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星Wi-Fi 但愿不是玩笑

 
卫星Wi-Fi 但愿不是玩笑
2016-12-05 09:58:59 /故事大全

4月1日愚人节,一条腾讯正尝试与NASA等机构合作,打造Wi-Fi卫星计划不胫而走。据“脸书”上曝光的细节,该工程要实现联通全球Wi-Fi,未来使用任何电子终端通过腾讯Wi-Fi管家都能连接上无线网。事后证明,这的确是一个愚人节笑话,一场愚人节营销活动。腾讯的机敏之处在于,它深知中国网民的敏感点,一个小新闻,引发一场网民的大狂欢。

网民的纠结不难理解,和人工智能、虚拟现实、机器人、自动驾驶等未来科技在国内的进展相比,火箭发射和卫星技术更是中国互联网企业的短板。埃隆·马斯克的Space X和杰夫·贝索斯的蓝色起源都不仅把火箭送上了天,还实现了安全回收,中国的BAT甚至连涉猎都没有。中国的民营航天连第一步都还没有迈出,在未来高科技领域的技术争夺岂止是失去了先机。

《金融时报》上刊载了一篇文章,指出在对未来的科技与市场竞争中,中国已经找到了对付西方王冠上仅剩的宝石“FANG”的办法。“FANG”指Facebook、Amazon(亚马逊)、Netflix与Google(谷歌)四家互联网公司。“FANG”中不包含苹果,原因是只有这四家才是美国资本市场上最炙手可热的企业,去年,虽然美国股市普遍呈现跌势,但FANG的股价平均大涨逾70%。FANG代表着长远敏锐的眼光,独到卓著的技术,一言以蔽之,它们集科技与市场为一身,代表着人类对未来的探索。而中国,这个一直在技术与财富的台阶上亦步亦趋地追赶的国家,已经有了对抗美国最顶尖科技企业的方法。《金融时报》的答案是:“BANT”——百度(Baidu)、阿里巴巴(Alibaba)、网易(Netease)与腾讯(Tencent)。用以佐证作者判断的事实是,过去一两年,来自西方的资本在这四家中国科技公司的配置剧增。

但中国的网民并不买账,“BANT”之所以能够如此强势,一大原因是市场基数,在一个13亿人口,且传统服务业不发达的市场,任何一项对准传统产业的竞争策略都会奏效,这就是BAT热衷于在O2O、线上金融等诸多市场空隙跑马圈地的原因。但如果未来有一天,BAT不得不与FAG(这里将视频网站Netflix去除)直面竞争,BAT的后劲在哪里?BAT中,百度无疑是最注重技术研发的,不惜重金研发的无人驾驶汽车都上了拥堵的北京五环路。3月,Alpha Go赢得人机大战的时候,面对网友对于百度和Google在人工智能等领域上的对比调侃,百度回应“已将人工智能相关的技术应用到了百度外卖中”,“用于送外卖的人工智能和用于下围棋的人工智能本质上并没有优劣之分”。诚如斯言,但人工智能用在给大街小巷呼啸奔驰的电动摩托派活,还是让人颇有“穿越感”。

2007年1月苹果发布了其首款苹果智能手机,屈指算来已有10年,在互联网领域,10年一个周期。今年4月底苹果第二财季季报推出,2013年来季度营收首次回落。这一期财报季颇具象征意义——发轫于苹果的智能手机和移动互联迈过了高速增长期,进入了不那么让人激动鼓舞的普及平台。英特尔裁员1.2万,微软财报不佳,上一波PC时代的两大巨头被移动互联时代的后起之秀追赶得疲惫不堪。即使是移动互联网领域两大巨头谷歌和苹果也没有了昔日灼灼逼人的动力。未来10年,划时代的产品又将出现在哪一个领域,是人工智能、自动驾驶、电动汽车,还是虚拟现实?未来掌握在科技巨无霸的手中,可惜的是,所有这些,中国互联网巨头都慢了半拍。

回到火箭发射与回收这件看似与互联网企业不沾边的事。无论何种科技,最确定无疑的盈利模式是扩大用户基数。目前全球有27亿人可以上网,只占全球人口的1/3,很多贫穷偏远的地区,没有能力大幅度提高基础通信设施建设水平,也无法架设通讯中继塔。未来继续深耕互联网的企业,这一部分潜在的用户将提供企业扩展的方向。今天,欧美等发达国家的网络渗透率几近饱和,下一个十年数十亿网民,90%都来自中国和印度等发展中国家。近水楼台先得月,以更了解发展中国家网民需求著称的BAT似乎有着确定无疑的优势,但西方企业凭借技术上的优势,从未失去对互联网核心技术的控制。未来一旦在网络接入上跨越地理意义上的边界,鹿死谁手也未可知。

