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哥特》及哥特文化

 
《美国哥特》及哥特文化
2016-12-05 16:56:44 /故事大全

大多数“哥特”,内心有着一股汹涌强烈的要和“平庸”分割的愿望。他们讨厌一切平庸之物,于是主流审美和价值观越来越让他们厌恶和不屑。

今夏美剧似乎不约而同掀起一股暗黑风潮。从向哥特文化致敬的《美国哥特》,到《行尸走肉》主创尝试“驱魔人”题材的《驱魔浪人》;接《傲骨贤妻》档的《吃脑外星人》;颓废糜烂的“天使脸孔杀人案”《有罪》;一股神秘黑暗力量出现的“死亡夏令营”《夏日亡魂》。

其中,《美国哥特》(American Gothic)以一种独特的哥特文化魅力和内涵,在这些黑色题材剧中呈现出一股悲伤和华美的意味。哥特文化,这一在西方主流社会极具辨识度的文化形态,一直以来是颇受争议的。爱伦·坡在哥特文化形成中的文本贡献功不可没,也在他众多作品中勾勒出一个神秘、略嫌诡异、充满特定事物及意象的文化。这些意象包括:坟墓、死亡、华美虚无荒宅、晨雾。而这些,在更新中的美剧《美国哥特》中似都有展现,全剧一直致力于对种种哥特文化之细节,呈现一种低调式致敬。

一直以来,人们对哥特文化有一种很深的误解。很多人讨厌、反感“哥特”(Goth),是因为他们举止、行为、穿着怪异。这种“不同”,总能引起大多数人的不适。但是,正如南希·基尔帕特里克(Nancy Kilpatrick)在《哥特圣经》这本书中说,哥特其实并没有那么恐怖和标签化。这位恐怖小说家认为,内心深处的浪漫,才是哥特一种最根本的标志。有“哥特情结”的人,是出于一种生命本质的对于“悲剧”和“梦境”的迷醉,因为两者都是现实生活中所不可得的。“哥特”是什么?定义哥特本身就几乎是一件不可能的事。简单理解或许就是,一种黑暗的艺术性。

奠定哥特文化最早意象之一的应该是玛丽·雪莱的《弗兰肯斯坦》。1816年,英国诗人雪莱和当时的婚外情人玛丽、玛丽的妹妹克莱尔以及拜伦爵士、拜伦的私人医生波利多里等一起去日内瓦度假。在度假期间尽管有鸦片的飘飘然可他们还是觉得无聊。于是拜伦爵士提议每个人写一篇鬼怪小说来解闷。在那个下着暖雨的夜晚,玛丽创造出《弗兰肯斯坦》的雏形。而波利多里医生写出了《吸血鬼》,这也成为后来那部著名的《德古拉伯爵》的雏形。后者成功开创了吸血鬼文学,而当时他们或许怎样也没有料到,吸血鬼在本世纪一度成为最时尚、最受青少年女生喜爱的英俊怪物。成为哥特文化中几乎最赚钱的一大IP。

而在现实生活中,该书作者玛丽的生活也似乎总是被死亡笼罩。1816年12月,雪莱的妻子在海德公园自杀淹死。于是苦恋许久的玛丽终于正式和雪莱结婚,成为后世闻名的玛丽·雪莱。那时她21岁,并且已经因为《弗兰肯斯坦》的出版而声名大振。

可是,当时看来一帆风顺的她却并没有一帆风顺地走下去。她的一生似乎都为“死亡”阴影所笼罩。结婚后不久,她的另一个妹妹范妮就自杀了;而她自己的两个孩子也都不幸在意大利夭折。1822年,雪莱和两个朋友一起划船钓鱼。突如其来的风暴来临,三人全都葬身海底。并且在火化尸体的过程中,还出现了意想不到的可怕事故。而玛丽本人,也在还很年轻的时候——53岁那年就因为脑癌去世。

可是,她留下的《弗兰肯斯坦》却对后世哥特文化产生深远影响。其中之一的表现就是衍生出后世哥特文化里对于尸体的迷恋。在小说中,科学家弗兰肯斯坦用被处死刑的犯人的残肢创造出一个“科学怪人”,他当时打的名目是“以科学之名”。而在美剧《美国哥特》中,当卡姆的儿子杰克把邻居家的猫尾巴剪掉以后也向他父亲大喊:“这是实验!科学实验!”

