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样的银行是好银行

 
什么样的银行是好银行
2016-12-05 16:48:52 /故事大全

什么样的银行才称得上好银行?这似乎是个颇为可笑的题目。中国银监会不是有一套评价标准吗?你们《银行家》杂志不是每年都搞商业银行竞争力排名吗?是的,我今天在这里想说的是基于冰冷生硬的统计指标之外那些对一个银行来说至关重要的生存发展标准。

这么多年来,我对于中国的银行业有两个观察角度,一个是宏观角度,一个是微观角度。宏观角度源自我的《银行家》杂志主编和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研究员身份,这个身份给我提供的是宏观视角,客观公正的视角。在这个视角下,我没有门户之见、没有利益滋扰,我可以从国内国际的比较中去观察一个银行,看它的发展轨迹,研究它现在的发展战略,甚至大胆地预判它的未来;还有一个视角,即利用独董身份,深入某一机构内部,对某一银行就近观察研究,在心里揣摩它的发展路径和成败得失。在中国经济学界,在银行担任独董的经历我也许算得上是比较丰富的一个。回想一下,我曾经在烟台城商行、常熟农商行、吉林银行、河北银行、大连银行、中国民生银行或长或短时间地担任过独立董事,现在在平安银行、包商银行担任独董。每次独董经历都是我对一个银行深入实际、就近观察的好机会,所以我都十分珍惜。实事求是地说,独立董事制度是舶来品,因为监管部门重视,所以各家银行也就依样画葫芦,不得不请几个所谓的专家,配备上这个摆设,实际上,绝大多数银行的董事长、行长们在内心里是不拿独董当回事儿的,每个独董只有对此心知肚明,既要勤勉尽职又要避免过于当真开会就大放厥词才能把握好分寸当好独董,在中国现行体制下发挥好你专家型外部董事的作用,不管那家聘你做独董的银行真重视你还是假重视你,你都得摆正心态–把它当成活标本罢了。

那么,到底什么样的银行才称得上是好银行呢?我认为标准大致有三:

第一,风气正

一个银行可能发展速度很快,短期盈利能力很强,但行内风气不正,这就很难让人佩服。

银行风气不正主要表现有哪些?在中国目前高压反腐的形势下,银行高管首先不能卷入经济丑闻或政治丑闻。一个银行高管最至关重要的是职业操守,银行家的职业操守就是做好职业经理人,拿该拿的钱,不拿不该拿的钱,想银行家职业上的那些事儿,不想银行家职业之外诸如名利、政治地位、社会地位等不相干的事儿。这样,你就能脚踏实地、不巴结权贵、不行贿受贿,不至于将整个行内的风气带坏。据我观察,对一个银行来说,一把手如果为人正派,行内的风气也会立马好转。如果一把手喜欢巴结权贵,爱慕虚荣,那么,行内就容易出现拍马吹牛、拉拉扯扯等不健康现象。我的老同学郑晖2004年到农发行任行长,当年农发行还是个烂摊子、不良资产比重奇高、案件高发、员工精神不振、整体效益及个人收入情况都不理想等等。郑晖到农发行后最主要的工作就是匡正风气,风气正了,用人对了,思路清晰了,到郑晖退休离任前,农发行人均创利水平已超过有三项指标(市值、利润、存款)世界第一头衔的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是中国四大国有银行之一,是我们《银行家》杂志这十多年组织论坛活动最消极的一个大行,不爱学习、对新知识不感兴趣、行内不正之风炽烈已是尽人皆知。2008年,为纪念下乡知青40周年,我召集当年集体户的同学回到当年插队的八郎公社两家子大队现名为八郎乡苏玛村,我问村民朋友,“现在贷款容易不?”农民说“很容易,农业银行现在发惠农卡,每户3万,银行业务员说,只要给他9000元现金,马上就给办卡”,我听后非常吃惊。对于这些连金融为何物都不甚了了的农民来说,他们讲的肯定是实话。由此可见中国农业银行某些基层工作人员的素质。其实,也不单单是农行一家,这样的事儿在所有银行信贷人员中都可能程度不同地存在,我在腾冲有个农民朋友,家里有辆小车,平时的职业是零星从旅行社接一些接送旅游客人的活儿,收入极不稳定,我问他为什么不贷款搞个创业项目,他说也曾尝试过,有一次找到中国民生银行在腾冲办的村镇银行,想申请些资金做种殖业,受到热情接待,那个贷款业务人员答复是:“可以给贷11万,但你得先马上给我3万元。”吓得这个朋友再也不敢想创业贷款之类的事情了。刘士余同志调至中国农业银行当董事长后,刚刚几个月时间,总行上上下下感觉最明显的变化就是风气已明显好转,这种风气的变化是最根本的变化,从这一点说,中国农业银行前景光明。

