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村官”沉浮记
□何德铭
在首届大学生“村官”就职典礼上,县委杨书记勉励大家说:“你们是第一代有高等文化的“村官”,一定要用自己的文化知识为乡亲们办事,带领乡亲们发家致富。今后在工作中如果遇到困难,可以直接来找我,我一定尽力支持你们。”典礼结束后,大学生“村官”们便分头出发各赴任所了。凌冠良担任的是清水塘村的村主任助理。清水塘村有一方占地一百多亩的大水塘,有一股清泉从山洞中汩汩流出,源源不断地注入水塘。由于塘水是活的,所以水塘清澈见底,清水塘村的村名也由此而来。
凌冠良上任没几天,就有几个村民来村委会找他。原来这几个村民四年前合伙向村里承包了清水塘养鱼,但是俗话说,水至清则无鱼,他们想尽了各种办法,可是鱼的产量就是上不去,辛辛苦苦干一年,交了承包费后就所剩无几了,所以他们想退包。他们说:“虽然承包期还有一年,但是我们的困难也是明摆着的,村委会总不能不顾村民的死活吧。”
凌冠良想了一下说:“你们的情况我知道了,我个人也支持你们退包,但我一个人不能做主,要不这样吧,我把这事提交村委会讨论,尽量说服大家同意你们退包如何?”几个村民见他这么说,都怀着希望回去了。凌冠良把这件事向村委会提了出来。清水塘养不好鱼确是事实,那几个村民在承包的第二年就开始要求退包,已经闹了三年。可是如果退包,村里每年就要减少三万元钱的收入,而这笔收入村里是用来给全体村民交纳医疗保险的,如果没有了这笔收入,就会殃及一村人,所以村委会一直都没同意退包。
凌冠良说:“可是他们的承包期还有一年,一年之后肯定不会再包,到那时三万元钱一样没了,所以我觉得这不是长远之计。”
其他人说:“那你说该怎么办?”
凌冠良说:“我建议干脆收回清水塘,由集体来经营。”其他人说:“清水塘连鱼都养不好,还能经营有价值的东西?”
凌冠良说:“我在网上查了资料,发现有一种进口的甜虾,营养价值极高,价格也很高,而且还供不应求,但是养殖这种甜虾的环境要求也很高,必须有清澈无污染的水域,清水塘正好符合这一条件。如果我们把这种甜虾养好了,那一年的收益就不是三万,而是十几万,甚至几十万了。”这真是一个激动人心的前景。村委会经讨论后决定,收回清水塘的承包权,由凌冠良负责养殖甜虾。买虾苗需要钱,凌冠良采取了向村民集资的办法。清水塘村的人祖祖辈辈守着这方清水塘,现在突然知道清水塘能给他们带来巨大的财富,无不欢呼雀跃,慷慨解囊,很快就集资了五万多元钱。
凌冠良买来了虾苗,放进了清水塘。村民们看着这些虾苗欢快地在塘里游弋,就仿佛看到致富大道已经展现在眼前。可是凌冠良却没有想到,第二天塘面上就浮起了一些死虾。他心中一惊,难道清水塘不适合养殖这种甜虾?还是甜虾在新的环境里也有一个优胜劣汰的过程?不管是什么原因,每天都有一些死虾浮出水面。村民们知道了这一情况,大家的心全都凉了下来。放养的虾苗虽然有几万只,但像这样的死法,要不了多久就血本无归了。大家自然而然地都迁怒到了凌冠良的头上:原以为他是大学生,有文化懂科学,可以带领大家发家致富,没想到却被他坑害了。屋漏偏逢连夜雨,这时,村会计又站出来揭发,说他在查账时发现,凌冠良报销的买虾苗钱是五万三千元,但却只有一张五万元的发票,也就是说,还有三千元钱下落不明。这可是个严重的问题,本该向派出所报案的,但是村主任说,凌冠良毕竟还年轻,又是大学生,再说三千元钱也不是什么大数目,还是应该以教育保护为主。最后大家一致决议,暂停凌冠良的村主任助理职务,三千元钱则从他的工资中逐月扣还。
