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条“红线”才是“实线”

 
第四条“红线”才是“实线”
2016-12-05 16:33:06 /故事大全

2016年8月的第一个星期里,国内媒体针对韩国公开挑战中国设置的“红线”坚持在本土部署“萨德”反导系统展开了一轮强大的舆论攻势。鉴于其间我在CCTV新闻频道就此话题做了四次评论,一些成天守着电视机年龄较大的朋友见面就要与我讨论中国的安全形势。他们的疑问大致是,先是钓鱼岛、接着是南海、现在又是韩国,怎么频繁有邻国在美国的纵容下接二连三地触碰中国的主权和安全“红线”呢?对此我给出了一个简单的回答:第四条“红线”才是“实线”。

在说第四条“红线”之前,不妨借助美国知名外交学者沃尔特(Stephen M.Walt)在《美国无敌:均势的未来》一书中的一段论述:“国家结成同盟是为了制衡威胁。而威胁是权力、临近性、进攻能力和侵略意图共同作用的结果。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如果这些因素中任何一种增加了,其他国家就可能把具备这些特点的国家视为一种威胁,并开始寻找保护自己的某种形式。”按照这段论述中的逻辑,这几年来美国无疑是在利用中国崛起过程中权力和进攻能力因素大幅度增加的客观现实,在不断炒作和渲染中国的“侵略意图”因素也必然是同步增加的这一概念,其目的无疑是要诱使一些与中国有领土和海域争端的国家构建一个针对中国的“制衡联盟”。而中国在钓鱼岛、南海和韩国设立的三条“红线”,恰恰也是对美国此举做出的一种被迫反应。也就是说,这三条“红线”都是美国在中国周边鼓噪“中国军事威胁论”一种逻辑上的结果。

那么中国在设立了这三条“红线”后会不会轻易使用不断增加的权力和进攻能力呢?可以注意到,虽然中国通过频繁的军事演练加大了展示进攻能力的幅度和强度,但在使用不断增加的权力、特别是经济制裁权力时,却表现出了十分的谨慎。这表明,中国对美国试图构建“制衡联盟”的意图是很清楚的。说到这还必须提到,在2016年中国启动并实施的《十三五规划纲要》中的“强化区域和双边自由贸易体制建设”一节里,几乎囊括了所有美国试图诱使构建对华“制衡联盟”的国家和地区。从这个意义上看,美国以“中国军事威胁”为借口试图诱使一些作为中国最大贸易伙伴的国家构建“制衡联盟”的设想,未必会顺利成形。这不仅仅在于中国在大幅度地展示了进攻能力的同时,面对一些国家的“踩线”行为在使用权力上的克制,而且还在于美国并未为这个“制衡联盟”提供一个切实可行的、以替代中国“十三五规划”中所能提供的共同经济利益纽带。事实上,这也是包括美国在内的一些国家在触碰上述三条“红线”时表现出有些首鼠两端的真正原因。

最后我想说一下第四条“红线”——即中国大陆为台湾地区设立的“红线”。我之所以说这条“红线”才是“实线”,是因为中国最近设立的三条“红线”,其实都是为了夯实早前为台湾地区而设置的第四条“红线”。在奥巴马刚上任一个月后的2009年2月,兰德公司在一份题为《均势问题:大陆与台湾争端的政治背景与军事形势》报告中建议:美国及其盟友必须继续追求一种既遏制大陆军事力量同时又在政治、经济和人类关系网络中使北京参与并限制北京使用军事力量的战略,也许这一战略将使北京不断增强的军事力量成为一种时代错误。换句话说,该建议就是让美国通过在中国大陆周边建立“制衡联盟”的方式,来对冲甚至削弱不断增强的中国大陆对台湾地区的军事压力。

文 宋晓军

赞一个 (0)收藏 (0)

所属专题:
如果您觉得本文或图片不错,请把它分享给您的朋友吧!

 
搜索
 
 
广告
 
 
广告
 
故事大全
 
版权所有- © 2012-2015 · 故事大全 SITEMAP站点地图-Foton Auman手机看故事 站点地图-Foton Aum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