第二,爱学习

中国的商业银行从小到大由几千人到几十万人不等,对内部员工来说最大的不公是用人。

不公,如果行领导任人唯亲,刻意提拔那些老乡亲朋故旧之类的人,就会引起普遍的腹诽(口中不言、内心不满),员工的积极性就会受到极大挫伤。一家好的银行,用人一定要公正,要重用有职业操守的能人,重用那些热爱学习、积极钻研业务并有较强实践能力的人才。用人就是树立行为标杆,标杆选对了,行里上下的行为就会发生转变。在我的印象里,就学习风气说,工农中建四大行中,工行、建行情况似乎优于农行和中行;全国股份制银行中,活跃银行又比相对沉寂银行爱学习;城商行中,董事长爱读书的银行学习风气就肯定浓于那些董事长不爱读书的银行。例如,包商银行的董事长李镇西爱读书,行里就聚集了一大批高学历、爱读书、勤思考的人才;邯郸银行的董事长郑志瑛爱读书,行里许多人都是《银行家》杂志的热心读者,他们不仅熟悉我写的大部分刊首语,甚至连“父子集”专栏里我儿子写的东西都很了解。在现实形势下,一个银行的爱学习就是指爱读书、爱看《银行家》、爱研究国内外金融动态,这与那种形式主义的逢迎上级,以领导讲话为纲跟风走过场式的爱学习有本质区别。真学习的风气如果能在一个银行内形成,积极上进的氛围就会形成。爱学习、爱读书、爱动脑的人能受到重视提拔,这样的银行肯定会风清气正。冒昧说一句,眼下,衡量一个银行的学习风气,《银行家》阅读量可以算作一个标准。

第三,班子强

一个银行的好坏在相当程度上与出资人情况及所有制性质无关,而取决于经营管理团队的强弱。通常情况下,无论从总行层面还是分支行层面讲,一个正派有能力、有威信又不霸道的一把手通常是经营管理团队强大的首要标志。一把手的能力、心胸、作风和战略眼光直接决定一个机构的兴旺发达程度。如果一把手只是蝇营狗苟的“官油子”或干脆是个私心奇重、嫉贤妒能的小人,那这个机构通常就会倒霉几年。在现实生活中,经营班子的实际构成有时比想象的还要复杂一些,有时它不是非白即黑好人坏人式的搭配组合,而是由许多复杂社会政治因素决定的奇妙组合,特别是在中国这种上级组织部门选派干部制度下,银行类金融机构的位置被组织部门看作是“肥缺”,到这里就有钱可赚还有很大的资源支配能力,因此,会有许多到达一定级别政治升迁前景有限因而及时调整人生职业方向的人削尖脑袋要进入银行系统。这些人中有干吏能臣,有油条恶棍,各式各样,不一而足。作为一个微观主体的金融机构有时无可奈何只能听天由命,碰上一个好领导,那是员工之幸,碰上个非良善之徒,也就只好认倒霉了。一个班子如果人员配备无大失误,能否团结配合就成了关键,全国城商行中有很多一二把手间争权夺利闹不团结的事例,因为一二把手都分别由组织部门任命,属各有后台一类,因此,貌恭心不服甚至干脆势不两立者比比皆是。按照一般规律,班子的气氛在于营造,一把手的政治智慧常常能起到决定性作用。刘士余被公认为人行系统智商最高人士之一,到农行担任董事长后,在党组会上公开说“我现在到农行工作希望大家支持,我知道你们许多人在中央有人有关系,但你们捣腾也不会把我捣腾走,即使把我拱走了,下一个董事长也轮不到你,所以咱们还是团结起来,好好干吧!”他的简单一席话说得与会成员既惊讶又心悦诚服。一个班子的气氛的形成还与一把手的胸襟和着法关系极大,基层分支机构也有一些例子,例如,中国农业银行临沂分行连续四年不良双降(绝对额、比率)。我做过调研,其背后的秘密是该行行长宋红光不抓具体业务,将业务权力分配给班子其他成员,行里每月顶多开一次大会,日常除正常业务外主要搞学习、培训、劳动竞赛、岗位练兵等等。权力分下去了,班子其他成员都很愉快,大家精神抖擞一心干正事儿,各项指标也就变得非常突出,在当地存贷市场占有率指标方面已远远把工行、建行甩在了后面。

从全国情况看,在班子建设上,政府部门不乱安插人是最关键的一条,这样才能让银行真正成为金融职业经理人发挥作用的平台。但是,在某些特殊情况下,如果发现某行的一把手位置已被不良分子占据,就非得借助外力才能促成组织调整,从这点说,上级组织部门的任命权力又显得必要。现实情况复杂,我们作为研究者以财务数据为分析的起始点,通过长期的跟踪分析就能判断出哪些是好银行,另一方面,数据背后的思考又更耐人寻味。

王松奇

赞一个 (0)收藏 (0)

所属专题:
如果您觉得本文或图片不错,请把它分享给您的朋友吧!

 
搜索
 
 
广告
 
 
广告
 
故事大全
 
版权所有- © 2012-2015 · 故事大全 SITEMAP站点地图-Foton Auman手机看故事 站点地图-Foton Aum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