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初去英国,在几位公学校长的言谈中,BBC的纪录片《我们的孩子足够坚强吗?——中式教育》是话题之一。以精英教育自居的公学校长们并不认同片中刻意标签化的真人秀设计,但仍对其中展现的中英教育差异饶有兴味。BBC的初衷是,英国在国际考评的核心科目中屡屡受挫于中国,因此试图实验把中式教育嫁接到英国课堂上。片中,5名被精挑细选出来的中国教师空降到英格兰东南部的一所公立综合性学校——博航特中学,他们被要求用“中国传统的教学方式”教授英国学生。“中国传统的教学方式”包括一个班50个学生的设置,让学生们换上中式的运动校服,在贴满“求实、奋进、博学、谦虚”标语的教室内上课,甚至还推行了眼保健操。课堂上的情景更是我们所熟悉的:老师在上面演示实验,学生在下面不停地记笔记,像机器一样每天长时间学习,就是为了最后能够过关……正印证了片子开头旁白的预设:“中国式的教育,以绝对的权威、绝对的纪律和惨无人道的竞争而闻名……这跟英式教育简直相差巨大。”尽管遭到了英国学生强烈的挣扎和反弹,但中式教育仍在一个月后的考试中显示出优势:在数学、中文、科学三科考试中,这个中式教育实验班以10%的优势战胜了普通班的学生。当然,仅从一部真人秀中无法得出中英教育孰优孰劣的结论,也不能贴上“填鸭式”、“放羊式”的标签了之,更重要的是在比较视角下的反思与互补。
纪录片中,中国老师们一走进教室便告知学生,每个人将拥有统一的教学计划,不会有针对性的细致教育,这让适应了分层次教学大纲的英国学生们很难接受。相对来说,中式教育是一种指向大学升学率的应试教育。或者说,中学阶段的指挥棒操纵于大学,是眼睛向上看的。在将分校开到中国来的德威公学(Dulwich College)校长斯宾塞博士(J.A.F.Spence)眼里,“中国教育中的好学生,往往是某一方面特别拔尖,其他方面不行也无所谓;西方人则推崇那种什么都会一些的人,典型代表就是莱昂纳多·达·芬奇,他是科学家,也是艺术家、作家,还对运动感兴趣”。
这其中固然有文化差异,但社会背景因素更不容忽视。中国目前仍处在财富快速流动过程中,尚未形成固化的社会阶层。“学而优则仕”、“知识改变命运”在人们心目中是颠扑不破的真理,教育是最直接也最快捷的上升通道。可以说,应试教育是中国目前最大限度顾及社会公平的制度设计;但另一方面,也是一种未加区分、缺乏个性的人才粗加工生产线。这在前些年大学扩招后更加显著,2014年高考录取率已高达70.3%,大学教育也由精英教育变成大众教育,教育的人才遴选作用在弱化。即使在北大、清华等重点高校,统一招生进来的学生也只是应试精英。某种意义上说,中国并不存在真正意义上的精英教育。
我们注意到,近几年越来越多的中国家庭将子女教育的选择范围扩大到全球,而且选择的留学时间点逐渐低龄化,“去国外上中学”成为趋势。我们在采访中遇到的一位父亲曾在纽约攻读硕士后回到上海,他在大女儿Michelle很小的时候就开始考虑送她去美国学习,全家还专门为这件事赴美,和当年的硕士同学们商讨留学的必要性和具体事宜。他认为,美国的教育会使女儿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并且让她更像一名“国际公民”。如今Michelle已经在美国伯克希尔中学读二年级了,那里距离上海7300公里。而一位正在为儿子上英美寄宿学校铺路的妈妈则直言,她小学五年级的儿子Alex喜欢以自己的方式去探索问题的答案,而在中国学校“总是有标准答案”。
将孩子送去半个地球之外上中学,是随波逐流,还是理性选择?国外的中学教育到底能够提供什么?为了寻找这些问题的答案,我们将陆续开始对英国、美国等国家代表性中学的考察,试图探讨他们各自的教育模式,以提供一个参照系。
我们的第一站,是英国的公学(Public School),选取了这一体系里的10个代表进行实地考察。如果说存在一座大英帝国的印象博物馆的话,那么位于教育金字塔顶端的公学与它的产品——绅士,和女王、园林、板球等标志物一起,无疑是这个博物馆里最显眼的几件展品。而公学这个延续600余年的“教育活化石”,在现代社会中仍有强大的生命力。近10年来,中国父母们也加快了追逐这一顶尖教育资源的步伐,据英国私立学校委员会(ISC)2015年的最新统计,包括公学在内的英国私立学校海外学生人数达到历史最高纪录,每5个学生里有一个外国人,就连像伊顿这样的顶级公学也达到了15%,而20年前仅有8%。在外国学生中,来自中国内地的学生比例最大,占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