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我送妻子到成都,她佝偻的身子骨背一包拎一包,左手还要牵着我两岁的小孙女。想着她不方便,我特意请假送她一程。取了票后才知道我不能进候车室,更不能进入站台送行。穿着制服戴着大盖帽的小伙子几乎是不近情理地将我挡在站外,我只能望着可怜的妻子背一包拎一包,牵着小孙女蹒跚而行,此时此刻,我感到那候车室、那站台是那么遥远。
2013年,国务院下属的铁道部更名为“中国铁路总公司”,这意味着它将更贴近市场,更好地为旅客服务。可事实并非如此,铁道部也好,总公司也好,“铁老大”始终是“铁老大”。在当前市场经济下,各行各业的服务态度关系着企业的存亡,可铁路上不在乎这些,它在国家大量投入人力、物力的支持下,拥有了快捷、便利和安全这些得天独厚的优势,成了老百姓出门的首选。
可是它那陪送人不能进候车室、不能送上站台的经营方式,完全无视老年人或孩童等特殊群体需要陪同候车或者送站的情况,没有人文关怀的意识,只图管理上的省事和简单化。如果在没有陪护和送站的情况下,万一出了问题该怎么办?我想,不让陪同候车和送站可以,但前提是要提供相应的配套服务,目前动车、高铁的票价直追飞机折扣价,却完全没有向航空公司的服务看齐的意思——如果是乘坐飞机,这样的老年人和孩童完全可以得到航空公司的全程照料。
送人如此,接人也是如此。下了火车的亲人,在经过上下楼道的折腾之后,还要经过漫长的走道。本来接站的人完全可以在旅客出口接,但车站偏偏要让你站在一道栅栏外,这栅栏与那可以遮点风雨的屋门口又有十几米的距离,让你眼睁睁地看着你的亲人疲惫不堪地向你走来。而你站的位置,也就是等你亲人出来的地方,是冬天任凭风吹雨打,夏天难逃暴晒的位置。我们真不知道,火车站这样做的目的究竟是什么,即便花钱请保安也要将旅客的亲人挡在这栅栏外,不知这冰冷的栅栏什么时候能够撤去,让“铁老大”的心与老百姓的心贴近一些。
记得当年修建达成铁路,“铁建办”为了动员附近的老百姓拆迁,打出的横幅是“人民铁路人民建,建好铁路为人民”。多年后随着铁路建设的发展,动车在飞驰,而如何人性化、高质量地服务人民却没有看到多大的进展。
四川遂宁 余如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