当然,把网络建到人口稀疏、人均收入不高的广袤的地球腹地,此前性价比上不可能,未来也需要技术突破后成本大幅度降低后才会实现。对此,谷歌一直试图用高空气球提供免费网络,Facebook则希望通过太阳能无人机覆盖。Facebook推出的“天鹰座”(Aquila)的大型太阳能无人机,翼展超过波音737,重量却小于一辆小汽车。机翼上铺满太阳能电池板,可以在空中长时间巡航。6万英尺的巡航高度是Facebook经过精心测算的结果,既可以充分提高覆盖地面的面积,也不会损失过多Wi-Fi信号强度。谷歌也在尝试无人机Wi-Fi,它收购了拥有太阳能无人机技术的Titan公司,名为“泰坦”的无人机拟于今年首飞,阶段性目标是连续飞行5年不用落地。但与无人机和高空气球比起来,由数百个近地卫星网络组成的移动网络对地球表面的无缝隙覆盖才是谷歌与Facebook的雄心所在,凭借卫星,互联网巨头才能最终攫取传统电信服务商盘踞的市场。

卫星接入互联网,技术上并非不可行,只是现阶段费用惊人。并且,手机、电脑等终端与卫星互动时,信号发射功率远达不到卫星,使卫星Wi-Fi更像单方向传输信号的卫星广播。腾讯卫星Wi-Fi的消息一出来,“知乎”上一众技术达人就对技术障碍进行了探讨,有人还在飞机上追寻Wi-Fi信号的来源,证明通过卫星上网的可行性。实际上,以现有的科技水平,选用特定的信号传输波段,可以极大降低信号在大气层的衰减,只要功率足够大,距离并不是问题。剩下的最大障碍,也就是卫星发射的费用了。

早在制造电动车前,技术狂人马斯克就已经投身太空探索、制造火箭了。他挤进这个由政府一手操办的领域,一个基本的判断是,虽然这个领域技术上已经相当成熟,可因为安全的需要,这里面充斥着技术保守主义和四平八稳的工程技术人员,建造火箭的成本远高于同时代技术进步带来的可能性。降低成本的最大的可能性还不仅于此,而是来自于火箭的回收和重复利用。发射一次火箭,最少也要6000万美元,大部分的成本用在了一次性的、推进后即坠毁的火箭上,而全部燃料的价值不过几十万美元。以Space X的“猎鹰九号”为例,其燃料价值仅20万美元。据测算,对第一级火箭实现回收重复使用,能将发射费用节省80%;如果加上第二级,费用可节省98%。此前,NASA的航天飞机也在尝试重复回收利用硬件设施,可回收的是飞行器部分,如今这个回收推进器的夙愿被来自互联网的偏执狂贝索斯和马斯克了却了。

说到此,还需要顺带提及中美两国的太空战略。“猎鹰九号”首次完成海上平台着陆后,美国空军授权Space X发射一枚美国国家安全卫星。在Space X艰难的创业期,它的很多技术来自NASA的让渡,大部分合同同样来自NASA的赐予。太空探测深奥枯燥,早不像当年阿波罗登月计划那样能激起公众的热情,近年来国会批准的NASA经费逐年减少,NASA索性支持私营企业如Space X担当起很多此前政府机构完成的工作。中国的航天事业则完全是一种不同的景象,据《财富》报道,堪称有史以来最昂贵的人造物体,耗资高达1500多亿美元的国际空间站很可能在21世纪20年代初期资金来源耗尽,可到了那个时候,中国却有望完成自己的空间站建设。中国在航天工程上雄心勃勃,载人飞船、登月等巨大的航天工程和马斯克百万人移民火星的宏大构想相映成趣,美国政府却日渐低调了。

中国的航天事业历来国家主导,美国航天工程项目一直采取的都是主承包合同制,不同的发展路径早决定了私营企业开发太空的空间。但愿这次的Wi-Fi卫星计划并不全是愚人节玩笑,而是中国互联网企业迈向全球互联的一个确定的信号。毕竟近几年腾讯在Wi-Fi领域逐步加大力度,从互联网接入端口主宰用户的雄心早就显示出来,对卫星Wi-Fi的关注与研究,相信不会懈怠。

文 邢海洋

赞一个 (0)收藏 (0)

所属专题:
如果您觉得本文或图片不错,请把它分享给您的朋友吧!

 
搜索
 
 
广告
 
最近发表
 
广告
 
故事大全
 
版权所有- © 2012-2025 · 故事大全 SITEMAP站点地图-Foton Auman手机看故事 站点地图-Foton Aum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