几千本,却被摆在了伦敦、巴黎等最著名的艺术书商店的橱窗里。在长达十来年时间里,64期杂志,每一期都是呕心沥血的精品。怎么做呢?都是笨办法,袁瑶瑶告诉我:“我抱着刊物坐飞机到法国去,敲开每一位大师的门,只要翻开我们的杂志,大师就会从看一个东方人的狐疑,变成了‘merveilles’(奇迹)的惊叹。”

所有摄影师的照片全部是免费供稿。当时西方的摄影版权已经很昂贵,艺术经纪行当发达,如果按照收费标准,一张照片的使用费就会把一期杂志的预算全部用光。然而阮义忠和诸多摄影师之间,却连一个合同、一个凭证都没有写过。“那卖书的钱呢?”我觉得这种发行方式简直是天方夜谭。“就等放暑假时去欧洲收一趟钱。”袁瑶瑶说。纸张印刷传递出来的信息和力量,在阮义忠看来,只会在浮躁的信息社会里沉淀为最优质精英的价值。

因此英语都不太会的阮义忠,敲开了全世界摄影大师的门。他相信“将心比心”。“你全力以赴地做一件事,别人一定能感受到,一定会帮助你。”他也遇过作品充满了悲悯情怀,而为人却势利庸俗的所谓大师,当对方骄傲地等待他开口约稿,他已经转身走掉。“人和作品要一致,在这个行业,我见过太多分裂的人了。”阮义忠坚信好杂志会说话,“别人一翻开你的杂志,已经知道你是什么人”。其实艺术家之间信任的建立,就是这么简单直接。

“《摄影家》提供了一个让世界大师走进来,让中国摄影力量走出去的交流平台。”这本杂志既让布列松无偿供稿,也要推出从未被瞩目的优秀的摄影作品。阮义忠在这一点上从不买主流和市场的账。“我们的方向,是挖掘世界各地被忽略的真正好的摄影家。不要向已非常出名的摄影家致敬,要做没人做的事情。”比如为印度女摄影家做的专刊,以及尚不为世人所知的很多国家的摄影师,都通过《摄影家》第一次走进了世界一流的艺术书店、画廊。摄影艺术虽然起源于西方,但这本台湾杂志却做到了“大同”。很多年轻摄影家天性羞涩,既不时尚也不会搞人际关系,但真正拍得好。在阮义忠看来,优秀的杂志要成为这些人的平台。

“人最可贵的一点,还是个‘人’,不是名利的拥有者。”阮义忠强调的是摄影师从自己生活出发,拍摄跟自我经验有关的题材,获得优越的表现。“新锐”这个词也是他最早用在摄影师身上。“不是参加比赛那种空洞的照片,而是回到自己的原点,寻找好题材,磨练好技巧,才能有力量感动人。这就是锐。”后来成为摄影走红名单的《中国新摄影》一期,阮义忠挑选的照片没有一个与他自己风格相同,既有计算机摄影也有观念摄影。对快要丧失信心的摄影师,阮义忠说,你们即将达到世界重要摄影家的高度,还可以再往上走。他说:“我专门干这种事,推一把,他只要下了工夫,有追求的诚恳,就可以找到自己的路。”2009年广东美术馆为阮义忠办国内最大的个展时,并没得到通知的吕楠,提前三天默默到达馆内,告诉工人谁也不许碰展品的镜框。然后手拿酒精抹布,仔仔细细擦完了300多幅作品的玻璃。

“因为摄影一方面是那么容易,另一方面它又是那么难。”阮义忠也为台湾艺术大学等学校开课二三十年了,虽然他认为摄影是从一而终的信仰,而许多学生早已热情不再。“这我能理解,摄影很容易上手,瓶颈来得也快,过不了关就放弃了。因为时代环境的关系、市场的需要,现在很多摄影师只是表达自己的才气,证明自己的艺术成就而已,很少有人要透过自己的镜头,回过头来重新理解我们失落的东西,尤其是文化当中可贵的遗产。”他也知道现在流行的摄影市场。“他们可能拼命想要创新,要故意摆脱旧的东西,甚至不想要拍出来的照片,而是用电脑制作表现出来的影像,这些作品观念性比较强,但是没有现实的痕迹,没有自己跟生活的真正摩擦。”各行各业都在比“点子”,“已经把那种最不严肃的东西认为是严肃了”。

所属专题:
如果您觉得本文或图片不错,请把它分享给您的朋友吧!

 
故事大全
 
版权所有- © 2012-2025 · 故事大全 SITEMAP站点地图-Foton Auman手机看故事 站点地图-Foton Aum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