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市长被约谈之后

 
郑州市长被约谈之后
2016-12-05 16:55:52 /故事大全

为了治霾,郑州市制定了严格的问责机制。治不好霾,相关部门会在财税优惠、评奖评优中被一票否决;未完成年度大气污染防治目标任务的,1年内不予提拔或重用;如果出现严重环境事故,党政负责人还将面临停职、免职处理。

2015年7月28日,郑州市长马懿被环保部闭门约谈,郑州由此成为首个被环保部约谈的省会城市。

在2个小时左右的约谈中,环保部华北环保督查中心主任刘长根指出,郑州明显存在大气治理工作不力、扬尘污染问题突出、企业违法排污多见、水环境保护不够等问题。

马懿表示,本次约谈以“警示”为主,若环境没有改善,接下来有可能带来“限批”等实质性处罚,这显然无益于郑州市的发展。“郑州自己的问题必须整改,不要找客观理由。”马懿在约谈会上表示。

郑州市委副书记、市委秘书长胡荃承认,这样的空气质量,让人出去招商,脸上都挂不住。“郑州大气治理已经没有后退余地,只能破釜沉舟、背水一战。”

2015年上半年,郑州市区空气质量优良天数仅有39天,在全国74个重点城市中,大气环境质量位列倒数第3,其中二季度每个月都“稳居倒数第2”。

被约谈后不久,马懿带队去石家庄取经治霾经验,引发了网民“倒数第3向倒数第5学什么?”的质疑和嘲讽。

《中国新闻周刊》获悉,环保部通知约谈郑州的时间是7月23日。而巧合的是,环保部监测资料显示,从这一天到7月31日,郑州大气质量一连迎来了9个“优良天”,其中7月26日和31日,空气质量接近“优”的标准。很多郑州市民将这样的空气称为“约谈蓝”。

郑州市多位相关负责人向《中国新闻周刊》表示,将以这次约谈为契机,以壮士断腕的决心,坚决打赢这场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

郑州市分管环保工作的副市长张俊峰在接受《中国新闻周刊》采访时说,2015年3月国务院组织环保、工信等部门到河南考察大气污染工作时,将郑州列入必查单位。检查后指出,郑州市大气污染指数居高不下,主要污染物浓度不降反升,超过京津冀地区的平均水平。

有时候,张俊峰会驾车在郑州市区的多个区域以及三环、四环、绕城高速等地巡查,寻找造成空气污染的主要原因。

张俊峰告诉《中国新闻周刊》,尽管治污形势比较严峻,但是从整体上看,2015年郑州市天气的趋势还是不断向好的。“在优良天数方面,一季度仅有10天;二季度有29天;7月份有22天;8月上半月有11天。在全国74个重点城市中,在连续三个月位列倒数第2后,7月份的大气环境质量名次也升了5位。”

张俊峰说,郑州处于城镇化快速推进的阶段,城市开发强度大,工地数量多,相应的施工、拆迁和运输产生的扬尘污染十分严重。“这是成长中的烦恼,必须要在发展中解决。”

目前,郑州正通过加大执法力度,将治污成绩纳入政绩考核体系等方式,进行一场“约谈蓝”保卫战。

治污不利或丢乌纱帽

《中国新闻周刊》在郑州采访时,不时能在街头见到洒水车。不少郑州市民向记者反映,现在洒水车确实比原来多多了。郑州当地媒体曾有一篇报道说,“郑州每天洒水3.5万余吨,一周就要用掉一个如意湖。”

上述改变,只是郑州近期加大治污力度的一个侧面。

7月24日,也就是在接到环保部约谈通知的次日,郑州市召开全市大气污染防治攻坚动员大会,会上制定的最低目标是“只能比去年好、不能比去年差”。此次会议,“四大班子”、市直机关、各县市区、管委会等党政主要领导全部出席,规模庞大,外界称之为“千人誓师大会”。

郑州市市长马懿在会上称,作为京津冀联防联治城市,郑州市如果任由空气质量恶化,将受到国家“严厉处罚”,也将失去更多招商引资机会。

在会上,郑州市相关县市区及市属各局委办向马懿提交了《治理大气污染的承诺书》,上面不但有相关治污目标,还有县市区(书记、县长、市长、区长)的亲笔签名,“完不成任务,服从组织一切处理”。

这个“服从组织一切处理”,究竟意味着什么?

