笨小孩15岁进北大:背后的高人是妈妈

 
笨小孩15岁进北大:背后的高人是妈妈
2017-04-10 13:01:19 /故事大全

笨小孩15岁进北大:背后的高人是妈妈是最新的世间百态故事,极具知识性、趣味性与可读性,希望大家喜欢。

能够15岁考入北大,在很多人的想像中,一定是天资聪颖、成绩出众的学生。可北京女孩徐安琪,上小学后,还是连“3+4=?”都会算错的笨小孩,还曾被老师劝停课。然而就是这样一个女孩,却以698分的高分考进北大!   一个笨孩子如何在人生低谷绝地反击?在她传奇般的成才路上,究竟有哪个高人指点迷津?   3+4=8,并不能证明你是个傻瓜   1995年5月的一天,5岁的徐安琪说什么也不肯再上幼儿园。最后父亲徐金洪执意把她送到幼儿园门口,安琪死命抱着爸爸的腿,哭喊着不让他走。妈妈金永蓉见状后对丈夫说:“女儿不肯上学,肯定有她的原因,我们应该尊重她的想法。”   现年49岁的金永蓉是浙江人,原来是一名普通教师,1989年和同岁的徐金洪结婚,一年后女儿徐安琪出生。1993年,金永蓉被调到北京工作,3岁的女儿也跟着妈妈来到北京。徐安琪从小长得又黑又胖,脑门大大的,不是常人眼中的漂亮女孩。加上来到陌生的环境,性格内向的她就成了一个被忽视冷落的孩子,常被小朋友嘲笑为“肉孩子”。   一天,有个小朋友问她:“1块钱怎么分成两半?”“聪明”的回答当然是“分成两个5毛”。但徐安琪说:“撕开呗。”她的回答引来小朋友们的嘲笑。   绘画课上,别的同学画的都是太阳、月亮和穿裙子的小女孩,徐安琪则画了10条歪歪扭扭的竖道。展览时,她的画被放在了角落里。母亲问她画的是什么,她说是“面条”。旁边有人笑出了声,妈妈却鼓励她:“我们安琪真是个有心人,画的面条还真像!”   但是,毕竟更多时间在幼儿园,不那么漂亮,“性格古怪”的徐安琪渐渐成为全班最孤僻、最受冷落的孩子。谁都可以欺负她,大家都叫她“纸豆腐”、“傻蛋”。她越来越不想上幼儿园了。   1995年5月的一天,在一次“儿童园地”游戏中,她第一次被选中参与,扮演一个睡着的人,出声就出局。但一名男孩子在她躺下没几秒钟就狠狠踩了她一脚,她疼得“哎哟”叫出声来,老师也不问缘由就罚她出局。当晚,徐安琪哭着告诉父母:“我再也不去上幼儿园了!”金永蓉没有过多指责,因为她理解女儿的感受。   尽管丈夫反对,但金永蓉却选择尊重女儿,然后作出了“跳级”决定,让5岁的女儿提前一年上小学。很多人都说金永蓉的选择过于草率,连幼儿园生活都适应不了的孩子,怎么能适应小学生活呢?她却笑着说:“5岁的孩子也是人,我们要尊重她的选择。如果错了,我们还有机会修正。”   但是,在初入小学的几个月里,徐安琪表现得很糟糕。科技课上,同学们总能做出像样的发明,而她总是一无所获。有一天,徐安琪带着妈妈买的新剪刀去学校。在语文课上,她边听课边用剪刀把运动裤剪了个洞。她的动机非常简单:试试这把剪刀锋利不锋利。   同学们知道这件事后,取笑了她好久,说她是傻瓜,脑子有毛病。金永蓉批评女儿不应该带剪刀去学校,但却没说她用剪刀剪裤子这件事,因为这说明女儿有求知欲。徐安琪经常把衣服穿反了却没察觉,她也不会系鞋带、嗑瓜子,一唱歌就跑调,这些毛病在妈妈眼里,都很正常也很可爱。   小学二年级的数学课,老师向全班同学发问:“3加4等于多少?”徐安琪第一个举手,然后大声回答:“等于8。”老师很错愕,同学们哄堂大笑。数学老师以为自己听错了,就走近徐安琪再问:“3加4等于几?”徐安琪依然大声回:“8。”老师又问了几次,她仍然坚持自己的答案。全班同学开始拍桌子叫嚷:“徐安琪,大傻瓜!”   当天晚上,数学老师打电话给金永蓉:“带孩子去医院看看脑子吧……”第二天,金永蓉给女儿请了假。大部分家长,或许会严厉批评孩子,然后真的带孩子去医院看脑子、查智商。但金永蓉既没有批评女儿,更没有带她去医院,甚至没怎么提这件事。她只是让女儿在家踏实休息几天。因为妈妈无比清楚,她的女儿不是傻瓜。   休息的那几天里,徐安琪得到了极大的放松。金永蓉带她出去玩儿,跟她谈心,说她是妈妈心中最聪明的孩子。几天后,徐安琪回到班里,同学们纷纷考她“3+4等于几”。徐安琪不假思索地回答“7”。此后的数学课上,徐安琪依然抢答,但次次都非常准确,而且从那以后,徐安琪的数学成绩突飞猛进。   