《弗兰肯斯坦》还展现出“与世隔绝”的哥特特质,它的主要人物大都生活在一个与世隔绝的环境。而2016年的《美国哥特》,大儿子盖瑞特离家出走后,就生活在一个树林中的小木屋与世隔绝长达14年。

除去玛丽·雪莱的悲剧人生,爱伦·坡的一生其实也很不幸。他作品中总是出现的“早夭年轻美丽女子”来自现实生活中自己妻子的早逝。而在照顾妻子患病的过程中,他又遭受了病情时好时坏的心理折磨,使得他那一段时间创作出诸如《红死病面具》《金甲虫》,以及诗歌《乌鸦》。这些作品中都有他这段时间经历的影子。那种焦灼感、对于疾病逼近的恐惧和年轻女子的早夭。也为他日后的作品定下了重要基调。

比爱伦·坡晚出生十几年的英国作家威尔基·柯林斯,他写的《白衣女人》也被认为是奠定了哥特文化的一部重要小说,通常认为是“女性哥特”。这部小说虽然远没有《弗兰肯斯坦》那种赤裸裸的恐怖或爱伦·坡作品那样非常极致的心理恐惧,却在营造神秘感方面丝毫不输于前两者。并且它创造出一个非常经典、流传后世的人物形象——白衣女人。这一人物形象及其上漂浮的那种神秘、未知、不定气质,影响了后世众多文艺作品。美剧《邪恶力量》第一集就是根据这部小说而引申出的一个民间传奇鬼故事;之前上映的英国电影《黑衣女人》更是从名字上就能看出对前者的致敬。

值得一提的是,《美国哥特》中有一个镜头颇有深意,带到了背景中主人公正在阅读的《呼啸山庄》。《呼啸山庄》也是长久以来被认为是颇“哥特”的一部小说。除去开头关于凯瑟琳鬼魂的那段震颤确实颇毛骨悚然。还在于其间男主角希斯克利夫实际是来源于在英国流传甚广的民谣中“魔鬼情人”的形象。这一形象在后来英国女作家1945年的小说《魔鬼情人》中得到了更直接细腻的展现。女主人公与水手陷入热恋;在他出海之际许下诺言要等他回来;然而在得知他生死不明的情况下她当然只能选择和别人结婚,并生下三个孩子;正当她享受婚姻幸福、家庭温暖时,多年前的那个情人却突然回来,诱导她抛家弃子与他远行;到了船上以后她才发现他根本已经不是人而是鬼;于是情人把船弄翻,拖女主人公一起沉入深深的海底。

这不是爱情,不是为他人着想,而根本就是一种占有。这一点和《呼啸山庄》中的男主角希斯克利夫形象其实如出一辙。由此,《呼啸山庄》虽然几乎没有任何超自然情节,但光是这一民间流传许久的影影绰绰的影子,就为全书布下一种阴沉、悲哀的基调。而《呼啸山庄》中希斯克利夫血脉偾张的一种暴力倾向,也是贯穿在民间传说甚至和《弗兰肯斯坦》中怪物最后的谋杀,也是有着某种深层一致的。而作为向以上种种致敬的美剧,《美国哥特》中的谋杀也是无法避免的。但可惜的是,作为本来应该吸收这么多精华的美剧,剧中悬疑的设置、解谜的套路,却可以说是二流的。人物形象也意外的扁平。

20世纪初达芙妮·杜穆里哀的《蝴蝶梦》,似乎开拓出哥特文化中另一种风格:精致华美大宅。小说中初让人毛骨悚然的除了那种时时可见前妻影子的片段,其故事发生的主要场景曼陀丽庄园更给人留下了一种艳丽、奢华、绮靡的强烈意象,也奠定了日后哥特文化中对于华美精致大宅的歌颂和迷恋。《美国哥特》中霍桑一家居住的宅邸,是全剧最醒目的亮点。有一两个镜头飘过晨起时略有白雾笼罩的年代感房屋,其间凸显的哥特意味是透过镜头呼之欲出的。

很多人对哥特文化的理解,似乎仅止于“恐怖”,这一点当然是肤浅的。哥特不仅需求阴森、神秘、悬疑,其间最重要的一个元素其实是浪漫;并倾向于对超自然现象的解读持保留意见。而据《哥特圣经》这本书中描述,大多数“哥特”,内心有着一股汹涌强烈的要和“平庸”分割的愿望。他们讨厌一切平庸之物,于是主流审美和价值观越来越让他们厌恶和不屑。他们的灵魂是特殊的、天性是敏感的,所以面对庸常,才会用一种常人所不能理解之极致,和“平庸”分裂。

文 张月寒

赞一个 (0)收藏 (0)

所属专题:
如果您觉得本文或图片不错,请把它分享给您的朋友吧!

下一篇:真正的清廉
 
搜索
 
 
广告
 
 
广告
 
故事大全
 
版权所有- © 2012-2015 · 故事大全 SITEMAP站点地图-Foton Auman手机看故事 站点地图-Foton Aum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