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温和则没有棱角。太没有观点就是平庸。
美剧《破产姐妹》2011年播出的时候,无疑填补了某种空白。在之前美剧市场普遍年龄群不是太老就是太嫩的整体环境中,《破产姐妹》适时填补了二十几岁观众群这一市场空白。在它之后,似乎才是《衰姐们》(2012)、艾米·舒默,以及同样的女性重口味喜剧《大城小妞》(Broad City)。
虽然,不得不承认的是,刚刚更新完的第五季似乎没有第一、二季那样黑色和重口味了,但2011年当《破产姐妹》甫一出世的时候,还是给人一种清新大胆的独特魅力,是很能脱颖而出的。从年龄层偏大的《绝望的主妇》《欲望都市》,或太过高中生的《绯闻少女》《美少女的谎言》《90210/新飞越比弗利》,终于有一部美剧开始聚焦刚刚走上社会的年轻女性群体。探讨她们的生存与挣扎、现实和理想。
学者雪莉·弗德瑞克(Shirley Fedorak)在《大众文化:一种每日生活的文化》(Pop Culture:The Culture of Everyday Life)这本书中试图用她的专业人类学来解释人们对于任何大众文化(电影、电视、流行音乐、小说……)的迷恋。当“检视当今社会”的时候她时常有一种困惑,即当下最受欢迎的一些流行文化产品,它们受欢迎的深层原因究竟是什么。
《破产姐妹》首先在于大胆探讨了年轻女孩经济困窘的这一社会问题,直面了“大家或许都穷过”这种现实。当时拍板买这部电视剧的前CBS电视台娱乐部主席妮娜·塔斯勒(Nina Tassler),年轻时就也经历过“破产”期。事实上,如果不是生而富有,很多人或许都多多少少体会过这种“钱不够花”的尴尬。《破产姐妹》恰恰是将这种尴尬从讳言走向大众。又同时包含一种励志向上的色彩。每集结束,电视剧都会打出两个女孩的银行存款余额,五年过去了,她们几乎还是没有存下什么钱。
于英美文化习俗上,破产也不像在中文里具有那么强烈的羞耻和幻灭感。很多英美国家的年轻人都会把“破产”当成一种口头禅。在这样一种形势下,2011年,当有两个年轻女生在电视上说“我们快要付不起下个月的房租”时,一切在经济危机的大背景下正显得新鲜有趣和适逢其时。
作为女性喜剧,《破产姐妹》的一个最大特点就是它的直言不讳、“粗鲁”甚至“冒犯”。第一季推出之所以让人眼前一亮和它“粗鲁直讳”的台词风格有着莫大关联。剧中主角麦克斯(Max)的台词大都直接、冒犯、直抒胸臆,就算对以“直接表达”为习惯的美国人来说,或许都算“太直了”。以至于这部剧刚刚播出的时候饱受争议,2012年时甚至达到了一个“全民皆骂”的时期。很多观众认为此剧太“冒犯别人”,充满种族歧视和刻板印象。
可是,有些东西就是越有争议越火。第二季在种种争议不断下,还是获得了1000多万的观众总人数,成功续订第三季。
直抒胸臆也是《破产姐妹》的一个最大魅力。主角麦克斯自小身世坎坷、洞悉世事,所以对于整个世界的看法,是黑色的。这也使得她经常能站在一个独特的角度,去嘲笑、讥讽别人。可她也如此真实,将很多人平常不敢讲之看法,大声说出来。刚刚结束的第五季最后一集,麦克斯看见餐厅里一个三十几岁模样的男子在一个周二工作日的下午,穿着一条背带裤,正在涂自己的填色本。她立即就看不过去了,说要“教育教育”他。于是她走上前去直接问:“Why?”指他为什么要涂填色本这种东西。男子立即说:“哦,这可以缓解压力非常有禅意……”麦克斯说:“你知道,sex也是可以缓解压力的吗?而且,你大周二下午没事干在小心翼翼为一只独角兽的屁股填色,那证明你也没什么太大的生活压力嘛!”
