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很多年以前,看到过一个故事:
一位将军,听人说“一念天堂,一念地狱”,心里不解,就急匆匆赶去寺里问老方丈。
方丈正在坐禅,将军冒冒失失开了口,老方丈眼睛都没睁开,很轻蔑地说:“你这样一介武夫,连个起码的礼数都没有,还配听什么修禅的道理?”
将军大怒,咣当一声拔出剑来,直指老方丈鼻尖:“你个臭和尚,问你是给你面子,还不识抬举了?!”
方丈睁眼,一指将军:“此一念,你就在地狱。”
将军一怔,忽然羞赧,掷剑伏地:“在下失礼,本来是为求教于师父,还请师父寬恕。”
方丈淡淡地说:“此一念,你已经在天堂。”
随着长大,看见都市里的街道一天比一天宽,人的心量却一天比一天窄。开的私家车越来越好,路却越来越堵,以至于出现了路怒一族。于是常常想:浮沉忙碌间,我们还能不能照顾好每一个起心动念?
《庄子·秋水》中称:“夔怜,怜蛇,蛇怜风,风怜目,目怜心。”就是说一足的夔羡慕多足的跑得快,可多足的羡慕无足的蛇更快,有形的蛇呢,羡慕无形的风,而风知道自己的速度赶不上人的目光快,目光却明白世间最快的是起心动念,一念即千里,什么都追不上。
所以佛家有句话“不怕念起,就怕觉迟”。人吃五谷杂粮,有七情六欲,有个诱因,难免就起了嫉妒、贪婪、烦恼、报复各种念头,关键是有没有一种觉悟能及时制止念头,让自己明辨是非的理智赶在做傻事之前醒过来。
看“烦恼”二字,那是火冲上了顶、乱了心,而“觉悟”二字,恰恰是“见我心”。
于狂喜中、于暴怒中、于飞短流长的环境中,得见自己的心,都不容易。
世间最难辨识的不是远方,是近处;最难评价的不是网上的人和事,是自己。世间最难把握的也不是一生,是一念。
一位朋友给我讲过一件乡村往事:三十多年前,在他女朋友家的村里,有一户人家的女儿跟人私奔,怀了身孕。这在80年代初的中国乡村可是天大的笑柄,连续几家女眷来跟他后来的丈母娘议论这件事,可他这位准丈母娘就是不接一句茬儿。别人义愤填膺之余好奇追问这位邻居不表态的原委,老太太慢悠悠说了一句:“我家有四个还没出嫁的丫头,我不敢担保自己家的闺女个个不落话把儿,我也不敢笑话别人家的闺女。”
后来,这家的女儿都考了出去,个个很有出息。乡里都说,是为娘的家有规矩,口上也积德。
不敢幸灾乐祸,就是一念慈悲。
时时心存“不敢”,就熄了些自己的妄念,多了点儿对别人的恻隐。一念不炽,就烧不毁理智清明。
星云大师提倡的“三好运动”,无非就是“说好话,做好事,存好心”:言语上不妄语、不诽谤;行为中勿因善小而不为,勿因恶小而为之;那么心念上自然就养出善意来了。一念一行,生生不息,也就从当下绵延成了一生。
努力照顾好当下每一个念头吧。
(肖水果摘自《此心光明万物生》