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企业家 14年第19期
近来中概股跌势不断,这被一些人解读为“阿里抽水”的恶果。阿里上市之后,中国企业到海外融资之路会出现什么变化呢?最极端的说法“阿里过后寸草不生”。
事实上,从资金面看淡中概股如同瞎子摸象,只摸了中概股,不知美国资本市场规模有多大。在美国总市值约17万亿美元的资本市场里,中概股只是微不足道的一叶扁舟。今年一季度排名前27位的中概股市值合计仅为1474亿美元,不到美国上市公司总市值的1%。27家企业市值加起来相当于一个亚马逊、半只谷歌或四分之一个苹果!说到资金,美国其它投资机构和个人不算、世界各国涌入的资金不算,仅美国养老基金的资产就超过20万亿美元,超过资本市场总市值。
反过来说,假如“阿里抽水”造成中概股资金紧张。那么,市值越大的公司受冲击越大,首当其冲的就是百度。
5月6日,阿里提交了招股文件,次日百度收于151.27美元;9月15日,阿里提交了上市前最后的一版招股文件,这一天百度收于217.96美元,较三个月前上涨44%。按9月15日收盘价,百度市值为737.43亿美元,暴增233亿美元!
中概股虽然分布在纳斯达克及纽交所两个市场,在概念上却是一个整体。
此前,由于市值低、缺少明星公司,加之前些年害群之马财务造假屡屡被揭破,中概股在美国投资人心目中的整体形象不佳。
明星股对板块有多重要,不妨看一个反面的例子——香港创业板:
2000年是香港创业板的元年,TOM等重量级公司的上市引发认购狂潮、47家新上市公司共募集资金148亿港元。这样的开头可谓不错,不幸的是香港创业板的元年居然也成为它的顶峰,此后它离东方纳斯达克的梦想越来越遥远了。以8月份为例,201家上市公司总的成交额仅30亿港元,其中42家公司没有成交记录,几分钱的“仙股”遍地都是……
香港创业板衰败的根本原因是港交所在制度设计上犯了根本性的错误,那就是允许优秀公司“转板”。而美国纳斯达克牢牢稳住明星企业,苹果、微软、谷歌、思科也从来不会有转到“纽约主板”上市才光荣的念头。
创下IPO募集金额之最的阿里不可避免地成为资本市场的话题中心,中概股整体曝光率提高,虽然抽走(募集)了200多亿美元,却可引来数倍于此的资金参与中概股投资。这些资金是冲优质、大市值、行业龙头公司来的,百度、京东、奇虎360、携程们的受益程度会更高。
如今的阿里成了中概股估值的重要参照标准,它的各项指标会被拿来与其它公司横比竖比。比如说2014Q2,阿里营收同比增长41%,京东为64%,这一项京东要得分。但阿里净利润率Q2经营利润达68亿,京东亏损近8亿,这项京东要减分……考虑到阿里移动端变现能力远低于PC端、物流配送改进效果还需观察等因素,京东市值应不低于阿里的四分之一,阿里市值如能稳在2000亿美元,京东合理市值约为500亿美元。
总之,只要阿里不重蹈Facebook覆辙上市后立始暴跌,中概股估值中心将整体上移,一线公司受益更大。
赞一个 (0)收藏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