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一个同事是个90后,就是那种喜欢随时更换手机铃声的90后,如果办公室响起“我跟你什么仇什么冤”,那准是他的。
这个90后是个“星二代”,自然也就是“富二代”,从小在国外长大,拿到了国外的身份证,到了就业年龄,回国闯荡了。接触一段时间,发现他和其他的小孩有点不一样。
比如,总是老老实实排队,进电梯的时候排队,午餐等座时排队,进地铁排队,从来不插队,遇到插队的,一般都是后撤一小步,不气恼,不理论,显得比我们这些老帮菜还有涵养。比如,尊重老人,和我们这些老大哥一起出去的时候,他总是抢先一步给大家开门,就像冯小刚电影《私人定制》里描述的那样,只要他在,大伙走到哪里,门就开到哪里,从来不用担心脑门会撞门。
有次,他的行为刷新了我们对他的认知底线。那次天冷,大伙儿都不愿意出去买饭,委托他去快餐店一起帮带饭,他逐个问大家吃什么,大家说,你做主,买啥吃啥,他走前抛下一句话,让大家把要吃的快餐品种用微信发到他手机上。
半小时过去了,有饿得饥肠辘辘的同事抄起电话打给他,“饭带哪儿去了?”这个老实孩子低眉顺眼地说:“我在快餐店门口等大家给我发微信呢。”大家纷纷骂他一点灵活机动性也没有。
看看,这就是外国人教出来的思维,一点儿变通能力也没有。我们常常开玩笑,“你一个外国人,不远千里来到中国,干吗来了啊”,他倒是幽默,回答说“国外人太少,人和人之间的距离太远,在北京的地铁挤一挤,抑郁症都不用花钱治疗了”。
要说这个外国人都是优点没有缺点也不现实。前段时间,他说周末要去趟香港,问他去做什么。他说没事,就是去剪个头发。额的神,剪个头发这么点小事,用得着如此兴师动众?可大家都不舍得用“矫情”这两个字形容他。他毕竟还呆萌乖、守秩序,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