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梁上的身影- 一个故事,一种人生;一段文章,一种生活;看世间百态,品人情冷暖,每一个故事、每一篇文章,都诠释活着的价值和不同的人生。
我匆匆放下手中的电话,心急火燎地向领导请了一周假,又给妻子兰馨打声招呼,连家也没回,便蹬上了回家的大巴车。我有种预感,老家那道山梁上的身影再也不会出现了。
当我披着一路风尘,赶到老家的时候,我做的第一件事,就是习惯地回望一眼那熟悉的山梁。那光秃秃的山梁上,果然没有半个身影。随即,乡亲们就告诉我:“你奶奶已经睡着(逝世)了,你父亲一定还在瞒着你。”我在悲痛中,告别好心的乡亲们,迈步直奔山梁上的捷路而去;我又在匆忙中,电话告知兰馨一声,让她明天一定带儿子回家来奔丧。
那道山梁,南距我家的院子只有100米,可就是这道高高的山梁,遮住了一湾居民北望的视线。如果谁家有人外出归来的话,一般都是从北面而来,而要想早一点看到归来的亲人,就必须到山梁上去。在那里,不但能望出好几里地,而且还能将整个村庄一览无余。站到那道山梁上,远远就能看见归来的亲人。我擦把眼泪,沿着捷路飞步登上高高的山梁,南望我家的院子里人影绰绰,奶奶生前那盼归的一幕幕情景又浮现在我的眼前。
从我上高中开始,每逢周末,奶奶就独自一人站在高高的山梁上守望我。我曾经不止一次地看见,奶奶在高高的山梁上,老远就向我招手,我从奶奶那盼归的眼神中,就能体会到她对我殷切的期望和深深的爱怜。
在我上高二的那年,有一个周末,天下着大雨,半路上车陷在泥里,我回家晚了。我下车后,在朦胧的烟雨中,看见两个熟悉的身影伫立在山梁上,我一眼就能认出那是年迈的奶奶和孝顺的母亲。奶奶坐在一个小凳上,母亲站在她的身后打着伞。母亲一只手为奶奶撑着一把旧伞,一只手搭在奶奶的肩上。我看到她们后,飞快地爬向山顶,我知道,奶奶和母亲已经在雨里等了两个多小时。等我爬到他们面前时,奶奶迫不及待地伸出她那皱巴巴的双手摸摸我的脸,说声:“我的娃总算回来了!”之后,她才迈着小脚随我和母亲一道回了家。
高中的最后一年,我似乎渐渐懂事了。每逢周末,我必定回家,哪怕是最紧张的高考前夕。直到我上了大学,继而在大学毕业的头几年里,奶奶依然如故地坚持着早已养成的这一习惯。
在谈对象的初期,一连几周我都没回家。有一天,父亲打来电话,他说:“成娃,你就回来一次吧!你奶奶每个周末都到山梁上去等你,可她每次都失望了,你就满足一次她的心愿吧!”我在答应父亲的同时,将这一消息告诉了当时还是我对象的兰馨。她听后说:“那你就回去一次吧!”但我知道,奶奶希望回去的不是我一个人,而是我们两个。
果然,在我和兰馨专程去看奶奶的时候,我远远地就望见山梁上那个熟悉的身影:她开始是盘腿坐在地上,后来在看到乘客们陆续走下车的时候,她突然站了起来,将右手搭在额头上,放眼向北眺望。但我知道,此刻的她,眼睛已经看不清楚了。
往事的回忆,使我的眼睛也模糊了……我在不知不觉中,已经进了自家的院子。二爹看见我后,对父亲高声喊道:“大哥,成娃回来了!”我流着泪,没向任何人打招呼,直奔上房里,伸出发抖的手慢慢地掀开了盖在奶奶脸上的白布……
傍晚,妻子兰馨打来电话,她说:明天要带孩子来奔丧。第二天下午,遵照我们当地的习俗,我在去车站接他们时脱下了身上的孝服。我知道,奶奶走了,山梁上的身影再也不会出现了。可儿子一下车就高声叫了一声:快看,爸爸,山梁上站着一个人。我回头一望,惊讶地发现,山梁上确实站着一个熟悉的身影,那是脱了孝服的母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