琴声飘出来- 一个故事,一种人生;一段文章,一种生活;看世间百态,品人情冷暖,每一个故事、每一篇文章,都诠释活着的价值和不同的人生。
还没有叩门,就听到室内的钢琴声,这倒真是久违了的,丹红自从做了母亲、尤其是她那宝贝女儿上托儿所后,她就几乎不再弹琴,况且女儿也不学琴,那一架钢琴就成为了实际上的摆设。今天怎么就会重新拾起她那一份闲心了呢?丹红把我迎进门,还有一个外人,丹红说,是她的中学的同学、也是她请来的钢琴老师,就是来辅导她的半生不熟的钢琴技法的。这越发使我迷糊了:她哪里来的那么多空闲?她的宝贝女儿呢,她不是要陪着女儿开发智力吗?丹红一直说她的女儿有数学的天赋,对数字特别敏感,丹红是一心想把女儿培养成为“奥数”人才的。
丹红见我一脸疑云,笑盈盈告诉我,女儿正在自己的房间上课,有老师专门上门一对一上课。老师上门上课?是啊,这是最新的家教形式,叫做爱脑培思维数学教程;非但不要陪着女儿风里来雨里去地去辅导班,而且还可以把孩子的潜能发掘出来。还想不到的是,我自己的时间富裕了,又可以弹钢琴了。丹红朝着她的钢琴老师一笑:我已经把爱脑培的教学理念引用到我自己身上来了,请老同学上门一对一地指导我,根据我的实际水平因材施教。丹红一席话让我想起了英国的一项研究,他们主张教育要小班化,因为一个班每增加5个学生,学习能力差的孩子走神几率就增加40%,反过来说,人越少,效果越好,最好的教育就是面对面、一对一的教育了,就像丹红的女儿接受的教育。我明白了丹红的得意了,做了母亲的女人,是最富有牺牲精神的,可以为自己的孩子做出一切牺牲,但是这些牺牲,很多时候是可以不牺牲的,只不过因为无奈而牺牲,一如丹红的琴声。
我也有着和丹红几乎一样的经历,年轻的母亲,幼小的孩子,美好的梦想,如今所有的梦想都集结在孩子身上,我自己的梦想那是太遥远的事情了。我的孩子,一直在参加各种各样的辅导班,十几个小孩一个班级,但是我慢慢发现,效果并不好,集体教学的模式有时候无法兼顾不同孩子的差异性,不能有针对性地对孩子发展的不同进度和能力水平进行区别引导,比起丹红女儿的一对一教育,区别就显出来了。但是一对一是不是像丹红“忽悠”得那么灵光?我将信将疑。丹红说我们可以去偷窥,她3岁的女儿会有什么收获。轻轻推开门,丹红的女儿竟然就沉浸在那个年轻老师上课之中。她的女儿才3岁,太小了,连握笔在本子上写字都有难度,老师倒是好,不用本子写字,而是给她一支毛笔蘸了水,在小黑板上写一个一个数字,过一会儿,干脆毛笔也不用了,让她拿一个调羹,在空中比划。退出身来,丹红对我说,你发现没有,我女儿以前小脾气特别犟,一会哭一会闹的,现在一点也不吵;我突然发现了其中的奥妙:因为是在家里最熟悉的环境里呀。丹红则是从中有了双倍的愉悦:所以我就有充分的时间重新享受自己,重新温习旧梦了。
我不忍心打扰丹红的钢琴课,人家还有老师在一对一的指导呢。果然,在门关上、电梯还没有到来之际,琴声又飘出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