莉这个试管女孩是最新的世间百态故事,极具知识性、趣味性与可读性,希望大家喜欢。
莉,是个14岁的美国女孩,却已长得人高马大,个头已过一米七。
莉是试管婴儿——是她母亲克里丝汀告别婚姻生活后的产物。克里丝汀为什么要在告别婚姻后的不惑之年生下女儿莉?要去承担一个单亲母亲的角色?这些敏感的问题在中国是很容易激起人们无限遐想的,然后一传十,十传百,并在传播中不失时机地加上自己的意思。而在美国,这是件非常平常的事情,自由地选择自己的意向、强调和尊重每个人的选择正是美国社会生活中的一种重要的生活方式。我想克里丝汀当初选择的动机可以是各种各样的,不想结婚?童年的故事?某一事件的触发?某种经历的体验?爱心的延续等等,但谁都不会去询问她选择的理由。
莉和她母亲都不避讳这个事实,谈起莉的出身,母女俩都很坦然,这与我们中国人要极力回避、甚至通过搬迁来隐瞒自己的身世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莉已从她母亲那里知道,她的父亲是一位博士,是母亲在精子库众多的捐献者中从人种、学历、身高、体重、甚至嗜好等多种指标中严格筛选出来的,莉甚至知道美国的法律规定:试管婴儿在年满18周岁后可以从精子库捐献者名录上查到自己的父亲,莉正等待着这一天的到来。那天我到南希家的时候,莉在弹吉他,功架十足。莉学吉他出于自愿,完全是兴趣使然。这在美国是十分平常的事:美国孩子学习没有太多的压力,美国的教育理念和环境就是鼓励对什么感兴趣就学什么,至于能不能学以致用,并不是特别关心的问题,学习最不会想到的问题往往就是我们最关心的问题:学这玩意将来能不能挣钱?
第二天,我到我同学家,又碰到了莉和她母亲,她们因从圣地亚哥赶到旧金山路途太远,而在同学家歇脚,我得以进一步地了解莉。莉拿出了一张DVD播放。这是一张莉到苏格兰去寻根时所拍的风光片,从拍摄到剪辑,从音乐配置到旁白,全都由莉独立制作完成。这张DVD还够不上专业水准,尤其是原野风光配的却是摇滚乐,不十分和谐。但就一个14岁的女孩子而言,已经是很不错的了。晚饭后,莉又不失时机地做起了调查问卷——莉的学校布置的家庭作业,我的同学成了她的调查对象。调查问卷的课题是关于移民的问题。问卷的内容还真不少,有美国文化与本国文化的根本区别,你对美国文化习俗的适应程度,美国人接纳外来人的态度,你在美国生活是否开心,外来文化会对美国产生什么影响等,莉的这份调查问卷,会在班级的小组讨论时作交流,因采访的对象不同,所以交流肯定是很有趣的。这种作业注重锻炼实践能力,并在这种实践中让学生接触社会和现实问题,从小培养他们关心社会,关心现实的意识,这与我们“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考试书”的做法形成了多大的反差啊。我们常常高调宣传要培养人才,人才却迟迟出不来,美国并不宣传人才培育,但人才、怪才、奇才却层出不穷。
与莉告别时,莉认真而不乏幽默地对我说:“你到白宫见到布什,告诉他,他带领我们走的道路是错误的!”这是一个14岁孩子应该关心的问题吗?莉的这种政治意愿是如何形成的?我不得而知,但我知道,美国的教育更注重个人的亲身经历和体验,而不是书本知识和成套的理论,现实社会中的移民问题,同性恋问题,种族问题,艾滋病问题等都会成为中小学生课外调查或课堂讨论的话题。也许正是这种多元化,才造就了与这个社会相匹配的美国公民的个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