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天鹅”与“黑天鹅”

 
“白天鹅”与“黑天鹅”
2016-12-05 12:06:33 /故事大全

英国脱欧的“黑天鹅”引发了全球性恐慌,可对中国人,A股只是短暂地震惊了一下,“白天鹅”情绪便占了上风。英国脱欧,中国真的能够隔岸观火?甚至如乐观者所言,因为远离风暴中心,中国将是英国脱欧的获益者?

短期看,面对金融动荡,美联储加息步调只可能进一步放缓,新兴市场又获得了喘息机会;鹬蚌相争,渔翁得利,欧洲分裂也给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谈判增加了砝码。可长期观察,英国脱欧开启了全球化遇阻的明确信号,作为全球化最大的获益国家,当这一历史性进程遭遇挫折,甚至反向而动,我们这个全球最大贸易国又将如何自处?

首先,买下了英国的中国人面临抉择。

欧盟虽是中国的最大贸易伙伴,但欧盟27个国家中英国只是其中一分子,分解到英国,中英双边贸易只占中国总贸易额的2%。因为相对独立的货币制度和金融体系,欧盟之内却孤悬于欧元区之外的英国被中国人当作跨入欧洲的桥头堡,伦敦是除了香港外人民币最重要的离岸中心。和全世界的富豪一样,中国的富豪喜欢到伦敦置业;因为语言的缘故,中国学生更愿意去英国留学,而非陆地国家法国或德国。伦敦是世界上最重要的时尚设计和金融之都,这座金钱与时尚交相辉映的城市汇集了全球最顶尖的投资银行、对冲基金、外汇公司及其他相关金融公司,而正在经历着一波资金外流的中国资本也把伦敦作为“出海”首选予以抢滩。甚至在英镑暴跌之后,中国人第一个反应是冲入商场,买买买。故而对于中国的富有阶层和中产阶层,英国脱欧绝非可以淡然处之的事件,而是需要重新规划的大问题。

公投当天英镑、欧元对美元大跌10%和4%,避险情绪推升黄金一度上涨8%、日元升值6%,美元指数一度上行3.9%。这是预期突入逆转情况下市场表现出的极端情况,但情绪稳定后,随着动荡局势的延展,脱欧程序步入轨道,对经济的影响一步步展现出来,市场显然不会是一步到位式的突发事件般的反应,而是需逐步调整消化到新的稳定态。公投前,金融巨鳄索罗斯警告,一旦英国脱离欧洲,英镑将下跌15%~20%,英镑资产将遭抛售,甚至引发新一轮衰退。类似的预言比比皆是,英格兰银行总裁马克·卡尼就预测,英镑或将大跌20%,而这一预测与汇丰银行不谋而合。

早在金融危机后,华人首富李嘉诚就开始抄底欧洲,先后收购英国电网、供水网络两大业务、天然气供应商WWU。随着加速抛售香港和内地资产,李氏在英国的商业王国愈发膨胀,斥资100亿英镑买下拥有英国2400万客户的O2电信公司堪称投资英国的大手笔。李嘉诚在英国的投资额高达520亿美元,从药品连锁巨头屈臣氏到港口,他的投资触角几乎伸到英国的每一个领域内。几乎四分之一的英国家庭使用的天然气需要通过他所有的天然气管道。他所拥有的英国电力网络为超过30%的英国居民提供电力供应,其电力网络覆盖伦敦和英国东南部。长和集团2015年的年报也显示,公司近四成利润来自英国。李嘉诚对自己的脱港入英解释道:“虽然英国加入欧盟,但其货币英镑并没有加入欧元区,货币汇率比较稳定。”可惜,一次公投就把英镑的稳定打回原形。

岂止是香港富豪,从2000年开始,中国对英国的投资总额高达151亿英镑,占据中国对欧盟总量的25%。包括泰康人寿、中国人寿、中国平安等保险公司在英国也有数亿美元的地产项目。今年,随着资金外流加剧,截至公投前中企对英并购交易额36亿美元,已经超出2015年全年28亿美元的水平。许多中国企业选择在英国投资、创建公司,正是因为英国公司拥有不受限制的欧盟市场准入资格。去年,内地首富王健林财富超过了李嘉诚,夺取华人首富,截至2014年底,王健林在英国的投资就已经超过40亿英镑,其中包括斥资7亿英镑在伦敦核心区建设超五星级万达酒店。

富豪们财富缩水还不至于用汇率计量的财产,英镑贬值是最直接的影响,资产重估才是最大的麻烦。英国脱离欧盟后,它不再是单一市场的一员,英国资产于是被边缘化,失去了过去的桥梁作用。伦敦的金融城,全球知名的金融中心,其独特性在于它的国际化,虽然英国本土市场远比美国小,但伦敦依托的是整个欧洲。在金融服务贸易中,英国处于巨额盈余,近1/4的英国金融服务业务涉及单一市场,相当于GDP的2%。当英国不再是欧盟成员,也就不要指望跨国企业将欧洲业务总部设在伦敦,随着这些企业在巴黎或者法兰克福开设办公室,它们伦敦部门的规模和影响力将会缩小。所有英国的相关资产,都不再有欧盟第一大都会的定价感召力。