几年后,回顾起“3+4=8”事件,金永蓉对女儿说:“7也好,8也好,都是一个数字符号。作为初学者的你,把两个符号弄混淆了,是很正常的事。妈妈一直非常相信你。其实,很多所谓的严峻问题,都是成长过程中的必然,它们的性质并不严重,因为我们每个人都有‘自愈能力’。”   如果跳级能让你快乐,那就跳吧   “不厌其烦”的妈妈,最终让女儿的成绩突飞猛进,成为老师和同学眼中大器晚成的“神童”。小学五年级时,徐安琪稳居全年级全科考试的第一名。而且,她的古筝也考过了九级,在数学、绘画、作文、英语等多项比赛中,徐安琪都获过奖。在班上,她还担任了五科的科代表,获得了“白帮老大”的称号。   “白帮老大”区别于“黑帮老大”,后者是一位成绩差、破坏力强的同学的绰号。然而,身边与徐安琪关系好的同学也渐渐疏远了她,五年级时,他们开始制造一些她的流言蜚语,并轮流到老师那里打她的“小报告”。由于同学们“主流意见”的偏向,徐安琪的三门科代表职务陆续被免了。   接连受到排挤的徐安琪受不了了,一天晚上,她在家里放声大哭。妈妈问她:“你是不是受了什么委屈?”徐安琪便把这段时间以来发生的事情,原原本本地告诉了妈妈。金永蓉很小心地问:“是不是你做错了什么事儿?”“我没有做任何对不起同学的事。或许,我的优秀妨碍了其他人吧。”徐安琪说。   妈妈很理解她,但她决定让安琪自己拿主意。“你现在应该怎么办呢?”金永蓉问女儿。徐安琪说:“要不,就像提前上小学那样,我直接去上初一?”金永蓉笑了:“妈妈听你的,妈妈相信你。”10岁那年,徐安琪跳级上了初中,金永蓉为她选择了一所普通中学。当时,她的小学老师得知后都叹息:“这个孩子不会有太大出息了,因为她去了一所普通中学。”还有人觉得金永蓉脑子进水了,竟然同意女儿跳级,10岁就上了初一。   但徐安琪在那所普通中学却过得自由自在,初一期末考试,她照样是全年级第一名。上初二的前两周,她发现自己对一年的课堂内容了如指掌。金永蓉再次支持了女儿跳级的愿望。但是,在初三第一次语文摸底考试中,徐安琪却只考了65分。金永蓉帮女儿分析说,65分也不是一个特别坏的消息,班上还有一个考64的呢。“倒数第二”虽然一点也不光荣,但对于跳级的徐安琪来说,没有考倒数第一已经很不错了。妈妈的鼓励给了她很大的勇气,2003年6月,12岁的徐安琪以高分考入人才济济的北大附中。   刚进北大附中的徐安琪,摸底考试只考了347分,排全班倒数第二名。考倒数第一的同学是因为生病,缺考了一门。同学们得知徐安琪的“跳级”历史后,都耻笑她,而且还故意疏远她。徐安琪再次陷入窘境,她觉得自己再次变成了幼儿园时期的那个“肉”小孩。但当时,金永蓉的事业很忙碌,要经常出差,根本没时间陪她。   有一次,金永蓉看到了女儿的一篇作文,主人公化名为“安”,讲她妈妈过去对她很好,后来却不重视她只忙着事业了,她的苦恼和心声再也没有人倾听……看完女儿的作文,金永蓉找到安琪,坦白说自己看了作文,因而感到很内疚、自责。“从今以后,我会多花时间陪伴你,听你说心里话的。”妈妈对女儿说。   一次家长会,徐安琪的成绩垫底,金永蓉受了批评。可是回家以后,她传给女儿的话却是:“老师说了,你年龄小,杂念少,这次虽然考得不够好,但是,你是你们班最有潜力的同学之一。”这些话对安琪的成绩提升产生了重要的作用,也是让安琪最终考入北大的最好强心剂。   随着高二的来临,徐安琪出现了厌学情绪。她问妈妈:“人为什么要学习?”金永蓉回答:“人学习后就有了知识,会使自己变成一个有价值的人。”“为什么要有价值?”女儿问。金永蓉说:“对社会有贡献。”再问,再回答。然而,母亲怎样回答,女儿也不满意。   通过一段时间的对话、观察,金永蓉明白了,不是女儿本身搞不明白“为什么要学习”,而是她的高考压力太大了。年龄小、理解力差、成绩差、不合群、竞争压力大,而且,她的目标又是北大。烦恼、压力一点点地堆积在这个14岁小女孩的心里。五一假期快结束时,徐安琪开始唉声叹气。看出她不想上学,金永蓉没有逼迫她,而是利用“苦肉计”,让女儿去摸隔壁患水痘的小弟弟的脸,然后“成功感染”。这样,徐安琪就能继续在家休息了。休息了一星期后,困扰徐安琪多日的问题不答自解。那些被耽误的课程,几天后,又很快补上来了。   