《中国新闻周刊》发现,依据会上发布的《大气污染防治工作责任追究办法》(征求意见稿)中的问责机制,各级党委把环境质量改善情况、大气污染防治目标完成情况等,作为党政领导班子、领导干部实绩考核的重要内容和干部选拔任用、奖惩的重要依据。管不好霾,会在财税优惠、评奖评优中被一票否决;未完成年度大气污染防治目标任务的,1年内不予提拔或重用;如果出现严重环境事故,党政负责人还将面临停职、免职处理。

对这种严格的考核机制,郑州大学环境科学研究院教授张瑞芹告诉《中国新闻周刊》,这弱化了唯GDP论英雄的政绩考核观,能够引起相关政府对污染治理的重视,对确保治污取得实效非常有用。

但张瑞芹同时表示,因为影响空气质量状况的因素很多,而且容易受天气等不确定因素影响,因此考评周期还应该再拉长一点更为科学。“很多国家是用3年空气质量状况的平均值作为标准来衡量治污成绩的。”

在此次大会上公布的《关于全民行动坚决遏制大气污染的意见》(征求意见稿)规定:城市主导风向上,禁止新建涉气重污染项目;现有涉气重污染项目要逐步搬迁或转产;钢铁、水泥、炼焦、电石等高耗能、高污染项目列入“黑名单”,全市禁止新建;四环以内黄标车限行时段延长,从原来的早6时至晚12时改为全天禁行……

郑州市环保局一位工作人员表示,事实上,这些工作并不是在千人大会或被环保部约谈后才开始的。她说,早在2012年12月,郑州就公布了PM2.5数据,是全国首批公开这一数据的城市;2013年4月,郑州市还在全国地级市中率先发布《“蓝天”工程白皮书》,对污染物排放等加大了监管力度。

郑州市环保局法规处处长王红娟告诉《中国新闻周刊》,2014年12月,由郑州市人大常委会城建环保工作委员会、市法制办、市环保局联合制定的《郑州市大气污染防治条例》通过河南省人大批准,2015年3月开始施行。“该条例吸收了国家《大气污染防治法》(修订稿)中的一些内容,也吸收了银川、北京等一些经验,还引入了新《环保法》按日计罚等规定。”

2015年6月,郑州开始实施领导分包辖内9个区,治理、督导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其中市委书记吴天君分包中原区,市长马懿分包金水区。

而郑州市环保局大气办提供给《中国新闻周刊》的一份材料显示,自2015年1月1日新《环保法》实施以来,在郑州在治理工地扬尘方面,已累计投入治理经费7.7亿元,全市2147个工地的综合达标率达到90%以上,防尘网覆盖了94平方公里。

另外,该市还淘汰黄标车和老旧车辆7.29万台,对重点涉气企业24小时驻厂监管,查处环境违法行为515起,处罚1700万元,移交公安机关19起,追究刑事责任4人,拘留7人。

“移交公安机关这种严厉的行为,原来很少见。一方面说明新《环保法》的威力,也说明郑州治污的决心。”郑州市环境监察支队工会主席李在龙告诉《中国新闻周刊》。

因何取经石家庄?

2015年8月6日,马懿率郑州党政考察团前往石家庄,学习治污经验。各相关职能部门的“一把手”随行,当天往返,连夜总结。

在10个小时的行程中,马懿看工程建设,问扬尘治理,了解当地重点工程文明施工的经验做法,并召开了长达5个小时的座谈会。

令马懿没有想到的是,此新闻被报道后,因在2015年上半年全国74城空气质量排名中,郑州倒数第三,石家庄倒数第五,网上出现了不少如“倒数第三向倒数第五学,能学到啥”的质疑声。

张瑞芹告诉《中国新闻周刊》,郑州与石家庄都是内陆城市,地理环境、气候条件、产业结构都很相似。“所以去石家庄学习是有借鉴意义的。”“海南、西藏、青海等空气质量排名靠前,可是这些地方和郑州没有多少相似点。郑州能够跟他们学什么呢?”