台词不俗是这部剧成功的一个重要原因。而它背后的因素则为《破产姐妹》的共同编剧是迈克尔·帕特里克·金(Michael Patrick King)和惠特尼·康明斯(Whitney Cummings)。前者是《欲望都市》的王牌编剧。《欲望都市》那一段段警言式台词到今天仍被奉为经典。后者惠特尼首先自己就是单口相声艺人出身,2011年也自编自演了电视剧《惠特尼的烦恼》。
“女性视角”是《破产姐妹》的一个重要因素。于是虽然是写“女人剧”出身,但迈克尔·帕特里克·金还是很清楚自己需要一个真正的“年轻女性”加入自己的团队,使这部剧能贴近年轻女性群体,为她们发声。值得一提的是,惠特尼本人在她二十几岁的时候也经历过破产阶段,所以她深切明白剧中两个女主角遇到的一切问题以及没钱的尴尬。惠特尼之前的单口相声就已经和麦克斯的台词风格很像,可是不知为什么,这些优秀的语言,似乎透过麦克斯这一虚构形象的演绎,才会更好玩、更有新的火花。惠特尼之前自己的电视剧《惠特尼的烦恼》也时不时闪现机智幽默的台词,只是,毕竟没有像《破产姐妹》那样成为一种现象。播出两季后就没有续订了。
或许写作和演戏终究是两回事。又或是,在视觉世界里,人们毕竟还是肤浅的。《破产姐妹》两个主演的颜值也是这部美剧如此受欢迎的一个重要原因。
在英语文化国家,凡是涉及“喜剧”,特别是在“单口相声”界,无法回避的两个问题就是“种族歧视”和“刻板印象”。喜剧人们也必须靠这两点让观众发笑。而这两者,也是一切争议的起点。纵观现在各路喜剧、脱口秀、民间单口相声,无不充斥的是这两者融合而成的段子。拯救这一切的其实是西式幽默中的“自嘲”。正是自嘲,使观众宽容。喜剧人除了嘲笑社会现象,更嘲笑自己。《破产姐妹》中麦克斯也是这样。
虽然说电视剧终究是虚构作品。但我觉得《破产姐妹》现实感最强的地方就在于:它告诉人们,努力也不一定会很快成功。如今,当二十几岁的年轻人努力工作数年后,发现自己并没有像一些电视剧里那样突然得到一个机遇而迅速崛起。这时他们开始厌恶影视剧中的主角那么容易成功,再一次明白一切都是假的。而《破产姐妹》里的成功速度却几乎和现实一致。五年了,剧中颜值、才华、努力都有的两个主角,还是住在布鲁克林那间破公寓。于是正在观剧的观众看着自己也同样始终没有崛起的现实,或许就没有那么绝望了吧。
总的来说,《破产姐妹》整个第五季虽然有起有伏,但这两对姐妹还是继续坚持了下来。既没有绝对成功,也没有完全失败,一直在通往成功的道路上不断前进。从第一季时去慈善商店买衣服的那种惨,到第五季时她们虽然拿到电影投资,但还是在餐厅当服务生。这不禁让人觉得这部剧和现实生活真的很像。
电视剧的一大亮点当属每集开头,当麦克斯遇见各种奇葩顾客,无情嘲笑他们、针锋讽刺他们的那一小段。既针砭社会现象,又一吐很多观众心中对特定群体积压的某种不爽。比如:带着电脑在咖啡馆坐一整天又无所事事的人、太保护孩子的母亲、难伺候的老太太群体、无故对人打响指的人……《破产姐妹》用一种更华丽形象的方式将单口相声中的“抨击”“发泄”,大声展示出来。既一扫积郁,又年轻可喜。
文 张月寒
赞一个 (0)收藏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