笨小孩15岁进北大,母爱创造的奇迹   北大附中每年都会举行高三成人仪式,但是其他同学都是18岁,徐安琪却只有15岁。金永蓉亲手为女儿制作了一本特别的影集,并写下了这样的寄语:   “我们听过多次,丑小鸭变成白天鹅的故事,今天发生在你的身上。封面上那个小小的丑孩子,竟然出落得如此美丽。那就是你,我亲爱的女儿。   今天是你的成人仪式,但你却只有15岁。你突破自我,超越了同龄,我们为你骄傲!曾经一次次设定目标,一次次挑战目标,看到你心灵的成长,情商的提升,我们感到欣慰。   以后的路很长,成功需要接受更大的挑战,付出更多的努力,我们相信你一定行!”   2005年高考,徐安琪以总分698分,全校考分第一名进入了北京大学元培实验班。入学第一天,金永蓉对女儿说:“北大好并不等于你好,你只是一名极平凡的学生!”   由于考入了元培实验班,徐安琪被赋予进大学以后再选专业的权利。大二那年,徐安琪从国际关系专业转到了法学。除了在学校的课程,平时看的课外书,金永蓉总会陪女儿一起读。这是多年来,母女俩一直坚持的习惯。一起看书,读完后各自写感想,然后读给对方听。母女俩一起讨论《围城》、《复活》,也一起讨论电影《北非谍影》,还讨论时事热点,讨论彼此喜欢的偶像和衣服款式。   在北大,徐安琪大力吸收着来自旁门的精神“杂粮”,在激荡的实践中使劲汲取养分,渐渐地,市场给了她机会,把她送上了讲台,受众,便是比她小的学弟学妹。渐渐地,徐安琪的受众不只是比她小的学生了,她的讲课路数也不那么常规了,她给小学生讲海外见闻,给中学生讲国学,给小企业主讲英语,给公司员工讲大学生活,给家长讲寓言故事。   大四的时候,徐安琪受一个基金会的邀请,想“冒险一试”去巴基斯坦考察。金永蓉不仅支持她,还陪伴她一同前往,母女一起体验了新鲜刺激的异国之旅。   2010年毕业前夕,虽然有多个外企高薪聘请徐安琪,徐安琪却在妈妈的鼓励下,最终选择了自主创业,创办一家教育培训公司。公司筹备期间,徐安琪邀请妈妈加入自己的团队,兼任培训总监。金永蓉问女儿:“我够格吗?”徐安琪说:“你当过教师,有爱心和丰富的阅历,你还引导我考入北大,你的思想一直在进步——太够格了啊!”于是,金永蓉辞掉了工作,开始与女儿并肩作战。经过多番论证、实践,徐安琪和妈妈的“名校有约特训营”诞生了。   身边很多人对金永蓉说:“您女儿都北大毕业了,您该放手,好好享受自己的人生啦。”“什么是‘自己的人生’?”金永蓉说,“家长不是合同工,做家长也不会退休。家长是个终身头衔,或许,它意味着一辈子的辛劳。孩子就是我们人生的一部分,女儿的路很长,我们爱她的方式会变,但爱不会变,责任不会变。”   因为工作的原因,徐安琪和妈妈经常带学生出国游学,金永蓉迫切地产生了练好英语的愿望,徐安琪义不容辞,开始每天教妈妈学一小时英语。金永蓉的英语口语还没有练熟时,2013年5月和女儿一起去美国。过美国的海关时,签证官问她:“How are you?”金永蓉混淆了女儿刚教她的“How do you do?”于是就对签证官说了一句:“How are you?”签证官奇怪地盯着她看。金永蓉又想起了女儿教她的一句英语,便指着不远处的徐安琪说:“That is my daughter.”徐安琪的形象气质比较成熟,而妈妈也保养得比实际年龄要年轻许多,签证官便疑惑地问:“Mother?Sister?”(妈妈,还是姐姐)。徐安琪过来解围,笑着拿出护照说:“最好的妈妈,最铁的姐妹!”听到这句话,金永蓉笑着拥抱了女儿。   金永蓉不想老去,她特别喜欢和女儿出去时被当成姐妹,因为女儿还那么年轻有活力,她想一直陪她走下去。她总是对女儿说:“我还没有老,而你已经长大了。我们一起前进吧,用姐妹的一致步伐,用母女连心的情。永远在一起,这才是一个妈妈想要的幸福!”

所属专题:
如果您觉得本文或图片不错,请把它分享给您的朋友吧!

 
搜索
 
 
广告
 
 
广告
 
故事大全
 
版权所有- © 2012-2025 · 故事大全 SITEMAP站点地图-Foton Auman手机看故事 站点地图-Foton Aum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