对于这一处罚,凌冠良却好像完全没放在心里。现在他的心已经全部扑在了那些虾的身上。死虾还在不断地浮现,却又找不出死亡的原因,这就像一把钝刀在慢慢地割着他的心,使他每天都在痛苦中煎熬。如果那些虾都死光了,他又如何对得起清水塘村的乡亲?不是因为钱,而是因为信任。钱他可以节衣缩食省下来还他们,如果乡亲们都不信任他了,他还怎么带领他们奔小康?就在这时,他想到了县委杨书记。杨书记曾经对他们这些大学生“村官”说过,有困难可以直接去找他,现在是到了去找他的时候了。
凌冠良赶到了县城。县委大院的保安打电话进去,杨书记听说是一个大学生“村官”找他,立刻吩咐放行。见到杨书记后,凌冠良把遇到的情况告诉了他,并希望得到他的帮助。杨书记沉吟着说:“这方面我是外行,帮不了你。这样吧,你去省城一趟。我有个同学在省城的一所大学里当副校长,你去找他,让他给你找一个这方面的专家,或许能够解决你们的问题。”凌冠良带着杨书记的推荐信赶到了省城,找到了那位副校长。那所大学里正好有一位专门研究水产养殖的老教授,在副校长的要求下,老教授随着凌冠良一起回到了清水塘村。
老教授经过勘察,很快就找到了死虾的原因。原来注入清水塘的泉水是直接从阴冷的山洞中流出来的,水温太低。而这些进口甜虾来自热带地区,在入水口遇到阴冷的山泉很不适应,所以才会死掉。按照老教授建议,凌冠良在入水的地方建了一个小型蓄水池,山泉水流到蓄水池里,等水温升高后再放进大塘。这么一来,果然没有再死虾。乡亲们的脸上又露出了笑颜,他们看到了希望,同时也恢复了对凌冠良的信心。
到了收获的季节,这批甜虾卖了二十多万,扣除饲料等成本,净赚十多万,收益是成本的三倍还多。这一消息很快就在四里八乡传开了。乡里的文书还写了篇报道投到了报社,并在报纸的显著位置刊登了出来。县委杨书记也看到了这篇报道,他觉得现在大学生“村官”已成遍地开花之势,但由于是新生事物,在实践中还存在着一些迷惘,如果能把凌冠良树为一个典型,将他的事迹总结推广,或许对所有的大学生“村官”都能起到激励作用。于是杨书记亲自来到了清水塘村。杨书记把这事向村主任一说,村主任却为难地说:“凌冠良确实为清水塘村作出了很大的贡献,但是要树立为全县大学生‘村官’的典型恐怕有些不妥。”
杨书记说:“哦,有什么不妥?”村主任说:“他是犯过错误的,总不能把一个有污点的人树为典型吧。”村主任就说了凌冠良贪污三千元钱的事。杨书记觉得一个大学生不会为了三千元钱就自毁名声,更不会用这么没有技术含量的手段,其中必定还另有隐情。他叫来凌冠良,直截了当地问:“小凌,那三千元钱究竟是怎么回事?”谁知凌冠良却轻描淡写地说:“事情都过去了,还提它干什么?”
杨书记说:“不,你一定要给我说清楚。”原来凌冠良拿着乡亲们集资的五万多元钱去网上购买虾苗,但是卖家却咬定要六万元一箱,而且一点都不肯让步。凌冠良知道,这五万多元乡亲们已经倾囊而出了,不可能再拿得出钱来,于是他就想到了求助于网络砍价师。砍价师果然厉害,没费多大周折就把虾苗的价格从六万砍到了五万。成交后凌冠良也信守承诺,把差价的百分之三十服务费付给了砍价师,这三千元钱自然是没有发票的。知道了真相后,杨书记责怪他说:“既然是这样,那你当初为什么不向大家解释?”
凌冠良说:“杨书记,村委会的干部们都不上网的,网络砍价师又是个新生事物,我即使解释恐怕也解释不清楚。再说只要乡亲们能够富裕起来,我受这点委屈又算得了什么,又何必要急着为自己辩解呢?”杨书记和凌冠良谈话时村主任一直都在旁边,听到了全部的经过,这时他红着脸说:“看来以后我们也要学会上网,去了解更多的新生事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