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随初心传递爱

 
跟随初心传递爱
2020-12-16 16:49:07 /故事大全

刘颖颖

故事人物:张斌峰,自2007年起先后发起“爱传递·再生电脑教室”“爱飞翔·乡村教师培训”等公益项目,带领志愿者团队,把扶贫与扶志、扶智、环保有机结合,惠及约44万乡村老师和孩子。

初心是什么?是“潤物细无声”的那份奉献,还是“人之初、性本善”的那份纯真,抑或是“千磨万击还坚劲”的那份坚持?每个人对于初心的理解,往往带着对于自己职责使命的理解。对于张斌峰来说,他的初心或许就是“坚持公益、共享爱,让乡村多一些美好”。

志愿者初体验

张斌峰的老家在西北。陕西省富平县修礼村,一个关中平原上再普通不过的小村庄,他在那里度过了整个童年。虽然之后考上了大学,到了大城市工作生活,但是淳朴美好的乡村时光深深烙在他的记忆里。

大学毕业后,张斌峰在一家知名外企工作多年,待遇好,压力小,日子挺惬意。然而,他总觉得缺少了点什么。2007年,他和好友人民日报社记者赵亚辉聊到乡村变迁时灵光闪现——“重走中国西北角”!中国著名记者范长江的著作《中国西北角》描述了20世纪30年代中国西北地区的时局状况,时隔70多年,这些地方又有了哪些发展与变化?张斌峰和他的伙伴想再沿着前辈的原路走一遭。对张斌峰来说,这次行动既有着对新闻界前辈的致敬,更能一解他对乡村的怀念关切之情,他要亲自去走一走、看一看。这场充满人文情怀的公益采访行动原计划走半年,实际由于各种状况和困难整整走了一年半。

当时的张斌峰并没有意识到,这次行动居然完全改变了他的人生轨迹。

他们首先来到四川西北部阿坝地区的若尔盖,那是中国最大的高原湿地。然而本该水草肥美一片盎然生机的草原由于遭受过度放牧、开发耕地而变成了“瘌痢头”,曾经的湿地已严重沙漠化、盐碱化,看了让人心疼。他们决定发起“拯救中国最美的湿地草原若尔盖”行动。当时刚刚兴起网络文化,于是,他们通过门户网站、新浪博客等途径进行宣传。他们策划了一个“湿地草原户口本”认领机制,让社会公众通过认领的方式为当地治沙机构提供捐助。这一新颖的创意获得了广泛关注,近千份“户口本”很快被认领光了!更重要的是,这次行动激起了当地政府对治沙的重视,植树、种草、防护的努力一直持续至今。这让张斌峰第一次感受到了公益的力量。时至今日回忆当初,他也颇为感慨:“做善事也要讲究方法论,用聪明的办法做好事就能够事半功倍!”十一年后,张斌峰回到了当年自己认领的那块湿地上,曾经的黄沙遍布如今已是绿草如茵,他感慨万分,“公益的回报不会迟到”。

一路上,他们途经北川,彼时“5·12”地震还没有发生。在北川中学,他们了解到很多孩子家境贫寒,即使考上了大学,也因为筹不够路费甚至准备放弃继续深造的机会。一个女孩告诉他们:“对我而言,世界上最远的距离不是生与死,而是大学就在眼前,我却不知道抵达它的路在哪里。这又一次触动了他的“乡村情结”,团队再一次展开公益行动,发起了“上学之路”计划。他们通过网络、博客等筹款渠道,很快就为178名北川学生募足了上学的路费。当时大家都高兴坏了!却完全没想到,一年后,巨大的灾难会突然降临这个地方。最终,“重走西北角”的结束仪式以“希望北川”公益活动的形式在北川中学的绵阳临时校址举行。幸存学生对故土的怀念、对现在的坚持、对未来的渴望,令人唏嘘也令人振奋。张斌峰陷入了沉思:“公益不等人,并不是说财富要积累到多少程度才能做公益。我即使只有一点点能力,也能为乡村多一点点美好出一份力。”

职业公益人

“每种色彩,都应该盛开,别让阳光背后只剩下黑白……”回程的车上,张斌峰很偶然听到刘若英的《最好的未来》。听着这首为学龄失学儿童而唱的公益歌曲,张斌峰的脑海中闪回着一路走访的那些西部乡村学校。与大城市的飞速发展相比,他们仿佛与时代脱了节,无论是教学设备还是教学方法,都与他二十多年前读小学的时候差不多。质朴坚韧的乡村教师从来没走出过大山,活泼单纯的乡村孩子不知道网络是何物。“当时,我内心油然生出一股使命感,我要让乡村的孩子享受更平等的教育,我要把公益当作事业!”

