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霞绝壁上的悬棺传奇

 
丹霞绝壁上的悬棺传奇
2017-04-10 12:03:29 /故事大全

丹霞绝壁上的悬棺传奇- 一个故事,一种人生;一段文章,一种生活;看世间百态,品人情冷暖,每一个故事、每一篇文章,都诠释活着的价值和不同的人生。

 江西龙虎山以神奇的丹霞地貌闻名于世。分布在山崖峭壁上的202处悬棺,以及丰富的崖墓文化,成为龙虎山丹霞地貌的魂魄。在这些悬棺中,最重的达上千斤。

绝壁上的埋骨地

龙虎山悬棺集中分布在仙水岩一带。仙水岩诸峰峭拔陡险,岩壁光滑平展,岩脚下便是一条清亮蜿蜒的河流——泸溪河。在临水的悬崖绝壁上,布满了各式各样的悬棺葬洞,其高度在距水面20-50米之间。这些藏棺的洞穴都是天然形成,而且洞穴较多,比较集中,看上去就如同蜂巢一般;而悬棺的棺木几乎全都是用独木制成——将一根大木掏空,就像独木舟一样。有的悬棺在葬洞的洞口还安装有封门板——古人把棺木放到洞穴里面以后,就会用封门板把洞口封死,这样棺木就能避雨避晒。

古往今来,凡是见过悬棺的人,第一感觉肯定会想:这些悬棺中到底隐藏着多少秘密呢?

棺木里面埋着谁?

第一次进入悬棺洞的是当地的几位药农。20世纪70年代,几位药农凭借几根绳子荡入洞中,最终从崖洞里带下来一些坛坛罐罐和用篾片编成的器具。根据他们的形容:里面的棺木有扁圆形、圆筒形、长方形、顶盖式和屋脊形等几种,多由巨木挖空而成;陪葬品多是礼器、兵器、陶器、竹木、骨玉和石器等,但少有金属器皿……

1978年,江西省考古工作队同贵溪文化馆崖墓文化的研究者,第一次对这些丹霞崖墓进行了考古发掘,他们得出了一个震惊世人的结论:这些崖墓中埋葬的,竟是生活在春秋战国时期的百越民族先人。

在这次发掘中,考古队动用了江西省第一个重装水上塔吊,并请来了当地驻军特种部队协助,终于进入了这些悬崖峭壁上的洞穴。在发掘过程中,他们清理了多座墓葬,共发现人骨16架,出土了百越风格的陶器、原始青瓷器、骨器、玉器、竹木器、古乐器等200余件。后来,中科院考古所经过碳14测定发现,发掘出的这些实物距今至少有2100多年。

春秋战国时期,百越民族主要生活在今天的武夷山和龙虎山一带。他们遇水而安,择水而居,死后更选择临水而葬。从棺木的形制来看,龙虎山丹霞悬棺群应该是华南地区悬棺葬的代表,也是中国许多地方悬葬风俗的起源。

遗留下来的千年风俗

考古专家在悬棺遗骨上发现了一个独一无二的怪异现象——尸骸无论男女,上颌门齿往往缺失。按病理学家的说法,这些门齿不是自然脱落,而是死者在生前故意凿落的。这一发现,恰好与《淮南子》中“越人奇诡,盛凿齿、打牙之风”的记载相吻合。

为何百越先民有如此古怪的习俗?说法有很多:有的人认为它是成年礼、婚礼时的一种仪式,为的是表达百越人特有的审美观念;二是认为这是表示信义的举动,即“凿齿为信”;此外还有一种“壮烈”的说法——古代百越人是把牙齿当作婚配信物相互赠与的……

其中有种解释较为令人信服:古时,百越人聚居的地区瘴气肆虐,极容易患病,为了防止病人发病时牙关咬紧,水米不进甚至窒息,每个百越人都要将门齿凿落,方便紧急时灌汤药抢救。

令人称奇的是,时隔千年,在今天龙虎山东北的江西省余干县农村还存有凿齿遗风:当地男女成年后,都会将门牙拔掉,再镶上假牙。

 

所属专题:
如果您觉得本文或图片不错,请把它分享给您的朋友吧!

 
搜索
 
 
广告
 
 
广告
 
故事大全
 
版权所有- © 2012-2015 · 故事大全 SITEMAP站点地图手机看故事 站点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