中国人在英国的最主要投资是房地产。2015年底,中国首富王健林斥资8000万英镑,在英国伦敦素有“皇家街道”之称的肯辛顿宫花园大街,购置了一幢豪宅,仅印花税就交了950万英镑,创下英国历史上最多一笔房产交易税纪录。7年前,伦敦交易的豪宅数量还和香港和纽约处于一个水平,如今,这里绝尘而出,全世界无出其右,2014年伦敦售出500万英镑以上的豪宅比曼哈顿多出一倍有余。10年来,伦敦已经成为全世界顶级富豪的置业首选。之所以如此,除了这里全球首屈一指的营商环境,还因为这里“避税天堂”的声誉:根据英国法律,持有房产,尤其是因所有权转让而产生资金收益时,需缴纳各种税,但离岸公司持有的房产往往可以免税。

可对于中国的富豪们,脱欧也不是可以等闲视之的。随着全球经济繁荣不再,以及泡沫吹胀到无可附加的程度,伦敦黄金地段的房价2015年下跌了2%,豪宅的需求萎缩得厉害,原本支撑起高端市场近半边天的俄罗斯和亚洲买家几乎全线撤离。商品崩盘、本币贬值,新兴市场富豪们自顾不暇,唯有中国投资者因人民币贬值预期而加紧转移资金。可现在,新的风险敞开了大门,人们不得不驻足等待上一阵子了。实际上,在公投举行前,英国商业地产的投资量已经放缓,今年第一季度英国商业地产交易量下跌了31%,而伦敦地区的交易量减少了11%。作为英国房地产最大的海外购买群体之一的中国人,多推迟了购房计划。

既然脱了欧,英镑也贬值了,此前投资的人暂时栽了跟头,后来者却可能捡到便宜。对于金融政策制定者,有什么比让货币贬值、资产廉价更好的举措呢?安倍经济学的核心目标是令日元贬值,为此日本财政当局不惜一次次宽松货币,欧洲央行则不惜令欧元利率掉到零息之下。可英国资本市场的崩盘却不是财政与货币当局运作的结果,是有实在的困境需要克服与解决的,这一点与欧元区和日本的货币政策追求并无可比性。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在5月发布的英国经济年度报告中就表示,如果英国公投结果是决定脱离欧盟,该国有可能陷入经济增长减弱以及房价和股价下跌的恶性循环之中。英国出口从脱欧后英镑大跌中得到的支撑有限,不足以抵消消费和投资的下滑。届时,商业地产及金融业等经济主要领域投资的突然下降,将使英国创纪录高位的经常账赤字恶化。

当然,从更宏观的角度,脱离了欧盟的英国的危机可能转化为中国的机遇。脱离了欧盟的英国必然要在世界范围内寻找更多的可替代性资源,这一点也正好是中国所需求的。双方互补性合作的空间扩大了,并不仅仅是英镑贬值带来的一点点旅游或其他便利。5月12日,欧洲议会全体会议以压倒性票数通过一项非立法性决议,拒绝承认中国市场经济地位,并呼吁欧盟采取反倾销措施。目前,美欧正在寻求新的限制中国产品出口竞争力的方法,从光伏产品到钢材到通信设备,贸易摩擦呈加速升级态势。英国脱欧后有专家建议,这是中英加强合作,建立自由贸易区的最佳时机。作为新兴的工业化国家,我们与老牌发达的市场化国家英国有着天然的互补性。中国的物美价廉的工业产品和消费品能帮助英国人民以较低成本维持生活水准,而英国发达的金融业、服务业与高科技产品又恰是中国最需要加强的。与英国加强贸易合作,除了在欧洲的版图上为中国商品的自由进入打开大门,还在于示范作用。英国的脱欧开启了发达经济体离开欧盟的先例,来自中国的商品则有可能随着欧盟的分裂扩大自由贸易的版图。

问题是,脱欧展现的是保守、民粹的民意。这一轮全球化主要是从上世纪80年代的英国和美国开始,中国同期改革开放,不仅参与了全球化的进程,而且是推动全球化的主要动力。尤其是加入WTO以后,中国的GDP迅猛增长,全球产业分工和贸易红利帮助中国经济迅速迈上工业化的台阶,与西方发达国家缩小了差距。可2008年金融危机后,当全球化带来的如发达国家贫富差距扩大、普通蓝领岗位丧失等“副产品”开始显现,全球化阻力也越来越大了,保护主义渐成国际贸易的主流。1990~2009年,全球贸易的增长速度是经济增速的两倍,平均增速达5%。然而,自金融危机爆发后至2015年,全球贸易增速与经济增速却已经连续4年原地踏步。

出口曾经是“三驾马车”中最为强劲的一翼,尤其加入WTO以后,外贸高速增长成为拉动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可自2012年,中国出口已经连续4年低于GDP增速,既未能拉动经济增长,更未能实现每年设定的目标。唯一值得欣慰的是,中国贸易份额在全球贸易总量中有所提升,挤掉德国成为全球第一位的贸易国。

英国脱欧表面上是对移民说“不”,关闭的却是自由贸易的闸门。此时在这样一个保守主义盛行的大趋势下希望把“黑天鹅”解读为“白天鹅”,恐怕只是一厢情愿。

主笔 邢海洋

赞一个 (0)收藏 (0)

所属专题:
如果您觉得本文或图片不错,请把它分享给您的朋友吧!

 
故事大全
 
版权所有- © 2012-2015 · 故事大全 SITEMAP站点地图-Foton Auman手机看故事 站点地图-Foton Aum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