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的负面效应

 
科普的负面效应
2017-05-18 12:26:49 /故事大全

袁越

近日,一個名为“关注疫苗安全”的微信公众号发文称:“为了孩子安全,请远离疫苗!”此文引来了很多不明真相的读者的关注和转发,让不少医疗科普工作者暗自慨叹,自己辛辛苦苦写了那么多科普文章,却被一个谣言公号轻而易举地击败了。

这个公号如此造谣的真实目的在于推广中医,而中医、疫苗、气候变化和转基因等热门领域已经成了科普的重灾区。科普作家们写了无数关于这几个话题的科普文章,却都没能改变公众的错误看法,这是什么原因呢?

德国明斯特大学(UniversityofMuenster)的心理学家丽萨·莎瑞尔(LisaScharrer)及其同事们设计了一个心理学实验研究了这个问题,他们得出了一个让人困惑的答案:正是因为科普越来越通俗易懂,才使得老百姓越来越不相信科学了。

研究人员招募了一群普通志愿者,分别让他们阅读一篇专门针对大众而创作的科普文章,以及一篇以科学家为读者的专业科学论文,然后让他们对一些有争议的科学问题做出判断。结果发现,阅读完科普文章后,志愿者们会更加倾向于相信他们自己的判断,同时低估了他们在面对复杂问题时对专家意见的依赖。其实“术业有专攻”的道理他们都是懂的,但在阅读了一篇通俗易懂的科普文章后,他们却更愿意相信自己的判断力,不再把专家的话当回事了。

莎瑞尔博士将研究结果写成论文,发表在2016年底出版的《公众理解科学》(PublicUnderstandingofScience)杂志上。英国牛津大学自然历史博物馆的一位古生物专家马克·卡纳尔(MarkCarnall)在《卫报》上发表了一篇评论文章,对这个奇怪的现象给出了自己的解释。在他看来,科普文章的最大特点就是把复杂的科学问题简单化,否则不利于文章的传播,那就不叫科“普”了。但是,这么做导致的结果就是外行人会以为科研是一项简单的任务,科学家是一群谨小慎微、说话模棱两可的家伙,远不如科普作家来得那么干脆。

他举了一个案例:如果你想知道恐龙生活在哪个年代,科普作家会告诉你,它们生活在2.3亿年前至6600万年前之间。事实上,自然历史博物馆里的恐龙展厅里就是这么写的,参观者很容易把这个答案当成一个简单的事实来看待。

但是,如果你问一位研究恐龙的专家,他会这么告诉你:目前已经发现的、确认属于恐龙的化石是帕氏尼亚萨龙(NyasasaurusParringtoni),科学家们通过分析与帕氏尼亚萨龙分布在同一地层中的其他动物化石,知道了与它同时代的动物究竟是何种类,然后再在世界其他地方找到了类似的动物化石,并采用钾氩测年法分析了这些化石周围的长石晶体的年代,得出了229±5和227.8±0.3(单位:百万年)这两个数据。但是,世界上最早出现的恐龙极有可能并没有留下化石,因此上述年代只是目前已知的恐龙出现的最早年代,有人估计恐龙很可能早在2.4亿年前就已经出现了。恐龙家族中的一支,也就是鸟类,目前仍然还生活在地球上,非鸟类恐龙家族估计是在6600万年前至6590万年前之间灭绝的,灭绝的原因很可能是因为一次彗星或者陨石撞击地球事件而引发的全球气候剧烈变化。

上面这段文字读起来拗口得多,但这才是对这个问题的准确描述。科学家们并不能完全肯定恐龙到底生活在哪个年代,他们只能给出一个大致的范围,而且这个范围很可能会因为新化石证据的出现,或者新测年技术的突破而被改变。这层意思在简写版中是无法体现出来的,读者会被科普文章中言之凿凿的文字所迷惑,以为事实就是这么简单。于是,他们会觉得科学不过如此,自己也能轻易地理解复杂的科学。

具体到转基因问题上,转基因育种技术并不像某些科普文章中说的那样一无是处,也不像某些科普作家声称的那样百分之百安全,只是目前尚未发现一例有害的证据而已。事实上,所有的新技术都是如此,转基因并不特殊,这就是为什么所谓“只有吃过三代证明无害我才吃”的说法是不成立的。如果你真的这么想,那么市面上很多食品都没法吃了。

打赏微信扫一扫,打赏作者吧~

所属专题:
如果您觉得本文或图片不错,请把它分享给您的朋友吧!

 
故事大全
 
版权所有- © 2012-2015 · 故事大全 SITEMAP站点地图手机看故事 站点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