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报 纸上舞台(3)

 
海报 纸上舞台(3)
2015-11-19 10:58:58 /故事大全

在这些世界一流的海报作品中,可以看到艺术主张和风格的不同,可以看到设计师们在审美和创造趣味上的多变。海报要成为一种艺术,就得从中看到设计师们作为一个艺术家的风格、思考和对艺术的定义。“老一代的大师对现代主义的语言和风格运用更多,更年轻一代的设计师会更多关注和发明后现代主义的艺术语言。”吴学夫总结说。但某种意义上,海报本质上是一种现代主义的艺术,出现于机械大生产和商业浪潮之中,流变于现代的世纪。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都是现代意识的两面,设计师们代际的区分有时候反而不如个体的差异来得明显。

展出中年纪最长的梅顿·戈拉瑟被称为设计界的“不老传奇”,这位出生于20世纪20年代末的设计师最为人所熟知的作品是“我爱纽约”的设计标识,数十年来它出现在无数的产品上并衍生出多个版本。相较于这次展出的其他设计师,他提供的是创作于几十年前的作品,如1975年为天普大学音乐节、1983年为圣地亚哥爵士音乐节、1989年为萨洛托加表演艺术中心的25周年纪念演出等设计的海报都颇有20世纪的一种趣味,亲切、生动。直到最近几年为库柏镇室内音乐节设计的系列海报,仍然保持着那种老派的从容与风趣。一个深陷在座椅中拉小提琴而看不见面部的动物形象,散落的小提琴与牛头,或者一头观之可亲的奶牛呈现在纸面上,色彩的处理有招贴画的质感,是一种温情脉脉的风格。

然而站在比戈拉瑟小不了几岁的冈特·兰堡的海报作品面前,却是画风陡变。冈特·兰堡与切瓦斯特、福田繁雄并列为三大平面设计“教父”,从20世纪60年代起,他就是平面设计中“视觉诗人”的代表人物,追求像诗歌创作一样的设计,大量使用摄影和拼贴技术,形象往往看上去破碎,然而又有一种整体感贯穿其中。这个总喜欢穿黑衣服和黑鞋、戴黑帽子的视觉诗人也往往喜欢在作品中选取一个主色调去征服观众,拥有果断强悍的冲击力。兰堡被公认的最有代表性的风格是20世纪80年代,他大量借助摄影来表现虚实关系、明暗对比。这次展出中的新作也还是大量借助了摄影,展出的海报都是他为法兰克福歌剧院的演出设计的,他与歌剧院保持了数十年的长期合作关系。2013年为《埃齐奥》设计的海报,将男人和女人的脸拼接在一起,用不同的眼眸、嘴唇、皮肤传递着不同的情绪,而另一幅《来自西方的女孩》,同样借助照片,黑白色调的人物面部图像上大体均匀地分布了金子般颗粒物,投下大小不一的阴影。那些用绘图方式创造的海报则大量使用了螺旋的条纹、缤纷的色彩,造成眩晕感。兰堡的作品是对视觉的挑战,有一点冒犯,有一点不平衡,然而那始终多出来的不和谐的部分却似乎正是隐匿的诗性,是使之成为“作品”的原因。

卡里·碧波展出的作品大都是他创作于二三十年前的作品。不同于兰堡,他的海报中几乎没有任何摄影图片的存在,像是绘制的漫画;但是又区别于戈拉瑟,他的作品简洁明快,人物或者动物的形象都被抽象成简单的线条和色块,色彩温暖明亮,有一种内在的愉悦。《海的女儿》、《罗密欧与朱丽叶》中,他对主人公的形象进行有趣的变形之后用极其简单的线条勾勒出来,戏剧本身的伤感得到了某种淡淡的过滤,有柔和的基调。

“不同人对于不同风格的作品是有偏好,有自己的理解的。”吴学夫说,为此他们在展览之外向设计师们发出邀请,在展览期间,每周有一位设计师来到大剧院讲座,就自己的设计作品与策展方、听众对谈。“个人也非常期待这样的交流,当我们和设计师交流之后,才能对他们的作品有更深刻的理解。比如福斯·黑格曼,他是活跃在当下设计界的炙手可热的设计师,艺术性和商业价值都非常受认可。他学过哲学,他设计的海报往往带有一点思辨的、玄学的意味,我很希望听到他谈谈自己设计的思路、内在的思考。”

所属专题:
如果您觉得本文或图片不错,请把它分享给您的朋友吧!

上一篇:延迟退休倒计时
下一篇:告别M手机
 
搜索
 
 
广告
 
 
广告
 
故事大全
 
版权所有- © 2012-2015 · 故事大全 SITEMAP站点地图手机看故事 站点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