在产业结构发展历程、大气污染成因等方面,郑州确与石家庄有许多类似之处。据相关资料显示,2007年到2010年间,石家庄城市建设大拆大建,2011年左右,大气污染的严重情况日益凸显。石家庄的这一处境,与当下郑州“处处是建筑工地”的情况很相似。

张瑞琴认为,石家庄尽管目前污染还是很严重,但近两年其空气质量的发展趋势是向好的。特别是在2013年6月国务院出台大气污染防治“国十条”后,石家庄的空气质量在不断进步。

《中国新闻周刊》了解到,作为京津冀“联防联控”城市,2014年,石家庄的空气优良天数,比上一年增加71天。

郑州市委一位参加了石家庄之行的官员告诉《中国新闻周刊》,取经石家庄,郑州是经过了慎重的考虑的。其中主要的考量因素有:在治污方面,石家庄是被环保部点名表扬的城市;另外,石家庄取得的进步,还是在要为京津冀做了很多牺牲的前提下取得的。

比如,为了服从大局,河北接纳了北京的一些重污染企业。另外,石家庄也知道天然气环保,也想加快煤改气步伐,但是天然气是限量的,往往是北京优先供应。“在这种背景下,石家庄还能不断进步,为什么不值得学习?”这位官员说。

另有多位参加了石家庄之行的郑州市官员表示,石家庄的一些做法,比如重奖重罚制度、污染物来源解析等,都值得郑州学习。石家庄对县区空气质量实行重奖重罚。

2015年第二季度,石家庄空气质量最好的桥西区获奖243万元,对空气质量排名靠后的地区,则实行60万~471万元的重罚。

2014年,石家庄对全市114家国省控重点企业全部实现了污染源在线监控。2015年4月,在全国环境监测现场会上,环保部副部长吴晓青介绍,中国已完成对北京、天津、石家庄等9个城市的污染源解析工作,这将为科学治理大气污染提供支持。

郑州市扬尘办工作人员王毅认为,石家庄的重污染天气预警机制也十分完备,值得郑州“好好琢磨”。“石家庄根据不同预警等级,对在建工地、工业企业和交通通行等进行应急调控。比如,三级预警时,所有在建工地的土方和拆除等作业就要停止,工业企业达不到规定减排标准,就限产、停产。”

如何降服“霾三样”?

郑州的空气污染,近些年来有越来越加重的趋势。

从优良天气天数的历史数据看,2012年,郑州有319天;2013年,为218天,2014年为163天。

郑州市副市长张俊峰坦承,出现这样的趋势,从根本上来说,还是重视不够。“一些领导对大气污染的严峻性认识不够,没有真正重视起来。覆盖全市的空气质量监测体系,作用也发挥得不够。”

为了治污,近日,郑州市聘请了9位国内知名专家组成大气污染防治工作专家咨询组,对大气环境状况进行把脉问诊、分析研判,并提出指导意见。他们中包括中国工程院院士郝吉明、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副院长柴发合。张瑞芹也是其中之一。

张瑞芹告诉《中国新闻周刊》,工业、汽车尾气和扬尘,是造成郑州雾霾的“三大元凶”,也被称为“霾三样”。那么,这“三大元凶”在郑州有多严重?

郑州市环保局大气污染防治办公室提供给《中国新闻周刊》的一份数据显示:在工业方面,2014年,郑州全市煤炭消耗总量共3045.9万吨,是北京的3倍多,其中工业燃煤量2771.8万吨,占煤炭消耗总量的91%;在扬尘方面,郑州有2159个工地,其中31%的工地不达标;在尾气方面,全市机动车保有量达到298万辆,密度为400辆/平方公里,保有量和密度在中部六省省会城市中位列第1。

面对如此严峻的形势,郑州市不得不投入更多的治污成本。

2015年,河南省两会期间,该省省长谢伏瞻提到,2014年河南大气污染治理的资金,一半给了郑州,约2亿元。

据河南省环保厅有关负责人介绍,谢伏瞻所说的2亿元,是2014年度河南省4亿元大气污染治理专项资金的一半。据了解,2015年,郑州将拿到共计5亿多元的大气治理专项经费。

张瑞芹说,郑州大气污染治理,不只是郑州的事,周边的城市也有影响。

7月27日,河南省环保厅约谈平顶山、新乡、焦作、三门峡4市政府相关负责人,指出其大气颗粒物浓度指标不降反升,或居高不下,或考核断面水质达标率偏低。其中平顶山、新乡、焦作3市均与郑州相邻。

张瑞芹称,尽管“打铁还需自身硬”,可是周边城市对郑州大气污染的影响也不可忽视。夏季刮东南风,冬季刮西北风,这是郑州风向的常态。这也就意味着,西北方向的新乡、焦作、济源,在冬季时如果污染严重,可能就祸及郑州。而到了夏天,东南方向的许昌、开封也将成为郑州大气污染的源头之一。