与其说一首歌让张斌峰从企业金领华丽转身成为职业公益人,倒不如说,深埋于他心里的善良、奉献和责任感在那一刻爆发了。

亲眼目睹了乡村学校因为没有电脑而与信息世界绝缘,再了解到每年中国有超过500万台电脑被随意变卖、处置甚至丢弃和焚烧,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受到巨大的危害,张斌峰在两者之间找到契合点——物尽其用、变废为宝!

2009年,张斌峰发起“爱传递·再生电脑教室”公益项目。项目发动社会各界捐赠闲置电脑等电子设备,组织专业机构进行规范再生,帮助偏远地区乡村学校建设电脑教室并持续支持。通过这项活动推广对废旧电子设备进行“环保、公益、循环经济”综合处置的模式和理念。

张斌峰始终清晰地记得,在一间新建成的电脑教室里,他给孩子上的第一堂课是利用电脑画画。他简单讲解了电脑绘画工具的使用方法,并没有特意要求画画主题,让孩子们自己发挥。一位学生画出了红艳艳的国旗,边上的学生看到了也要画国旗,不一会儿,大家都画起了国旗,整个教室红彤彤的……当时,老师红着眼眶握着张斌峰的手说:“你看,孩子们能够感受到国家和外界对他们的关爱,他们能感受到!”

是的,这些孩子,他们对知识的渴求如此强烈,只要提供足够的条件,他们就能创造出超乎预期的精彩。张斌峰曾为湖南省安乡县一所特殊教育学校建设电脑教室,学校的孩子大多数是聋哑人或轻度智障,接受课堂知识都有些困难。然而,自从开设了电脑课,孩子们的积极性异常高涨,每次上课都会提前半小时来到教室。一个学生甚至在老师指导下利用自己掌握的电脑知识设计了一款“手语连连看”小游戏,荣获湖南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金奖。孩子们还画了一张《我们的翅膀》送给张斌峰,他们很开心,电脑让他们插上了翅膀!

张斌峰一直希望“这些乡村儿童,即使身体暂时走不出大山,但眼睛和心灵可以先走出来”。如今,他欣喜地发现,这个“让乡村与城市共享”的公益理想己初步实现。

事实上,为了更好地帮助这些电脑教室的运行,张斌峰组建了一个专业团队,他们不仅每年实地到乡村学校进行软硬件维修及升级,培训老师和孩子们,还专门开发了远程信息应用平台对每一间正在运行的电脑教室进行远程监管并提供服务支持、分享各类优质课件。当这些“再生电脑”不能使用后,他们会再次回收并环保处置,不让电脑留在乡村造成二次污染。从“光杆司令”到公益融合

在张斌峰看来,一项成功的公益行动并不只有公益机构和学校两方,它还要依靠企业、公众、政府等方方面面的融合。在他的影响下,来自社会的公益伙伴队伍不断壮大。

诺基亚贝尔是和张斌峰合作最久的企业,从2011年就开始合作建设电脑教室。他们将公益行动辐射到各地分公司,调动了全国各分公司员工和电脑,共同走到了西藏、甘肃、湖南、云南、江西。他们甚至还带动了自己的客户——移动、电信公司一起加入到“爱传递”项目中来。中泰资产管理公司专门为这个项目设计了一个公益理财产品,让客户把投入本金的1%用来资助建设乡村电脑教室,据说有了公益加持,这个产品卖得特别好。很多知名企业的员工们不仅捐献电脑,更呼朋唤友、带着孩子一次次踏上志愿者之旅。他们帮助搭建教室,给学生们上电脑课,让自己的孩子和乡村孩子玩在一起、吃在一起。越来越多曾经只是捐赠电脑或资金的企业越来越深度地参与进来。

“我希望公益能成为一种自然的生活方式,甚至写进每个人的基因里。”张斌峰对于自己团队的影响力感到非常自彖。

如今,“爱传递”项目己开展十年。这十年里,张斌峰团队对超过6万台各类闲置电子设备进行综合性处置,并将性能良好的再生电脑送至云南、贵州、甘肃、安徽、江西、新疆、西藏等地的乡村小学和上海、江苏、北京等地的随迁子女学校。截至2019年12月中旬,张斌峰团队的足迹走过了全国30个省区市、134个县,甚至走出国门去了蒙古,共建成了403间“爱传递·再生电脑教室”,约16.1万名师生从中受益。在这一连串还将不断增长的数字背后,沉淀着的是职业公益人的温情、坚持与智慧。 “公益,起于感性,成于理性,不变的是信念。”张斌峰将带着他的公益理念继续前行。

所属专题:
如果您觉得本文或图片不错,请把它分享给您的朋友吧!

上一篇:拆迁补偿之后
 
搜索
 
 
广告
 
 
广告
 
故事大全
 
版权所有- © 2012-2015 · 故事大全 SITEMAP站点地图-Foton Auman手机看故事 站点地图-Foton Aum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