郑州地处河南省中部偏北,北临黄河,西依嵩山,东南为广阔的黄淮平原,属暖温带季风气候。中原腹地的坐标,以及季风气候的影响,让郑州容易受外来霾的侵袭。

张瑞芹通过计算机超算模式,对郑州的污染源、气象和光化学反应进行模拟,得出的结论是,郑州受外来霾污染影响的比例约为38%,在重污染日,受外来霾的影响更大,高达50%以上。“同样,对于周边城市来说,郑州霾也是外来霾。”

对这种“大气太容易在城市间串门”的现象,郑州市环保局一位工作人员感到很无奈。“有时候,感觉我们做了很多工作,但是得不到外界理解。有时候,我们努力了,突然刮什么风,外部雾霾就过来了。”因此,推动郑州联防联控的污染治理,也成了张瑞芹等众多专家的共识。

马懿也曾经向河南省一位领导建议,建立河南省范围内的联席会议制度,对于郑州上风头的市、县(区)重大项目,统一申报、联合治理。

对于这一建议,张瑞芹表示很有必要。

“十二五”期间,国家就提出对重点区域大气污染治理实现联防联控。

张瑞芹说,建立区域大气污染联防联控协调机制,具体包括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健全会商机制和通报制度,围绕区域大气污染防治目标、任务等,形成具体的解决方案。

据了解,随着郑州大气治理的强硬化推进,目前,郑州市内的联防联控机制已经形成,从郑州市政府到各区政府、街道办的渠道已经畅通。而对于与周边地市的联防联控,甚至在河南区域范围内进行大气污染的联防联控,郑州市也已经向省里作了汇报。

治污背后的经济账

近些年,环保在中央决策中的话语权不断提升,环保的执法生态正在发生变化。多次率队进行执法监察的郑州市环境监察支队工会主席李在龙对此体会很深。

2015年“六五”环境日当天,李在龙带队去某郑州某县去查企业,对5家企业下了约谈通知。在约定的时间,5家企业的负责人都来了,并且态度很好,当面认错、认罚,并承诺加强管理。

“以前,他们一般不会这么配合,会遇到很多阻力。”李在龙说。有时候在执法时,还会遇到被放狗咬、扔砖头的事情。

在环保压力骤增的背景下,一些污染企业正在搬离郑州市区。成立于1992年的新力电力公司,承担着郑州市70%集中采暖面积的供热任务,现有5台20万千瓦燃煤热电联产机组,总装机容量100万千瓦。按照规定,2017年底前,该公司要彻底搬离郑州市区。

对企业来说,这意味着很大的经济损失。2014年6月和2015年3月,新力电力先后投资了2亿元,对5个机组进行了脱硝技术改造。因新机组的型号跟现有设施完全不同,等它们2年后搬迁时,花2个亿投资的这些脱硝设备就成为废铁了。

郑州市市长被约谈带来的一个“意外收获”,是促进了该市环保设备大卖。目前,在郑州市,吸尘车、雾炮车、防尘网等原来冷门的“治霾神器”都成了抢手货,且价格上涨幅度很大。

根据郑州市扬尘办公布的数据,今年该市的2000多个工地上,已经覆盖防尘网9436多万平方米。“现在,扬尘有问题,就要面临被停止施工的处罚,所以我们不得不去购买这些设备。”一位工地负责人表示。

2015年7月21日,即在被环保部约谈的一周前,郑州市发布了该市上半年经济运行情况。数据显示,在国内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增加的形势下,郑州市上半年GDP完成3361亿元,同比增长9.3%,分别高于全国和全省2.3、1.5个百分点,增长率居全省首位。

在谈到治污力度加大会不会影响GDP数据时,张俊峰对《中国新闻周刊》记者说,环境污染治理和经济发展不是对立的关系。“从目前的情况看,郑州空气质量正在逐步好转,经济增长也还在正常区间。”另外,郑州空气质量的改善,有利于引进优秀企业和人才进驻,这有利于郑州的可持续发展。“空气质量差了,招商引资还怎么搞?从长远看,现在不去治污,才是对经济最大的伤害。”

本刊记者/周群锋(发自河南郑州)

赞一个 (0)收藏 (0)

所属专题:
如果您觉得本文或图片不错,请把它分享给您的朋友吧!

 
搜索
 
 
广告
 
 
广告
 
故事大全
 
版权所有- © 2012-2015 · 故事大全 SITEMAP站点地图-Foton Auman手机看故事 站点地图-Foton Aum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